張國占
(河南省輕工業學校,河南鄭州 450006)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思想道德教育途徑研究
張國占
(河南省輕工業學校,河南鄭州 450006)
種種原因導致進城務工人員的價值觀在某些方面帶有某種破壞性,反映在行動上就容易造成城市犯罪的多發,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乃至社會的安定和諧。改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可從社會、學校及家庭三個層面入手。
進城務工 思想道德教育 途徑
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巨大的經濟成果背后也暴露出了在維護進城務工人員利益方面保障不足,配套制度不完善。種種原因使他們的價值觀在某些方面帶有某種破壞性,反映在行動上就容易造成城市犯罪的多發,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影響社會的安定和諧。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莫過于加強思想上的教育和道德上的塑造。如何改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本文將從宏觀方面到微觀方面加以探討。
轉變進城務工人員受歧視的現狀、創建公正、平等的社會教育氛圍,對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思想道德教育問題有著重要保障。社會各個階層和行業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一視同仁,消除地域之間的成見和隔閡,營造一種和諧的社會教育氛圍。
要建立切實有效的思想道德實踐體系、宣傳體系和評價監督體系。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思想道德水平,最根本的途徑在于實踐,要通過社會實踐、學校實踐、家庭實踐等途徑的有機結合,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同時進一步增強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首先,政府必須出面改善進城務工人員的聚集社區生活條件,提供更多的公共社區教育資源,實現這一宏觀的社會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其次,將社區立法轉化為一種習慣,形成一種具有中國特色化的社區習慣而不是社區立法,比如互相幫助,禁止在社區內部偷盜等犯罪行為等,形成社區成員之間互幫互敬的良好氛圍。再次,應當培育適應外來務工人員居多的“社區文化”,比如樹立勞動勵志楷模,加強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之間的良性互動,在社區醒目的位置設立報欄、板報等,促進務工人員子女思想政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最后,豐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假期生活。各社區要針對寒暑假期間進城務工人員工作忙、難以照料孩子,而孩子們空閑時間多、不會自主安排等特點,考慮開展相關活動來豐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假期生活,使他們能過個健康的、有意義的假期。社區要做到早籌劃、早部署、早安排,確保寒暑假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圓滿完成。
糾正學校的運作模式,限制學校的趨利行為,是發揮學校教育功能的首要步驟。
教師不僅要具備基本的政治素質而且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教師要充滿愛心,師愛是學生進步的動力,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全體學生,全面關懷學生。因此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很有必要。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從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閃光點出發,逐步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要通過創設各種讓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主動學習、主動參與的機會,有意識地讓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當主角,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和能力,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設立專門的獎學金和獎項等等。此外,還可以舉辦一系列的情感教育、體驗教育、才藝展示、學科競賽等活動,增加孩子們的生活情趣,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思想道德教育是從根本上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應在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身心發展的最佳時期,從小抓,抓小事。通過教育促進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自覺性、獨立性、自制力等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促進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這種教育應該采取多種方式進行,通過多種方式促進他們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富有創新的、貼近校園人實際的校本文化能內化于心,形成一種無形的內驅力,一種鞭策和引領。這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能凈化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心靈,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可通過黑板報、光榮榜、條幅、展板等多種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來強化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正面影響。
現代社會呼喚科學的家教,作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父母也不例外,應該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及掌握科學的教育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當好現代家長。
孩子的個性不同“,因材施教”不能光依靠學校教育,這就要求家長做好老師的助手,體諒老師,配合學校。在開家長會時要主動向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情況,回家后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比如有的家長是賣菜的,那他的計算能力相當強,就可以用這方面的優勢來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和數學能力。當然,家長做好教師的助手也不能全權代替孩子學習。
家庭教育不僅靠言教更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潛移默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孩子。孩子的模仿性極強,模仿是他們學習做人的主要途徑,而在家庭中家長就成為他們模仿的主要目標。家長的行為習慣、是非標準、待人接物的態度、道德觀念等諸多方面都在影響著孩子。
首先,要正確的夸獎孩子。夸獎孩子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準,如果夸得不準,孩子就會感到受了欺騙,認為大人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勵作用。特別要注意不能夸錯了,否則孩子會把錯的當對的,以后你想改過來都很難,因為他心目中的是非標準因你的錯夸而混淆了。其次,表揚要適度。表揚是建立在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基礎上,孩子從表揚中對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個結論或認識。不夸張、實事求是的表揚不僅幫助孩子樹立了信心而且還讓孩子感到高興而不自滿。
[1] 項麗萍.農民工子女學校適應性及影響因素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