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心血管疾病的誘因,討論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觀察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的120例心血管疾病病人,采用問卷以及病歷回顧性分析,了解心血管疾病的誘因。結果導致心血管的誘因有天氣變化、運動量變化以及體質偏高。結論針對分析的結果,結合目前已知研究結果,討論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的方法,推廣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普通群眾尤其是心血管高危人群宣傳防治知知識。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誘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R714.252【文獻標識碼】B
心血管疾病是當前最為常見的內科疾病,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為了對心血管疾病進行防治,需要對心血管疾病的誘因進行認識,從而采取針對性方式進行防治,保證心血管患者康復[1]。為了對心血管疾病進行認識,本文對于本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00例心血管患者進行研究,采取資料回顧研究以及綜合護理干預,得到了較好的護理效果。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對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00例心血管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28例,女性患者74例,年齡為48-78歲,平均年齡為65.4±4.5歲,其中高血壓患者72例、心絞痛患者44例、冠心病患者84例。對患者的病史進行研究可知,66例患者伴隨糖尿病,38例患者有心肌梗塞病史。
1.2方法
采用擬定的問卷調查對200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并且根據患者的病歷進行回顧性研究,了解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采取多因素分析法,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采取針對性護理與治療。為了保障患者的恢復,需要對患者進行系統性的內科護理,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正確認識心血管疾病,構建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1.3診斷標準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1年1月下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為診斷標準。
1.4統計方法
將數據輸入Excel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根據問卷調查可知,心血管疾病有多重誘因,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因素而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因為運動量變化造成的心血管疾病46例(23.00%),因為天氣陡然變化而誘發心血管疾病28例(14.00%),66例患者伴隨糖尿病(33.00%),120例患者體重超標(60.00%)。
3討論
3.1心血管誘因分析
造成心血管疾病有多重誘因,在進行的調查中,很多患者都已經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史,本文的研究顯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運動量變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體質較差,從而引發心血管疾病[2]。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因為運動量變化造成的心血管疾病46例(23.00%),患者因為運動量陡然變化,而心血管系統的代償機制不能及時發揮作用,從而誘發心血管疾病。(2)氣候多變,氣候突然變化也會造成也會影響戶外活動老年人,本文的研究顯示,因為天氣陡然變化而誘發心血管疾病28例(14.00%)。天氣變化而導致患者的血液循環造成影響,造成疾病發生率有所增加。(3)在調查研究中,66例患者伴隨糖尿病(33.00%),120例患者體重超標(60.00%),患者的體質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最大誘因,血脂、血糖等相關因素與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相關性,因為患者的不良生活作息、運動較少導致患者的血脂血糖含量超標,導致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偏高。
3.2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
為了對心血管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需要對患者的的病因與病情進行了解,并且采用會診的方式確定心血管患者的護理方式,在護理的過程中,需要采用教育與心理干預幫助患者的恢復[3]。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方式:(1)心理健康講座,為了使心血管患者以及家屬認識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應該采用健康知識講座的方式,讓患者以及家屬了解患者的病因與預防的相關知識,從而幫助患者恢復;(2)心理干預,為了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構建恢復的信心,從而提升患者的依從性,保障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效果,對于心血管患者以及家屬的疑問,應該進行認真、詳細的解答;(3)藥物治療,合理使用抗凝、擴冠、降壓、調脂等藥物,從而保證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能夠及時治療,同時需要做好患者的衛生清潔,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保障患者的自身免疫力;(4)病情觀察護理,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呼吸、脈搏以及心率等等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對于患者的提升變化進行密切關注,根據患者的體征變化而調整診治方案,根據患者體征與醫生診斷為用藥提供依據,根據天氣做好護理;(5)飲食護理,為了保證患者的恢復,需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調整,主要采用高蛋白與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并且多采用半流質的食物,避免患者吃的過飽,應該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知道患者的飲食,保證低膽固醇與低脂的食物,患者需要戒煙戒酒,并且嚴格控制水分攝入,避免因為水分過多而引發的低鈉血癥[4]。
當前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十分常見的疾病,而且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逐漸提升。當前不良的飲食結構與飲食習慣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大病率逐漸升高,為了對心血管疾病進行防治,需要對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進行認識,從而采用積極的護理保證患者恢復。本文的額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的誘因包括情緒變化、天氣變化以及血脂過高,因此在探明患者發病誘因的情況下,針對患者的并且進行針對性治療,保證心血管患者恢復。
參考文獻
[1] 馬慧霞,馬淑芳.心血管疾病一般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15):236-237.
[2] 鄭軍,洪波,張世范,等.硝酸甘油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0,(1):70-72.
[3] 張戎,許蓉,謝良才,等.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7(19):15-17.
[4] 周聲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14):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