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霖
安安終究還是被送出校園了。
他是少數讓我在“相處”不久后就判斷無法逃脫中輟命運的學生。看見舊同事們松了一口氣,并對我在離職前的“預言”直呼“真準”之余,心中真不知道該得意還是難過。
安安的頭腦不算差,但缺乏學習動機,程度低落到填寫犯錯后的自白書都錯字連篇,更找不到幾個通順的句子!
是缺少成就感嗎?安安不但自己逃課逃學,還教唆同學一起欺負弱小,勒索打架、耍狠逞英雄,他在校園里,鋒頭不可謂不健。
會因單親家庭背景而自卑嗎?但看他眉清目秀,衣著正常。上回過生日,父母爭先恐后送蛋糕、名牌球鞋、手機到教室的盛況,更是無人能比!說真的,屢次面對他,即使是觀念開通的老師也不禁搖搖頭。
我是少數幾個他在遇到麻煩時會主動尋求支持的教育人員。說真的,要不是職責所在,我愛他真的愛得很累,也愛得很勉強。幾次被我拖進輔導室,只為了怕他連科任老師都打;遞給他數不清的衛生紙,總盼他真心的淚水能洗凈一切過錯。日復一日,安安的表現讓我真的體會到“成長”不易。我相信他的每一滴眼淚都是真心,但他的善變與善忘,也是同樣難以動搖。
麻煩惹多了,高頭大馬、江湖味重的老爸終究得來學校。和中氣十足的安爸談了幾次,我能體會他的無奈,但在聽完安爸是如何“費心”地管教安安后,腦海卻也浮現安安不止一次被扒得剩條內褲,在住家附近的街上狂奔,只為了躲他老爸皮鞭的畫面。
安安在學校闖了禍,得接受記過懲處,藏鏡人般的老媽立刻放話找夠力的“后臺”;安安若在校外得罪了道上兄弟,老爸也都會賣老臉擺平。望著他們的賣力奔走,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為安安所做的犧牲。
為了安安學好,安爸對他并非沒有管教!也并非沒有紀律的要求!為了替安安脫罪或尋求特權,安家兩老所付出的愛也不算少。那為什么安安的問題還是像雪球般地越滾越大呢?
“紀律”與“愛”或許很難全備,但我發現更重要的關鍵在于“時機”的恰當與否。安安會發展出這樣的人生,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能確定的部分是:安安受到“紀律要求”與“愛心關懷”的“時機”恰恰放反了!在危機當頭的管教,往往使孩子受的傷更重;在轉機乍現時的庇護,卻又讓孩子錯失從中思考學習的機會。
孩子是種奇怪的生物,多管幾句就嫌父母煩;等大人真的不想再管了,他們卻又一個勁地裝酷,自怨自艾沒人愛。反正,永遠是別人對不起他們就對了。這種既不要人管又老是覺得自己沒人關心的日子過久了,就會變成沒人敢接近的古怪獨行俠,最后恐怕連自己都會看自己不順眼,走上自我放棄的不歸路。
如果我們這些過來人,真的還愿意關心這群稚嫩又奇怪的生物,是絕不會放任他們不管的。只是請每一個大人在付出愛心,或“出言”或“出手”管教的同時,能不能先想想這些對孩子的要求,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問題、情緒發泄,還是真的單單就為了孩子成長?也許,這能幫助我們懂得分辨“時機”,幫孩子們化危機為轉機!
《心理師的眼睛》漓江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