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改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
王淑改
目的 探討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方法 將9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 每組49例, 分別標記為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奇霉素靜脈連續滴注, 實驗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靜脈注射, 連續5 d后轉為阿奇霉素口服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1.83%,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59.18%,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8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 發生率為16.32%, 對照組患者24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 發生率為48.97%,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確切, 不良反應較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屬于兒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 它的發病率在小兒中逐年升高, 該疾病在治療過程中病程比較遷延, 而且很難治愈, 并且伴有易反復發作和引發多種嚴重的并發癥的情況產生。本實驗研究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 取得滿意效果,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兒科收治的9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9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 每組49例, 分別標記為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49例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為22例, 男性患者為27例;年齡在1~9歲, 平均年齡為(6.4±1.2)歲, 平均病程為(4.5±1.8) d;實驗組49例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為24例, 男性患者為25例, 年齡在1~10歲, 平均年齡為(6.8±1.8)歲, 平均病程為(5.1±1.6) d,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靜脈滴注治療, 一周為一療程;實驗組患者先給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靜脈滴注治療5 d, 停藥4 d后改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 口服3 d, 再停藥4 d后繼續口服阿奇霉素3 d,療程結束。
1. 3 療效評定 痊愈:患者癥狀、體征完全消失, 影像學檢查肺部陰影完全吸收;有效:患者癥狀、體征較前好轉,肺部陰影較前有所吸收;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好轉, 甚至惡化, 肺部陰影無變化。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該研究所有對象的臨床治療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及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進行χ2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具體見表1。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1.83%,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59.18%, 兩組比較, χ2=6.47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n)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具體見表2。實驗組患者8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 發生率為16.32%, 對照組患者24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 發生率為48.97%, 兩組患者比較, χ2=7.751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n)
小兒支原體肺炎對于幼兒來說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 由于小兒機體免疫力差, 因此小兒支原體肺炎病情嚴重,危害大[1]。小兒是特殊群體, 其配合度較差, 因此需要護士和家長共同配合醫生對于患兒的治療。肺炎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 生物結構十分簡單, 含有DNA和RNA, 是可以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疾病傳播[2]。支原體肺炎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冬季多發,該病潛伏期較長, 患者感染后可在2~3周內沒有任何不適,容易被忽視, 當患者機體抵抗力低下時發病, 但是在潛伏期內的患者也具有傳染性[3]。
小兒支原體肺炎感染肺部癥狀不明顯, 部分患者可以肺外癥狀為首發表現, 患者肺外表現主要是因為患者免疫力低下, 支原體肺炎抗原與人體心、肝、腦等器官存在相同抗原,患者一旦發生支原體感染, 可出現相應的自身抗體, 然后出現免疫復合物, 然后造成肺外器官的損害。
阿奇霉素屬于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療效明顯優于普通紅霉素而成為臨床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物[4]。抗生素序貫療法是一種新興的用藥方法, 先進行靜脈給藥, 在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后再轉為口服抗生素。本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1.83%,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32%,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59.18%,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73%,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優于常規治療,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鄒機朝,熊升華,程均,等.山莨菪堿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 53(5): 65-66.
[2] 張志立.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在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中的療效對比分析.北方藥學, 2013, 10(8): 55.
[3] 占宏卓,嚴鴻翔. 痰熱清注射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觀察.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8): 1435-1436.
[4] 陸萍,蘭常肇,王紅,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合布地奈德和可必特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40例.中國藥業, 2013, 22(17): 92-93.
Mycoplasma pneumoniae efficacy of azithromycin sequential therapy
WANG Shu-ga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zithromycin sequential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Methods The 98 case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ccording to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49 cases were label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 intravenous continuous infus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azithromycin, 5 days in a row into oral azithromycin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1.83%, the control group was 59.18% effectiv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8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had side effects, the rate was 16.32%, 24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he occurrence of side reactions, the rate was 48.97%,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Azithromycin sequential therapy mycoplasma pneumoniae clinical efficacy, fewer side effect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zithromycin; Sequential therapy; Mycoplasma pneumonia; Clinical efficacy
450000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