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國 萬明花 莊緒娟 于福恩
腦梗死患者血清Hcy、UA與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的相關性
孫紅國 萬明花 莊緒娟 于福恩
目的 探討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尿酸(uricacid, UA)與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的相關性。方法 隨機選擇100例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 按照動脈粥樣硬化情況分為兩組, 無動脈粥樣硬化組35例, 動脈粥樣硬化組65例, 并對動脈粥樣硬化組的血管狹窄程度進行分組分析。結果 動脈粥樣硬化組的血清Hcy、UA顯著高于無動脈粥樣硬化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較之血管狹窄輕度組患者, 中度組患者的血清Hcy、UA均顯著升高;較之輕度組和中度組,重度患者的血清Hcy、UA均顯著升高,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較之單純UA 升高組和Hcy升高組, Hcy、UA均升高組出現重度狹窄患者的比例顯著上升,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梗死患者Hcy、UA與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腦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狹窄
腦梗死即為缺血性腦卒中, 死亡率較高, 對人體的危害極大。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和狹窄會導致腦梗死的發生,研究發現, 血清 Hcy 、UA 和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系[1]。本研究中, 作者從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中隨機選擇100例進行研究, 探討腦梗死患者血清Hcy、UA 與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的相關性?,F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中隨機選擇100例進行研究, 其中男71例, 女29例,年齡47~81歲, 平均年齡(59.12±2.3 )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 確診為腦梗死[2]。
1.2 方法
1.2.1 動脈粥樣硬化分組 對所有患者進行螺旋CT掃描,用到的儀器為PHILIPS-BriLLiance16層CT機?;颊叱R庍M行胃腸準備之后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 患者取仰臥位, 先對患者進行常規平掃。掃描條件為:120 kV, 260 mAs, 準直為10 mm, 螺距為1。平掃結束之后進行增強掃描, 用到的造影劑為優維顯(UitraviSt, 300 mgI/ml), 利用高壓注射器, 經患者的前臂靜脈進行內團注。第一相注射速度保持為1.2 ml/s,總注射量保持為50 ml;第二相注射速度保持為0.5 ml/s, 總注射量保持為50 ml。延遲25、75、180 , 進行動態三期掃描。按照動脈粥樣硬化情況, 將患者分為兩組, 其中無動脈粥樣硬化組35例, 動脈粥樣硬化組65例。
1.2.2 血管狹窄程度分組 如果患者血管壁周圍出現鈣化斑塊, 且血管腔內充盈缺損, 則視為粥樣斑塊。按照北美癥狀性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分級法對動脈粥樣硬化組患者的頸部血管狹窄情況進行分級[3]:①輕度:<29%, 30例;②中度:30%~69%, 20例;③重度:>70%, 15例。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Excel表格, 并使用SPSS 公司推出的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動脈粥樣硬化和無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清Hcy、UA比較動脈粥樣硬化組的血清Hcy、UA顯著高于無動脈粥樣硬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動脈粥樣硬化組和無動脈粥樣硬化組的血清Hcy、UA比較( x-±s, μmol/L)
2.2 不同血管狹窄程度患者的血清Hcy、UA比較 經檢測, 5例輕度組患者和2例中度組患者的血清Hcy、UA處于正常范圍之內。其余58例患者中, 較之輕度組患者, 中度組患者的血清Hcy、UA均顯著升高;較之輕度組和中度組, 重度患者的血清Hcy、UA均顯著升高,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血管狹窄程度患者的血清Hcy、UA比較( x-±s, μmol/L)
2.3 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清Hcy、UA關系分析 較之單純UA 升高組和Hcy升高組, Hcy、UA均升高組出現重度狹窄患者的比例顯著上升,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清Hcy、UA關系分析[n (%)]
引發腦梗死的因素很多, 其中, 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和狹窄是較為重要的危險因素。臨床研究發現, 腦梗死患者大多還存在血清高Hcy、UA現象[4]。尿酸是一種核酸中嘌呤代謝產物, 正常情況下, 人體內的尿酸大部分可以通過腎臟排出體外, 其余的一小部分會被腎小管重吸收。但是,如果尿酸過量的時候, 多余的尿酸便會在體內產生聚集, 出現高尿酸情況, 血清內高半胱氨酸和高尿酸均為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風險因素[5]。本研究最終結果顯示, 動脈粥樣硬化組的血清Hcy、UA顯著高于無動脈粥樣硬化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較之血管狹窄輕度組患者, 中度組患者的血清Hcy、UA均顯著升高;較之輕度組和中度組, 重度患者的血清Hcy、UA均顯著升高,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較之單純UA 升高組和Hcy升高組, Hcy、UA均升高組出現重度狹窄患者的比例顯著上升,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提示, 腦梗死患者Hcy、UA與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之間存在相關性。因此, 臨床對出現高Hcy、UA的腦梗死患者, 要注意及時的予以藥物干預, 以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出現, 降低血管的狹窄程度。
綜上所述, 腦梗死患者Hcy、UA與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如果出現血清Hcy、UA均顯著上升的情況, 即提示出現血管重度狹窄的風險較大,需要引起臨床診療的重視。
[1] 吳銀艷, 吳臣義, 陳卓友, 等.腦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的關系.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2, 16(22):83-84.
[2] 胡玉婷, 朱本亮, 魏秀娥, 等.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與不同分型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2, 19(4):207-210.
[3] 許媛媛, 馮敏, 朱方方, 等.腦梗死與血Hcy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探討.中華全科醫學, 2013, 11(3):373-374.
[4] 桂樹華, 王挺剛, 殷曉菁, 等.老年腦梗死患者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危險因素及與病變部位的相關性.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22):5564-5566.
[5] 汪香君, 李江霞, 劉莉, 等.腦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水平與頭頸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和狹窄的關系.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 34(5):692-694.
2014-06-11]
266109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