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楨 林邯楓 張柳琴
比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縮宮素在預防瘢痕子宮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
陳 楨 林邯楓 張柳琴
目的 比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縮宮素在預防瘢痕子宮產后出血的臨床作用。方法 將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病例120例,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60例。胎兒娩出后, 治療組產婦予以肌肉或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 對照組產婦予以肌肉或宮體注射縮宮素20單位。比較兩組術中(或產時)出血量、術后(或產后)2 h及24 h出血量(ml)。結果 實驗組術中(或產時)的出血量、2 h及術后24 h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P<0.05)。結論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瘢痕子宮產后出血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應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瘢痕子宮;縮宮素;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分娩過程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安全的并發癥,居我國產婦死亡原因首位。近十幾年來, 我國妊娠婦女再次剖宮產率呈快速增長趨勢。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部位宮縮乏力, 易發生術中、術后大出血, 嚴重情況須行子宮切除術。本院分娩量大, 瘢痕子宮病例多, 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瘢痕子宮產后出血, 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宮孕婦120例, 同時排除產前血常規檢查異常患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嚴重心腦肺疾病患者;合并嚴重盆腔感染患者;胃潰瘍、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患者, 以及對治療藥物過敏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 每組60例。兩組均無其他子宮手術史, 年齡、體質量、孕周、兩次剖宮產間隔時間等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者于胎兒娩出后常規肌肉注射縮宮素20單位, 剖宮產術中胎兒娩出后常規宮體注射縮宮素20單位。治療組:瘢痕子宮經陰道分娩者于胎兒娩出后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 剖宮產術中胎兒娩出后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
1.3 出血量的計算 產后出血量測定采用容積法、稱重法及面積法相結合。容積法:是用產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 放入量杯測量失血量;稱重法:是采用干敷料吸血稱重, 計算公式為:失血量=[胎兒娩出后接血敷料濕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比重g/ml);面積法:可按接血紗布血濕面積粗略估計失血量。統計產時總出血量、用藥后2 h內總出血量及用藥后24 h內總出血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產時/術中、產后/術后2 h及24 h出血量(產后出血指標)比較:治療組產時/術中出血量、產后/術后2 h及產后/術后24 h總出血量均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或P<0.01)。
表1 一般情況比較(s)

表1 一般情況比較(s)
?
表2 兩組產時/術中、產后/術后出血量比較(s)

表2 兩組產時/術中、產后/術后出血量比較(s)
?
藥物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9例術中或產時出現輕度惡心、嘔吐、血壓一過性升高。2例出現一過性顏面潮紅。所有患者癥狀均自行緩解。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增高, 再次妊娠時瘢痕子宮的比例也相應的增高了。瘢痕子宮部位宮縮乏力, 易發生術中、術后大出血, 嚴重情況須行子宮切除術。瘢痕子宮其子宮瘢痕處常有子宮內膜的缺陷[1,2]。易發生胎盤植入或合并前置胎盤, 產后出血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而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首位原因, 由于孕婦血液稀釋及血容量的增加, 少量出血對產婦影響不大, 尚能代償, 而大量的出血可危及產婦的生命。縮宮素一直是預防產后出血的促進子宮收縮藥的首選藥物。但縮宮素對瘢痕子宮患者效果不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美國20世紀90年代末研制合成的前列醇素F2Q的衍生物。與傳統的前列醇素類物質比較, 半衰期長, 生物活性增強??ㄇ傲兴匕倍∪贾苯幼饔糜谧訉m平滑肌的收縮蛋白, 使子宮平滑肌強烈收縮, 從而子宮內壓力增高, 宮腔開放的血竇和血管迅速閉合, 達到止血的目的[3]。
本研究顯示, 治療組產時出血量、產后2 h出血量及產后24 h出血量下降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顯示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預防和治療瘢痕子宮產后出血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性應用于瘢痕子宮,可減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 減少出血量, 并且具有安全, 起效快, 效果好等特點, 及早運用可以減少出血量及減低輸血、手術的幾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44.
[2] 張力,劉興會.產后出血的藥物治療評價.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9,25(2):98-100.
[3]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956.
寧德市科技計劃指令性項目(項目編號:20120047)
355000 福安,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