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佳
(長沙市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三分公司,湖南長沙410000)
建筑與城市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分布最廣的人工環境。與其他所有的人工產品相比,建筑應對自然資源、能源的消耗和環境污染負更多的責任。我國對建筑垃圾等廢棄物的再生利用比例很低。可見,降低建筑能耗和建材生產和運輸能耗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進行工程項目管理綠色評價應該使用系統綜合評價。進行系統綜合評價必須遵守客觀性、可比性、系統性、政策性等原則。評價指標體系通常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政策性指標、技術性指標、經濟性指標、社會性指標、資源性指標、實踐性指標等,對工程項目管理進行系統綜合的綠色評價。
工程項目管理綠色評價的主要任務是對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綠色化程度進行綜合評價。本文的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綠色評價評價僅為工程項目綠色管理的一個構成部分。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是貫穿項目整個實施階段的復雜管理活動,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任務。項目類型的不同、地理環境的差異等諸多因素使得質量管理過程總是具有唯一性。因此,建立一個能適用所有工程項目的任意階段的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綠色評價體系幾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只就住宅型建筑的施工階段的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建立綠色評價體系,對其他類型工程項目或住宅型建筑的其他階段的工程項目綠色管理不予以考慮。
工程項目管理綠色評價體系要求建立一個系統、合理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在建立我國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時,應該注意結合中國的國情,基本的要求包括:首先是將評估體系的量化指標與我國已頒發的規范、標準一致起來,并把現行規范、標準作為評估體系指標的基礎;其次評估體系應該客觀并且結果直觀明了,通過評價體系的評估,公眾和開發商可以簡單明確的了解建筑物的環保性能和品質。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綠色評價要求除建筑產品本身的品質達標外,還要求保證環境的質量,根據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的各項因素,在質量管理系統下設人、材料、設備、工藝四個指標作為因素層,因素層下再設指標層,指標層中的評價因素是人、材料、設備、工藝四個因素層指標所包含的影響因素。
綠色施工評價指標體系分為評價總目標層A、因素層B和指標層C三個層次。評價總目標作為整個體系的最高層,反映了對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的目標設定,描述了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的最終結果。目標層A反映了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體系總體結構的關鍵屬性,建立了評價指標集的基本分類,細化了對評價總目標的描述。因素層B和指標層C是對上一層的具體化,確定了各分類指標所包含的評價指標,形成了最基本的評價指標集。目標層A包括1個總目標,因素層B包括4個評價因素,指標層C包括11個評價因素。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指標內容
質量管理是傳統工程項目管理的三大目標管理之一,影響建設項目質量的因素包括人、材料、設備、工藝等。
(1)人。包括了管理層人員及直接從事一線生產的勞動者。提高建設項目質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要靠人的主動參與支持,因此應當注意人員的綜合素質,并對其進行相關培訓,包括安全教育及有關綠色知識方面的培訓。而合理地利用人員則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減少人員不必要的勞動。
(2)材料。項目中使用的各種材料是項目建設的物質基礎,也是各種污染產生的一個重要源頭,因此對于材料的利用率、綠色建材的使用比例、有害材料使用比例和材料的回收率需要倍加注意。
(3)設備。定期的設備維護有助于確保綠色項目管理過程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是避免造成負面生態環境影響的一個基本保證,盡量多地使用先進、高效、無污染或少污染設備是減少對環境影響的重要手段。使用設備的完好率、先進設備的使用比例是值得衡量的重要因素。
(4)工藝。對一個項目來說,其實施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層面的手段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綠色化,對項目的成功與否、項目過程是否綠色化以及將來項目建成后的順利運行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要關注項目的施工方案、綠色技術的采用比例。施工工藝除考慮施工質量外,還應考慮所選施工工藝是否對施工人員的健康影響。
2.3.1 AHP法的使用
本文選用決策分析中常用的層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來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AHP法由美國運籌學家A.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技術。為了使各因素之間進行兩兩比較得到量化的判斷矩陣,引入1~9的標度。
2.3.2 指標權重的確定
對指標—因素、因素—分因素各層次的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指標的計算,所有CR均不超過0.10,因此判斷矩陣層次單排序符合一致性要求,并且對層次總排序也符合要求。通過數學計算求出判斷矩陣對于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的各元素即權重值,各指標權重計算結果及所有指標權重匯總見表2。
從表2可以得出結論為實現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綠色化,人的因素占首要位置,材料和設備居其次,它們對其影響是相當的,工藝的影響最小。因此我們在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要重點把握人的因素。
從環境學角度講,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是指工程項目的建設活動應無害于環境,即無污染或污染最小。從經濟學角度講,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是實現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從管理學角度講,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是指在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應對人、財、物等資源進行合理安排和組織,使各職能部門協調統一,以實現企業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表2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體系各評價指標權重
隨著國際上對綠色建筑評價研究的深入,市場上已經有了一些比較有影響的與建筑施工有關的評價工具,為我們的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綠色評價作為參考。在深入分析國內外綠色建筑評價的研究現狀基礎上,尋求有效的綠色建筑評價技術與方法,實現綠色建筑評價的科學化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1] 付曉靈.談工程項目管理中的綠色工程[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3(1):34-35
[2] 支海波,喬昆.關于綠色項目管理評價框架的研究[J].科技導報,2004(11):44-46
[3] 王勇,于海豐.關于綠色工程項目管理的探討[J].建筑經濟,2006(11):39-41
[4] J.Welford R.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and Strategies[M].Earthscan Publication,1996
[5] Taylor S R.Green Management——The Next Competitive Weapon[J].Future,1992,24,(7):669-680
[6] Harris L C,Crane A.The Greening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 Views on the Depth Degree and Diffusion of Chang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02,15(3):214-234
[7] 武春友,朱慶華.綠色供應鏈管理與企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軟科學,2001(3)
[8] 喬昆,支海波.綠色項目管理的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導報,2005(8):42-46
[9] 鄧鐵軍.工程建設項目管理[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