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君?曹克亮
【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蓬勃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處于“三觀”形成時期的當代大學生在外部因素的沖擊下,其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以便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價值取向 心理素質
一、對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現狀分析
“人生價值是自我價值和外在價值的統一,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的統一,物質貢獻價值和精神貢獻價值的統一,現有價值和應用價值的統一。”但是,如今的大學生在教育過程中面對各種升學壓力,使得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后,產生許多的不適應,同時,隨著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劇烈變化,社會價值觀念、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無一不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帶來巨大的影響,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競爭意識增強。許多大學生受其沖擊,生活中到處體現著“競爭”二字,大學班級學生班干部的擔任必須經過競選,期末各種獎學金和榮譽稱號的獲得要經過成績和綜合量化分的競爭,校學生會干部的擔任要競爭,黨員的申請要競選,將來畢業走上社會,工作崗位要競爭等等。(2)學習觀和職業觀意識增強。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的轉變,使得許多大學生開始學會擺脫傳統教育的束縛,努力提高知識技能、提高綜合素質,面向新世紀,把自己打造成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成為當代大學生的奮斗目標。當然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當代大學生存在著一些價值觀背離現象,受錯誤價值觀念的影響,一些大學生的行為表現與主流價值觀發生了沖突。(1)責任意識淡薄。由于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漸漸形成了我行我素、為我獨尊的個性,在生活中,這類大學生往往不懂得珍惜所有,在學習中,這類學生往往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毅力不夠頑強,(2)誠信和互助精神缺乏。如今大學校園里考試抄襲現象越來越嚴重,代考行為屢見不鮮,朝夕相處的同學情誼在大學里顯得并不怎么重要,大家好像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奮斗著。
二、對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現狀分析
我國大學生年齡普遍存在于18到25歲之間,在個性特征方面,具有外向、開放、愛挑戰、富于幻想等特點,但也存在責任心淡薄、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的問題。
1. 戀愛與性心理發生問題。大學校園談戀愛如今已經相當常見,有些學校甚至提倡鼓勵學生在校期間應該談一場戀愛,但也不排除存在單相思、戀愛受挫、戀愛與學業關系等等問題的存在,大學生的心理年齡尚未成熟,青春期特別容易沖動,許多學生往往因為處理不好戀愛與學業的關系,身心疲憊,更有甚者,因為情感受挫,為了報復,走上了一條犯罪的不歸路。
2. 就業壓力大。新形勢下就業相當嚴峻,不少大四的畢業生由于對就業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心向往大城市高檔的工作,未能從自身出發做出正確的評估,導致理想與現實落差太大,由此引發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表現為焦慮、暴躁、悲觀和抑郁等。近期調查研究發現:47%的應屆畢業生對就業前景感到一片茫然。
3. 貧困生的自卑心理。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相聚在同一個大學校園里,其中來自偏遠農村的大學生人數占到很大的比例,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因此來自農村的學生普遍比較貧窮,在一個大的集體中相處,這些孩子往往容易產生自卑、膽怯和嫉妒的不良心理,在各種攀比下更有甚者會有自殺的念頭。
三、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的有效途徑
1. 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例如志愿者活動,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趨勢,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
2. 優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加上父母與孩子往往朝夕相處,對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了解,所以父母應該隨時關注孩子的思想,言傳身教,用正確的方式來培養孩子
3.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播正能量。尤其是各類網站要承擔起社會責任,把握好正確的導向,杜絕網絡中的落后文化以及腐朽文化,宣傳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倡導綠色上網、安全上網、健康上網。
四、引導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1. 要培養良好的求知欲和濃厚的探索興趣。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大學教育和高中教育是不一樣的,進入大學之后首先要學會努力去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盡快找到自己的方法,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對自己所學專業要進行深入研究,同時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去涉獵一些其他領域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2. 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大學生應該對自己形成一個合理的分析、正確的定位,我們不能驕傲自滿,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唯我獨尊,同時也不可以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要學會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認識,科學地看待自我。
3. 要有堅強的品質,勇于面對挫折。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與困難總是在所難免,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努力培養頑強的毅力,不能被困難所打倒,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加強自身素質培養,努力做個充滿正能量的社會青年。
【參考文獻】
[1]江蘇省教育廳編寫. 思想道德修養[D].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中國教育網. 影響大學生心理素質因素分析影響大學生心理素質因素分析. http://www.eol.cn/.
[3]思政在線. 對于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有何看法. http://szw.jxbsu.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