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輝 方小衡 黃學敏
某肝吸蟲感染高發區餐飲人員肝吸蟲病知信行調查
張敏輝 方小衡 黃學敏
目的 了解餐飲業從業人員肝吸蟲病防治知識、態度、行為的情況, 為制定對策提供依據。方法 對某肝吸蟲感染高發區餐飲業從業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并統計分析。結果 被調查者1643人, 肝吸蟲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為51.96%, 男高于女(χ2=83.76, P<0.01), 當地人高于本省非佛山籍高于外省籍從業人員(χ2=13.60, P<0.01), 初中高于高中(或中專)高于小學及以下高于大學及以上(χ2=74.94, P<0.01);正確態度持有率及衛生行為形成率分別為84.3%、84.3%, 不同性別、不同籍貫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但不同學歷從業人員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應在肝吸蟲感染高發區加強餐飲從業人員培訓, 并將肝吸蟲病防治知識納入各級學校健康教育內容。
餐飲從業人員;肝吸蟲病;知信行;健康教育
肝吸蟲病是肝吸蟲寄生于人體肝膽管內所引起的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 廣東省肝吸蟲病流行范圍廣、感染率高, 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而肝吸蟲感染的危險因素主要與吃生魚片、魚生粥、吃生蝦、使用不潔刀具、砧板和器皿等有關[1], 因此餐飲業從業人員的衛生知識及行為習慣與肝吸蟲感染密切相關。佛山市順德區是肝吸蟲感染高發區, 感染率高達50.74%[1], 為了解該地餐飲業從業人員對肝吸蟲病防治知識知信行情況, 以便制訂可行的健康教育計劃, 有效預防控制肝吸蟲病, 作者對該區某鎮餐飲業從業人員進行了調查。
1.1 對象 順德區某鎮人口密集, 餐飲業發展快, 餐飲從業人員多, 因此選取該鎮在崗餐飲從業人員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 調查表參照已有的調查[2]設計, 內容包括肝吸蟲病相關知識、態度、行為等, 由經統一培訓的五名調查員到現場發放問卷, 對餐飲從業人員面對面解釋說明, 進行匿名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當場填寫完畢后收回。
1.3 統計學方法 收回的問卷經邏輯檢錯, 剔除不合格問卷后, 應用Epi Data 3.0采取雙錄入, 建立數據庫, 用SPSS 18.0 對知識、態度、行為(均按題目數計算)的知曉率(知識)、持有率(態度)、形成率(行為)進行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發出問卷1835份, 有效問卷1643份, 有效率89.54%。被調查者中男性820人, 女性823人;本地人149人,本省非佛山籍860人, 外省籍634人;調查對象中, 學歷為小學及以下241人, 占14.67%, 初中947人, 占57.64%, 高中或中專382人, 占23.25%, 大學及以上73人, 占4.44%。
2.1 肝吸蟲病相關知識知曉率 調查發現, 被調查者肝吸蟲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為51.96%。知曉率男高于女, 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3.76, P<0.05)。
在不同籍貫從業人員中, 知曉率最高的為當地人, 其次為本省非佛山籍, 最低為外省籍從業人員。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3.60, P<0.05)。
按不同文化程度進行分組, 知曉率最高為初中學歷從業人員, 依次為高中(或中專)、小學及以下、大學及以上, 不同文化程度從業人員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4.94, P<0.05)。詳見表1。
2.2 肝吸蟲病正確態度持有率 被調查者中肝吸蟲病正確態度持有率為84.3%。正確態度持有率在不同性別從業人員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2, P=0.47), 不同籍貫從業人員之間的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χ2=2.19, P=0.33);但不同文化程度從業人員組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 24.30, P<0.01),持有率最高的為初中學歷從業人員, 依次為高中(或中專)、小學及以下、大學及以上學歷者, 詳見表2。
2.3 肝吸蟲病衛生行為形成率 經統計發現被調查者肝吸蟲病衛生行為形成率為84.3%。男性略低于女性,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2, P=0.47 );不同籍貫從業人員間的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χ2=5.69, P=0.06)。不同文化程度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3.90, P<0.01), 衛生行為形成率最高的為初中學歷從業人員, 依次為高中(或中專)、小學及以下、大學及以上, 詳見表3。

表1 某鎮不同性別、籍貫、學歷餐飲從業人員肝吸蟲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比較(%)

表2 某鎮不同性別、籍貫、學歷餐飲從業人員肝吸蟲病相關態度持有率比較(%)

表3 某鎮不同性別、籍貫、學歷從業人員肝吸蟲病衛生行為形成率(%)比較
3.1 關于餐飲業從業人員肝吸蟲病相關知識知曉率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 肝吸蟲病感染高發區餐飲業從業人員對肝吸蟲病相關知識所知較少, 僅51.96%, 但高于廣東某醫學院校大學生[2]。對不同因素進行統計分析發現, 衛生知識知曉率男高于女, 當地人>本省非佛山籍從業人員>外省從業人員。表明男性、當地人接受肝吸蟲病衛生知識的機率大于其他人群;而知曉率不與學歷高低成正比這一事實說明肝吸蟲病感染高發區的新聞媒體、社會及相關部門、各級學校對肝吸蟲病的健康教育基本沒有開展, 甚至醫學院校學生也難以通過學校及各種傳媒獲取肝吸蟲病相關知識。
3.2 關于餐飲業從業人員預防肝吸蟲病相關態度持有率根據統計分析, 從業人員肝吸蟲病相關態度持有率相對較高,不同性別、不同籍貫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說明該鎮餐飲業從業人員有一定的食品衛生素質。而不同文化程度從業人員之間肝吸蟲病相關態度持有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最低的是大學及以上學歷者這一結果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健康教育的缺失, 導致學歷高的人衛生意識并沒有相應增強。
3.3 關于餐飲業從業人員肝吸蟲病衛生行為形成率 由結果可見, 態度與行為是一致的, 與態度持有率一樣, 不同性別、不同籍貫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而不同文化程度從業人員之間衛生行為形成率最低的仍為大學及以上學歷者。也說明雖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肝吸蟲病根本沒有得到有效控制[3-5]的原因之一是健康教育工作不落實。
餐飲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 從業人員的衛生習慣, 直接關系消費者身體健康, 所以應加大投入, 在肝吸蟲病列入地方重點寄生蟲病管理, 肝吸蟲感染高發區加強餐飲從業人員培訓, 并將肝吸蟲病防治知識納入各級學校健康教育內容。
[1] 方悅怡, 吳軍, 柳青, 等.廣東省華支睪吸蟲病流行現狀調查和分析.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07, 2(1):54-56.
[2] 江鴻, 方小衡, 梅文華, 等.廣東某醫學院校大學生華支睪吸蟲病知信行調查.中國學校衛生, 2012, 33(3):339-340.
[3] 方悅怡, 潘波, 史小楚, 等.廣東省兩次人體寄生蟲分布調查對比分析.海峽預防醫學雜志, 2000, 6(2):32-34.
[4] 李秉正, 王恩榮, 曹穎林, 等.華支睪吸蟲與華支睪吸蟲病.沈陽:沈陽出版社, 1997:130.
[5] 許隆祺, 余森海, 徐淑惠.中國人體寄生蟲分布與危害.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9:147.
Survey of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KAP among catering workers in epidemic areas
ZHANG Min-hui, FANG Xiao-heng, HUANG Xue-min.Shaunde Lunjiao Hospital, Foshan 528308,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KAP among catering workers in epidemic areas.The outcome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to intervention strategies.Methods Catering workers from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epidemic areas were
questionnaire survey.All answer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is.Results Among all 1643 catering workers, the awareness rate of knowledge abou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is 51.96%.The awareness rate among male is higher than female (χ2=83.76, P<0.01).The awareness rate among domestic catering workers is higher than the whole province and none domestic worker is higher than other provincial workers(χ2=13.60, P<0.01).The awareness rate among junior high educated catering workers is higher than senior middle educated and little school educated worker is higher than university educated workers(χ2=74.94, P<0.01).The rate of having positive attitude was 84.3% and the consistent rates of positive behaviors was 84.3%.We found that different gender, native place do not have different rate, but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ave different rate(P<0.01).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pidemic areas of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we should take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terventions among catering workers.The health education of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developed among students.
Catering workers;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KAP; Health education
528308 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醫院(張敏輝);廣東省廣州市 廣東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方小衡 黃學敏)
方小衡 E-mail:fangxiaoh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