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劉怡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與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特別是對高職高專教學的改革與建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如果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則無法從根本上滿足就業需求。基于此,本文將對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建設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分析,探討如何才能使其順應時代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高專 教學改革與建設 思路探討
前言
我國已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對人才產生了大量的需求,雖然行業職位的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能夠滿足相應條件的人才卻并沒有隨之增長,面對此種形勢,必須要對高職高專教學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建設,提高其教學水平和質量。這對于增加社會就業、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 淺析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建設在新時代的發展中所具有的特色
1.1現代化
從根本上來說,高職高專教學改革帶有明顯的現代化色彩。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促使教育目標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強調“以人為本”“服務式教學”,對于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國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民族的任務,起到基礎性作用的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高職高專教學的改革與建設要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做好高職高專院校人才的儲備工作,讓他們作為社會發展的后備軍,積極地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來。
1.2并重發展
在高職高專院校中所設置的專業科目較多、內容龐雜,學生對于知識不能做到有效地吸收。對于此種情況,有人提出應該將所授科目進行精簡,但這樣做并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高職高專的學生在學校生活的時間比較長,僅僅依靠課堂教育并不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如果授課內容較多還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可以通過對教學進行科學的設計將課堂時間和業余時間進行有效的安排和利用。比如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整合成學習體系,在課堂上加以滲透的同時,對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并不是硬性地完成任務,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選擇,促進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參與。這部分就屬于潛在教學課程,對高職高專教師有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正式課程和潛在課程要同樣重視。
1.3創新性
在新時代中,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成為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建設的側重點和落腳點,在培養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也要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淺析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建設的發展思路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存在于教育中的問題和矛盾也日益凸現出來,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就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出改變和選擇。
2.1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改革與建設
高職高專教學比較具有針對性,主要培養的是專業性人才,因此在高專高職教學中必須要帶有極強的專業性特點,從整體上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對于比較晦澀難懂的專業內容應該進行簡化,提煉出精華,將理論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傳授與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能照本宣科,要結合社會發展的現狀和實際,將實時信息傳達給學生。
2.2對教學功能進行有效的改革與建設
對于高職高專教學功能的改革,不能僅僅注重傳統課堂理論的教學,必須要與當前的社會形勢進行緊密的結合,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同時培養,注重學習的過程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梳理正確的價值觀、情感觀以及態度觀。畢竟,我國教育部門將工作重心轉為素質教育,即便是學生有再深厚的理論基礎,如果沒有一個適宜時代與社會發展的心理和能力,對自身不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是無法在社會中生存下來的。
2.3對教學結構進行有效的改革與建設
傳統的高職高專教學,主要強調的是應試教育,強調的是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否順利拿到畢業證書,而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無法達到一個顯著的效果,教育缺乏均衡性和綜合性。因此,為了提升高職高專教學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要對其教學結構進行有效的改革和整合,建立專業群。與此同時,還要增加課堂教學中精品課程的數量,采取網絡遠程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余時間里也能夠獲得知識的積累和學習。
結束語
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建設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教育部門應該對其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加大扶植的力度,使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建設能夠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社會儲備更多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匡貴秋,馮立國.高職高專網上教學及其網上資源建設的現狀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1,10:28-35,95.
[2]王生,張瑜.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建設的思路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06:114,117.
[3]程洪,李鳳,歐陽菊根,劉佳麗,歐陽毅.高職高專水土保持類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建設方略[J].水土保持通報,2003,05:88-94.
[4]鐘秉林.努力開創高職高專教學工作新局面[J].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0,01:16-21.
[5]謝再連.高職高專院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與實踐[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