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英 韓順利 劉宏平
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臨床觀察
高文英 韓順利 劉宏平
目的 觀察對比聯合莫西沙星與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復治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138名復治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分成治療組(T組)69例, 對照組(C組)69例, 治療組選用聯合莫西沙星方案, 對照組選用聯合左氧氟沙星方案。結果 治療2個月以上痰菌陰轉率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組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莫西沙星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抗結核藥物, 方案中聯合莫西沙星較左氧氟沙星效果更好。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多藥肺結核
耐多藥肺結核(MDR-PTB)是指同時耐異煙肼和利福平兩種主要抗結核藥物的肺結核患者, 在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多耐藥結核病尤其是耐多藥肺結核日益增多, 對全國結核病的控制造成嚴重威脅[1], 是結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一個瓶頸問題。焦煤集團中央醫院肺科2009年起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與聯合左氧氟沙星對比觀察, 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選例標準 ①規律或不規律抗結核治療6個月以上;②痰菌持續陽性者或轉陰后復陽者;③至少對喹諾酮類藥物(FQNS)不耐藥;④肺部病灶進展有或無空洞者;⑤無心、肝、腎功能不全、無矽肺、糖尿病等并發癥, 非孕婦患者, 年齡在20~70歲。
1.1.2 方法 將138例患者隨機分為(T組)治療組69例,對照組(C組)69例,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灶、耐藥情況,空洞比例, 體質量指數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案:治療組。治療組6AmMZTP/18MZT,對照組6AmLZTP/18LZT。其中M為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0.4 g.1次/d;L為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0.4 g.1次/d;Am為阿米卡星, 0.4 g.1次/d, Z為吡嗪酰胺(PZA), 0.5 g.3次/d;T為丙硫異煙胺, 0.2 g.3次/d, P為對氨基水楊酸8.0 g.1次/d。
1.3 觀察指標 ①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所有病例治療前痰涂片找抗酸桿菌3次, 痰培養加藥敏1次, 經菌型鑒定證實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治療期間每月痰涂片找抗酸桿菌3次,如陰轉則行痰結核菌培養1次。②X線檢查:強化期每月、鞏固期毎三月拍X線胸片一次, 必要時胸部CT檢查。③實驗室檢查:治療前、治療期間, 每月檢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各一次, 必要時隨時檢查。④密切觀察并記錄臨床癥狀、不良反應。
1.4 療效制定標準 痰菌陰轉時間:每月查痰一次, 每次3個標本, 均未查到抗酸桿菌, 之后未再出現陽性, 且痰結核菌培養陰性。胸部X線檢查病灶變化情況:①明顯吸收:病灶吸收1/2以上。②吸收:病灶吸收1/3以上, 不足1/2。③不變:病灶吸收不足1/3。④惡化:病灶增大或出現新病灶。空洞變化:①閉合:包括瘢痕愈合、阻塞愈合或消失。②縮小:空洞平均直徑縮小一半或以上。③不變:空洞平均直徑縮小不足1/2。④增大。
1.5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查, 計量資料以( x-±s)
標示, 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際完成療程者133例, 治療組67例, 對照組66例。
2.2 痰菌轉陰情況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2個月以上痰菌陰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病灶吸收情況 滿療程治療組病灶吸收率(明顯吸收+吸收)為88.0%, 對照組為81.8%, 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空洞閉合率及空洞好轉率(閉合+縮小)治療組均較對照組好,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因不良反應退組9人, 治療組4人, 對照組5人, 主要為胃腸道反映(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腹瀉)、肝功能損傷、神經系統癥狀。其他患者也有輕度不良反應, 對癥處理后可堅持服藥。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見表3。
MDR-PTB是結核病控制領域的一大難題, 危害大, 治療難度大, 費用高, 死亡率高。而氟喹諾酮藥物(FQs)通過抑制DNA旋轉酶而具有高度的抗結核桿菌活性, 包括對一線藥物耐心藥的菌株, 對FQs聯合應用于MDR-PTB的治療已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認可[2]。FQs在痰、支氣管黏膜、胸等組織的藥物濃度超過血藥濃度;FQs可穿透細胞, 進入細胞內,殺滅巨噬細胞內MTB, 并且連續投藥無蓄積傾向[3]。FQs藥物是最引人感興趣的藥物, 因為還沒有跡象顯示這種藥物與其他抗結核藥物有交叉耐藥[4]。而隨著左氧氟沙星作為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應用, 其耐藥率逐漸升高。莫西沙星是一種新型8甲氧基FQs, 具有與異煙肼或利福平相似的早期殺菌活性[5,6]。莫西沙星對耐異煙肼-吡嗪酰胺MTB活性比左氧氟沙星強10余倍[7]。迄今為止, 體外研究表明莫西沙星與加替沙星是對結核桿菌活性最高的藥物[8,9]。
本研究中作者聯合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治療MDRPTB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而聯合莫西沙星較聯合后者尤顯優異, 二者之間有顯著差異。
另外, FQs單劑長期用藥易誘發耐藥性產生, 故此類藥物在治療時必須與其他結核藥物組成聯合方案[10]。作者認為在不能排除肺結核時, 盡可能不用FQs類藥物, 避免單藥應用產生耐藥;在明確結核診斷下, 盡可能據結核菌藥敏結果選擇藥物, 以免形成FQs與已耐藥物聯合, 造成事實單藥應用;若經濟允許最好直接選用莫西沙星以達到最好效果。莫西沙星作為一種治療MDR-PTB的藥物, 療效好, 副作用小, 值得推廣應用, 應用時要聯合。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痰菌陰轉情況[n(%)]
表2 滿療程兩組病例胸部影像變化比較[n(%)]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n)
[1] 李拯民, 王蘇民.耐藥結核病的流行趨勢.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11(23):71-73 .
[2] 譚守勇, 黎燕瓊.氟喹諾酮類藥物在耐多藥肺結核病治療中的應用.中國防癆雜志.2005.27(4):267-270.
[3] 畢經瑞.邱興屹.左氧氟沙星治療復治肺結核療效觀察.吉林醫學.2003.24(4).351-352.
[4] Rodriguez, J, C., M, Ruiz, M, Lopez, et al.In vitro activity of moxifloxacin, levofloxacin, gatifloxacin and linezolid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Int.J.Antimicrob.Agents.2002.20(4):464-467.
[5] 張英, 趙志剛, 張杰.莫西沙星一種新的氟喹諾酮類藥物.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6.18(5).396-400.
[6] Franca SA, Carvalho CR.Effectiveness,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gat-ifloxacin, a new 8-methoxyfluoroquino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out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inia: a Brazilianstudy. Braz J Infect Dis.2002.6.4) .157-163.
[7] 張致平.抗結核藥物研究進展.中國抗生素雜志.2004.29(12):705-711.
[8] Hu Y., A. R. M. Coates, D. A. Mitchison . Sterilizing activities of fluoroquinolones against rifampin-tolerant populatio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2003.47(2):653-657.
[9] Gillespie, S. H., and O. Billington.Activity of moxifloxacin against mycobacteria.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9.44(3):393-395.
[10] Trampuz a, Laifer G, Wenk M.Pharmacokinetics andpharmacody-namicsof gatifloxacin against Streptococcus pneumoiae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a granulocyte-rich exudate.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2 .46.11) .3630-3633.
454100 焦煤集團中央醫院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