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玲
自制冷敷袋對膝關節置換患者的應用體會
張燕玲
自制冷敷袋;膝關節置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國老齡化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膝關節炎的患者選擇了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后患者明顯減輕了痛苦, 提高了生活質量。本科自2013年以來開展了多例膝關節置換手術, 通過臨床實踐作者自制了冷敷袋對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傷口止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膝關節置換術后, 膝關節加壓包扎, 以前常用兩塊毛巾包裹已經冷凍好的礦泉水瓶放置在膝關節兩側, 或者用食用鹽放置在關節上方進行冷敷止血。由于大腿是一個圓柱形,傳統的方法食用鹽放上去容易滑掉, 而兩側的礦泉水瓶由于接觸面小所以冷敷效果不佳直接影響了傷口引流液的量。現在自制了冷敷袋后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1.1 材料 長方形棉布5塊:分別是60 cm×40 cm 1塊、20 cm×40 cm 2塊、20 cm×20 cm 2塊和4條長細布袋。
1.2 制作 將20 cm×40 cm的2塊固定在60 cm×40 cm大塊的左右兩側。將20 cm×20 cm 2塊固定在60×40 cm大塊的中間上下結構。見圖1。
圖1 結構圖
將裝有2袋鹽和2個軟袋500 ml鹽水制成的冰塊的冷敷袋放置在膝關節上包裹后帶子纏繞固定, 這樣所有的冰袋、食用鹽都不會從袋中輕易的滑出, 同時袋子包裹膝關節很嚴實提高了冷敷的接觸面, 從而止血效果大大提高。
3.1 自制冷敷袋不管患者的腿粗細和胖瘦, 冷敷袋都能很好的包裹在膝關節周圍, 松緊還能調節, 方便簡便。冷敷袋包裹后冰袋和食用鹽都不易滑出, 避免因冰袋滑出污染床單。
3.2 膝關節置換患者一般冷敷24 h, 冷敷期間護士要加強巡視, 每小時觀察1次, 注意患肢皮膚的溫度、色澤變化、血供情況, 防止凍傷。要保持切口敷料干燥, 防止因冰袋融化污染傷口, 并隨時詢問患者主訴和感受。
3.3 冷敷療法是應用比人體溫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機體,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通過刺激皮膚冷感受器, 引起血管收縮, 改變血管通透性, 減輕膝關節腔內壓力, 達到止血、減輕炎性水腫及滲出作用[1]。通過實踐對比, 使用冷敷袋的膝關節置換患者傷口引流液量第1天僅為100 ml左右, 而未使用冷敷袋的膝關節置換患者傷口引流液量第1天在200 ml左右。
3.4 中間層的上下2袋食用鹽直接壓在切口上, 壓迫法和冷敷法相結合, 更有利用減少切口出血, 起到止血和減輕疼痛的作用。
3.5 冷敷袋包含2袋鹽和2個軟袋500 ml鹽水制成的冰塊。大約重2 kg, 利用重力加壓起到伸直膝關節的目的。
綜上所述, 作者自制的冷敷袋對于膝關節置換的患者起到了很好的冷敷止血和緩解疼痛的效果, 冷敷袋既方便又實用。
[1] 俊卿, 梁靜, 齊月梅, 等 .內眼術后冷敷的實驗和臨床應用研究 .護理學雜志, 2000, 17(1):34.
2014-07-02]
475000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骨科一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