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問:今年3月我省《貫徹〈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實施方案》出臺,提出合力實施“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和“五大扶貧工程”。請您為我們作個解讀。
答:“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是我省針對新10年《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劃定的“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四大連片特困地區”所展開的扶貧攻堅行動,涉及包括3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內的88個縣(市、區)。而“五大扶貧工程”是指扶貧工作中的基礎、產業、新村、能力、生態五個方面,這是整個扶貧開發的“生命工程”,需要各個行業、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協同推進。
問:當前和今后我省扶貧攻堅行動的重難點在哪里?
答:找準扶貧工作重難點,意義重大。從貧困區域方面來看,重點在“四大片區”、難點在民族地區,這些地區面臨生存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滯后、社會形態特殊等問題;從扶貧對象方面來看,重點、難點都在少數民族、婦女兒童和殘疾人,這3個群體是貧困人口中最弱勢的群體;從工作環節來看,要分清輕重緩急,堅持省委提出的“三最”:選準最困難的村、扶持最貧困的戶、辦好群眾最急需辦的事。堅持先難后易、缺啥補啥。
問:《實施方案》提出的“精準扶貧”引起了大家強烈關注。
答:這次《實施方案》強調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精準扶貧包括貧困區域精準與貧困人口精準兩個方面。鑒于我省農村貧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比較管用又便于操作的還是“比選”的方式,力求做到“真扶貧、扶真貧”。扶貧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情況和老百姓真實想法,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精準細致地制定扶貧措施,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員既要精確認定識別,又要精確幫扶。
問:扶貧工作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民生工程,如何用更科學的干部考核體系來推進它?
答:中央和省上都已經明確國家重點扶貧縣、片區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所有的“工作重點是扶貧開發”,所以,主要考核其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并提出考核的主要指標是“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同時“要看全面工作”,即要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實際成效,看解決扶貧開發和自身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成效。建立多維度考核體系。堅持以人為核心進行扶貧,在扶貧工作成效方面,可以考慮設置組織領導、精準扶貧、項目實施、工作管理、扶貧成果等方面的一級指標,更加重視減少貧困人口、提高生活質量以及教育文化、勞動就業、農民收入、社會保障、群眾健康狀況的二級考核指標設置。(責編: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