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菲萌 沈惠華
探討肩難產的高危因素及并發癥
鄭菲萌 沈惠華
目的 分析肩難產的高危因素和各項并發癥的處理方式。方法 12000例經陰道分娩產婦的臨床資料做分析, 共有100例肩難產患者, 占比0.83%。分析臨床資料, 總結肩難產高危因素、并發癥。結果 巨大兒、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和子宮收縮乏力等是造成肩難產的主要高危因素。肩難產的主要并發癥為新生兒窒息、母體會陰部裂傷和產后出血, 同時新生巨大兒和正常體重的新生兒對比, 發生新生兒并生癥的幾率更高, 娩肩時間更長, 助產使用方式更多。但是產婦并發癥與此無明顯關系。結論 肩難產屬于產科出現幾率較低的并發癥, 巨大兒出現肩難產的占比最高, 依照各項高危因素還是無法較好的對肩難產做預測, 正確并及時對肩難產做出相應處理是有效降低圍生兒并發癥的主要方式。
肩難產;高危因素;并發癥
產科分娩并發癥中, 肩難產出現的幾率較低, 可是一旦出現這種癥狀不論是對產婦還是對新生兒造成的身體傷害都是十分巨大的, 并且也會對產婦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精神負擔[1]。肩難產過程中對胎兒的頭部過度牽拉容易造成嬰兒窒息、臂叢神經損傷、鎖骨骨折等情況出現。肩難產是產科一項較為嚴重的危險性因素, 所以需要強化對肩難產的認識。本次研究中對本院100例肩難產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共有經陰道分娩產婦12000例, 發生肩難產產婦100例, 占比0.83%。100例肩難產男56例, 女44例, 產婦年齡最大的為36歲,最小的為23歲, 平均孕期(283.6±8.6)d, 3例過期妊娠。孕婦體重61~88 kg。100例肩難產全部符合娩肩時間>60 s或使用了產科輔助手法。100例肩難產只有40例產婦定期進行了產前檢查, 所有孕婦入院后的骨盆外側測量均無異常顯示。
1.2 方法 對100例肩難產產婦和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統計肩難產的高危因素、并發癥和肩難產的母嬰結局。
1.3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手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肩難產高危因素 肩難產高危因素有巨大兒(66.2%)、妊娠期合并糖尿病(11.3%)、子宮收縮乏力(12.5%)、助產手法不恰當(3.8%)和過期妊娠(6.25%)等。
2.2 并發癥發生率和娩肩時間關系 產婦并發癥:會陰裂傷(37%)、產后出血(9%)和陰道壁血腫(17%);新生兒并發癥:窒息(66%)、鎖骨骨折(3%)、臂叢神經損傷(5%)等, 所有的并發癥在臨床得到及時救治之后均有良好復原。新生兒并發癥的總體發生率與娩肩時間呈正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婦并發癥的總發生率隨著娩肩時間的延長變化并不明顯,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詳細數據參見表1。
2.4 肩難產高危因素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使用助產(胎吸助產、產鉗助產)的肩難產新生兒窒息和產婦會陰裂傷的幾率明顯更高, 新生兒體重在4000 g以上的肩難產出現會陰裂傷者相比體重低于4000 g者明顯更多(P<0.05)。詳細數據參見表2。

表1 母嬰并發癥發生率與娩肩時間關系對比

表2 肩難產高危因素對母嬰解決的影響[n (%)]
肩難產發生突然, 情況緊急, 若處理不當, 將導致母嬰嚴重并發癥。超過50%的肩難產發生于正常體重的新生兒,而且事先無法預測[2]。肩難產的高危因素有很多, 包括有巨大兒、產婦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過期妊娠、陰道助產、產程異常等, 本次研究中肩難產中巨大兒的占比最高(66.2%), 巨大兒是一種相對于剖宮產的臨床指征, 其能夠適時的放寬對剖宮產的指征。
巨大兒會對盆底組織造成長時間的壓迫而造成母體發生會陰裂傷和產后出血等情況。另外使用的助產手法越多,出現母嬰并發癥的幾率就越高, 主要是因為助產手法增多加長了娩肩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也容易造成新生兒發生器質性的損傷[3]。本次研究中會陰裂傷并發癥占比37%, 產后出血占比9%, 主要的誘發因素是子宮收縮乏力, 另外17%的陰道壁血腫, 可能是因為陰道擴張導致黏膜下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肩難產對新生兒造成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本次研究中新生兒最主要的并發癥是窒息, 占比66%, 主要是因為胎肩嵌頓、胸腔受壓造成呼吸受限、供血不足而誘發缺血缺氧,從而造成新生兒窒息[4]。肩難產時產婦的內在力量對胎兒不均稱的推力可能是造成臂叢神經損傷的主要原因, 而非由助產造成[5]。
綜上所述, 肩難產發生之后, 要求醫護人員果敢、準確的使用有效的方式處理, 臨床上一般選擇屈大腿聯合壓前肩法, 亦可采用旋肩法或先娩后肩法, 一步一步, 盡量的縮短娩肩時間從而盡可能的降低母嬰并發癥出現的幾率。
[1] 侯麗萍, 岳慧萍, 侯紅娟, 等.肩難產高危因素的回顧性分析與探討.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3, 03(11):234-236.
[2] 宋英娜, 劉俊濤, 楊劍秋, 等.肩難產高危因素、產程特點及并發癥.協和醫學雜志, 2013, 02(12):169-173.
[3] 李富琴.肩難產發生的高危因素及母嬰并發癥的初步探討.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7(21):43-44.
[4] 王群玲, 許先容.淺談肩難產的高危因素處理及預防.醫學信息(中旬刊), 2011, 08(14):4173-4174
[5] 謝幸, 茍文麗.婦產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117.
2014-05-13]
363500 福建省詔安縣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