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偉
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300例
趙宏偉
目的 探討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00例單純性腎囊腫患者, 按照自愿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對照組應用開放性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治療, 研究組則予以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治療,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手術時間、平均出血量、住院時間均明顯減少, 與對照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結論 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在治療過程中創傷小, 出血量少, 術后可及時恢復, 效果明顯,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單純性;效果
腎囊腫在泌尿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 伴隨臨床醫學技術發展, 超聲診斷技術推廣應用, 此疾病出現幾率逐漸上升。單純腎囊腫并無較為明顯臨床癥狀, 會偶然出現腰部疼痛,高血壓、血尿、感染等癥狀。有資料顯示, 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具有較高價值。本文選取300例單純性腎囊腫患者, 分析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效果, 顯示其療效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00例單純性腎囊腫患者, 按照自愿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5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單純性腎囊腫診斷標準, 且符合手術治療指證。其中男120例, 女180例, 年齡31~68歲,平均年齡(47.4±3.2)歲。腎囊腫處于左側者160例, 處于右側者140例;腎上極80例, 中部120例, 下極100例。所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腰疼感, 10例有腎臟功能損害, 80例出現鏡下血尿, 20例出現高血壓病。160例患者在就診時被診斷出, 而有140例則是體檢時診斷出。經常規B超、CT等檢查,患者囊腫直徑為4~12 cm, 排除腎盂憩室、重復腎等其他腎臟疾病。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開放性手術治療, 經全麻, 在第11或12肋下切一12~15 cm手術切口, 打開筋膜, 游離且將腎囊腫暴露, 與腎實質邊緣相距5 mm位置切除囊腔, 將其切口邊緣處予以電凝法進行止血。經檢查并未有出血現象后在腹膜后置入引流管, 完成手術治療。
研究組患者予以腹膜后腹腔鏡手術治療, 硬膜外麻醉,側臥位, 將腎區位置稍墊高, 三點置Troear法。腋中線髂嵴上緣2 cm位置橫切一手術切口(A孔), 長度約1.5~2.0 cm;將皮膚及皮下組織依次切開, 應用血管鉗將其分離且提起所切筋膜, 游離肌層一直到腰背筋膜, 采用血管鉗將腰背筋膜進行分離。指分三孔法設置手術區域, 食指鈍性往腹側、腰背位置剝出腎周后腹膜間隙, 然后將中指伸入盡可能增加其周圍所能夠剝離的范圍;經手指引導分別于腋后線十二肋邊緣下方2 cm (B孔)、腋前線肋弓下方2 cm (C孔)處做一小切口, 其長度保持0.5 cm和1.0 cm, 以Trocar穿入, 確保三孔以三角形形態存在。通過A孔置入10 mm Trocar穿刺套管(不帶針芯), A孔較大, 在其兩端各自縫一針避免產生漏氣, 放置腹腔鏡, 接入CO2氣體, 氣壓保持12~14 mmHg, 確定腹膜腔存在的解剖關系, 游離腹膜后脂肪, 剪開筋膜.顯露腎臟,顯露腎囊腫。注意囊內液體色澤改變情況, 以電鉤打開小孔,使得囊液完全吸除, 提起囊壁, 應用電鉤與腎實質邊緣相距約5 mm位置環形電凝將囊壁予以切除, 采集囊壁送至病檢處檢查。注意囊壁中是否存在漏尿現象, 是否產生乳頭樣變化, 如有多個囊腫, 需進一步游離腎周脂肪, 去頂減壓, 注意是否有出血現象。將吸引管頭探至囊腫殘壁內, 引入碘酒2 ml, 停留1 min吸除, 并應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以腎周脂肪填入囊腫殘腔, 置入引流管, 拔除器械, 消除氣腹, 縫合傷口包扎[1]。
分析比較兩組手術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
1. 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 x-±s)表示, 以t檢驗, 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在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方面相比較對照組均明顯減少, 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 x-±s)
單純性腎囊腫處于腎囊性疾病首位, 其發病機理目前并未得到明確解釋, 在任何年齡段均會出現, 超過2/3患者均在60歲以上年齡段;囊腫在很小時往往并未出現臨床癥狀,但是囊腫超過5 cm時會壓迫到相鄰正常組織, 且下極囊腫會對輸尿管造成壓迫導致梗阻、積液、感染、側腹背部疼痛、囊內大出血、劇痛、高血壓等癥狀發生。
開放性腎囊腫去頂術在對單純性腎囊腫進行治療時, 具有較為明顯治療效果, 可靠性高, 屬于較為傳統治療措施,能夠減少囊腫體積, 解除壓迫現象。但是此手術方法具有較大創傷性, 具有較高并發癥幾率, 住院時間增加。伴隨臨床醫學技術發展進步, 腹腔鏡手術得到較為廣泛應用, 泌尿外科治療也逐漸加以應用。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在治療單純性腎囊腫中具有較為明顯效果, 可以減少手術創傷,出血量減少, 恢復時間快, 具有明顯治療效果等[2]。
在手術治療過程中, 需注意詳細了解腎囊腫實際位置,內部解剖結構, 尤其術前需應用B超、CT等進行準確定位;避免未顯露囊腫將受到損傷, 避免因切除不徹底導致復發,所切除囊壁需予以送檢, 避免漏查惡變舊情況。囊腫減壓需徹底, 對于小囊腫、深層次囊腫均需清理[3]。
經本文研究發現, 研究組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出血量方面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之, 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效果明顯, 值得臨床推廣。
[1] 盤健.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2,23(7):957.
[2] 王榮江.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腎囊腫80例.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08,8(4):327-328.
[3] 張達.腹膜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57例臨床分析.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09,6(5):127.
467000 河南平頂山市中平能化醫療集團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