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
128層螺旋CT成像技術診斷肺不張及其病因的應用研究
張劍
目的 探討128層螺旋CT成像技術在肺不張及其病因的診斷價值。方法 將本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懷疑有肺不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前期均先進行128層螺旋CT檢查后再進行纖支鏡檢查, 利用MSCT圖像后處理技術對患者的肺不張形態、范圍、周圍結構等情況進行分析, 并分析其病因。對比分析128層螺旋CT診斷結果與纖支鏡、手術及病理檢查結果, 評價128層螺旋CT診斷肺不張及其病因的準確性。結果 30例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 術中明確診斷, 與影像診斷符合率為100%。經統計分析顯示, 128層螺旋CT檢查與纖支鏡、病理檢查及手術符合率為100%。結論 128層螺旋CT成像可通過MSCT圖像后處理技術了解肺不張患者的肺不張形態、范圍、周圍結構等情況, 且可分析出引起肺不張的支氣管管腔閉塞或狹窄的部位、狹窄程度, 有無異物等情況,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肺不張;128層螺旋CT;成像技術肺不張為一個或多個肺段或肺葉的容量或含氣量減少。
當肺不張時常伴有受累區域透光度降低, 而周圍的組織則有向不張區聚集的表現[1]。為探討128層螺旋CT成像技術在肺不張及其病因的診斷價值, 將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肺不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128層螺旋CT診斷結果與纖支鏡所見, 根據手術結果, 評價128層螺旋CT診斷肺不張及其病因的準確性。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懷疑有肺不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 年齡3~68歲, 平均(30.2±5.1)歲。所有患者均有胸悶、氣急、呼吸困難、干咳等臨床表現。其中8例患者還出現血壓下降、休克等表現, 11例患者出現喘鳴、咯血等表現。對患者進行胸部檢查, 所有患者都有病變部位胸廓活動減弱或消失, 氣管和心臟移向患側, 叩診呈濁音至實音, 呼吸音減弱或消失等表現。13例患者聽診有干性啰音, 17例患者有濕性啰音。所有患者均排除ICU重癥患者或長期臥床患者。
1. 2 方法
1. 2. 1 MSCT掃描方法 ① 檢查前準備:成人患者均按可常規進行CT檢查, 并注意防護。小兒患者全部患者均在安靜狀況下完成。患者檢查時無需吸氣閉氣;其中< 4 歲患者(包括>4歲但不配合的患者)掃描前30 min加服10%水合氯醛0.5 ml/kg;掃描在鎮靜至睡眠狀態平靜呼吸下后進行,對不合作患者給予5 %水合氯醛口服,按1 ml/ kg體重計算用量。患者未行屏氣訓練;掃描前30 min服10%水合氯醛0.5 ml/kg, 因鎮靜效果差, 予靜脈推注咪唑安定0.2 mg/kg;掃描在平靜呼吸下進行。② 采用西門子 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層螺旋CT掃描。掃描范圍從肺尖至肺底, 患者1次屏氣, 掃描時間6.5 s。③ 掃描參數:層厚 0.6 mm, 電壓80~120 kV, 電流采用自動毫安技術, 準直128 mm×0.6 mm,螺距0.18:1~0.22:1, X線球管旋轉速度0.30 s/r;視野(FOV)143 ~300 mm, 矩陣512×512。④ 增強掃描:使用雙筒高壓注射器(EZEM)、濃度300 mg/ml或370 mg/ml, 非離子型對比劑優維顯, 經肘靜脈注入, 對比劑總量1.5~2.0 ml/kg體重;流率:小兒1.0~1.5 ml/s, 成人3.0 ml, 流率2.5~3 ml/s, 生理鹽水10~20 ml。掃描共分3期:即肺動脈期、主動脈期、實質期。肺動脈器采用CT值觸發技術, 主動脈期、實質期掃描開始時間分別注入造影劑后30 s和60 s。⑤ 圖像后處理技術:圖像進行薄層重建, 層厚0.75~1 mm, 間隔0.6~0.7 mm, 將圖像傳輸到Syngo Multimodality workplace工作站, 進行重組參數,采用多平面重組 (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透明成像 ( Reysum)、CT 仿真內鏡(CTVE)、容積再現(VR) 、氣道探針等技術對氣管支氣管重組, 以觀察異物位置形態 。顯示肺不張形態、范圍、周圍結構情況, 以及引起肺不張的支氣管管腔閉塞或狹窄的部位、狹窄程度, 有無異物,以及發現該支氣管周圍有無占位性病變, 有無或外壓性病變(如畸形血管或先天性心臟病), 支氣管內壁是否有鈣化等。
1. 2. 2 纖支鏡檢查方法 術前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象、心電圖, 術前麻醉及操作程序按纖維支氣管常規進行, 常規吸氧、檢測心電圖、血氧飽和度。采用日本富士能電子內窺鏡系統(∑400)及配套裝置, 經鼻腔進鏡, 逐級觀察肺葉、肺段、亞段支氣管, 尤其注意肺不張的肺葉、肺段支氣管, 發現支氣管病變如粘液栓、腫瘤、肉芽腫、異物、黏膜病變、有無外壓性官腔狹窄時, 操作纖維支氣管鏡做活檢、刷栓,未能窺見新生物或異常, 根據病變部位, 做相應支氣管的刷檢、盲檢, 送病理學、細菌學檢查。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128層螺旋CT診斷結果與纖支鏡所見, 根據手術與病理結果, 評價128層螺旋CT的準確性,評價128層螺旋CT診斷肺不張及其病因是否對支氣管纖維鏡術前檢查及臨床診療具有指導意義。
30例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 術中明確診斷, 與影像診斷符合率為100%。經統計分析顯示, 128層螺旋CT檢查與纖支鏡、病理檢查及手術符合率為100%。見表1。MSCT仿真內窺鏡(CTVE )與MPR冠狀位重建影像比較見圖1, 病理與CT影像比較見圖2。

表1 支氣管病變致肺不張

圖1 MSCT仿真內窺鏡(CTVE )與MPR冠狀位重建影像比較

圖2 病理(鱗癌)與MPR冠狀位重建影像比較
肺不張的病因多種多樣, 常見病因如:腫瘤、炎癥、結核、異物、先天性氣管-支氣管發育異常、管外壓迫、外傷等。肺不張病理上系不同原因引起的肺泡內含氣量減少或完全無氣, 導致肺泡不能完全張開, 肺體積縮小[2]。可分先天性和獲得性肺不張兩種, 獲得性肺不張根據病因又分氣道型、外壓型、瘢痕型和少見型[3-6]。以往對肺不張的研究, 只是在胸部X線片、單排螺旋CT對肺不張的診斷, CT一般行橫斷位普通平掃及增強掃描的基礎上進行, 缺乏綜合運用MPR、CPR、VRT、MminIP、MIP、仿真內窺鏡,氣道探針分析、透明化重建等比較先進的圖像后處理技術,對肺不張的影像學診斷水平有一定的限制[7-9]。或有些患者只通過纖維支氣管鏡進行診療, 缺乏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前的影像學支持。孫文勇等[3]采用螺旋CT對肺不張的診斷價值的研究報道, 但三維重建方式有所不足, 各年齡段患者發生肺不張的原因分析不足或有所欠缺, 未能全面客觀、深入地評價螺旋CT診斷肺不張的準確性。于碧磬等[4]只對纖維支氣管鏡對肺不張病因的診斷價值有研究報道, 而由于纖支鏡是有創性檢查, 有較多的禁忌證及并發癥, 支氣管管壁以外的病變顯示不足, 故在不明肺不張原因的情況下, 一般不冒然做纖支鏡, 應先行影像學檢查, 事先了解氣道、肺部及大血管等結構影像學情況, 故128層螺旋CT可以極大的彌補纖支鏡的不足。
本組研究對一些懷疑有肺不張的患者, 先行128層螺旋CT檢查, 分析肺不張及病因的影像學表現, 發現不同病因,肺不張形態、范圍各有不同, 周圍結構情況, 并能顯示引起肺不張的支氣管管腔閉塞或狹窄的部位、狹窄程度, 有無異物, 以及發現該支氣管周圍有無占位性病變或外壓性病變,支氣管內壁是否有鈣化等。之后, 再結合纖支鏡檢查, 對比研究兩者所見, 總結了一些肺不張及其病因的的影像學特征。經分析研究顯示128層螺旋CT檢查與纖支鏡、病理檢查及手術符合率為100%。
通過本研究可發現, 前期進行CT檢查可很好的提高128層螺旋CT對肺不張及其病因的診斷水平, 128層螺旋CT成像技術能對支氣管纖維鏡術前檢查及臨床診療的指導意義,讓患者得到更早、更好治療, 為臨床手術治療及預后提供充分資料, 可為臨床手術治療及預后提供充分的資料[10-12]。
[1] 王琳娟.CT在外傷性肺不張中的診斷價值.中國實用醫藥, 2010,5(25):75-76.
[2] 趙星.肺不張影像形態學探討.基層醫學論壇, 2011(15):727-728.
[3] 孫文勇.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對肺不張的診斷價值.現代醫藥衛生, 2012,28(11):1693.
[4] 于碧磬.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肺不張病因的診斷價值.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5,28(10):971-972.
[5] 歐玲.螺旋CT透明化技術在肺部病變診斷中的應用.中國CT和MRI雜志, 2010,8(4):32-34.
[6] 薛立福,姚秀云,高魯芳.老年人中葉肺不張85例病因診斷.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1996,15(3):145.
[7] 李勁松,段寶珍,胡文婷.纖維支氣管鏡在小兒肺不張診治中的應用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11(15):1899-1900.
[8] 費海濤.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與CT診斷阻塞性肺不張的對比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1,9(23):30-31.
[9] 徐海東,范海東.胸腔積液所致下葉肺不張CT征象的分析.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00,11(3):165-166.
[10] 梅貴春.98例小兒肺不張病因分析.當代醫學, 2011,17(3):71.
[11] 任會麗,劉文,方偉軍,等.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對支氣管內膜結核的診斷及術前指導價值.中國醫藥導刊, 2010,12(8): 1354-1355.
[12] 劉廷洲,劉緒勝,耿冬梅.癌性肺不張的CT診斷價值(附50例報告).醫學影像學雜志, 1995,5(2):91-92.
528403 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