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分析
李軍
目的 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以期為降低VAP發生率找到有效途徑。方法 回顧性研究ICU科196例接受呼吸機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 對比分析VAP患者和非VAP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APACHE域評分、血漿白蛋白水平、機械通氣時間、抗生素連續使用時間、昏迷持續時間等方面資料, 對VAP的危險因素和防治措施進行分析和總結。結果 兩組患者的年齡、APACHE域評分、血漿白蛋白水平、機械通氣時間、抗生素連續使用時間、昏迷持續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接受呼吸機治療患者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較多, 根據發生VAP的危險因素制定并實施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對降低VAP的發生率有著重要作用。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防治措施
臨床在使用呼吸機進行治療過程中常會出現各種并發癥,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1](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其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 發病率較高,同時臨床治療難度大, 死亡率較高, 同時醫療資源耗費多,家庭和社會負擔沉重。本研究旨在通過回顧性研究VAP患者的臨床資料, 對VAP的危險因素和防治措施進行分析和總結。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研究本院ICU科2012年8月~2013年10月接受呼吸機治療的患者, 共196例, 其中男108例,女88例;年齡24~89歲, 平均年齡(51.94±8.37)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9例、腦卒中42例、心血管疾病36例、車禍復合傷35例、其他疾病14例。根據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2013年制定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預防與治療指南(2013)》的VAP診斷標準[2]將患者分為兩組:VAP組患者101例, 非VAP組95例。
1.2 方法 匯總全部患者的臨床資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APACHE域評分、血漿白蛋白水平、機械通氣時間、抗生素連續使用時間、昏迷持續時間等方面的資料, 并進行統計學處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錄入、整理、統計和分析。對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 對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并進行正態性檢驗以及方差齊性檢驗, 對兩組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對成組設計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設定檢驗水準為α=0.05,即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VAP組與非VAP組的臨床資料比較, VAP組患者的年齡、APACHE II評分、機械通氣時間、抗生素連續使用時間、昏迷持續時間等方面均高于非VAP組, 而VAP組的體重與血漿白蛋白水平低于非VAP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性別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
注:與非VAP組比較,aP<0.05
昏迷持續時間(d) VAP組10162/3967.39±5.16a57.39±7.98a21.57±6.37a33.11±3.22a7.20±2.33a12.39±2.06a9.91±3.78a非VAP組9546/4968.94±5.3760.08±8.3119.54±7.6034.21±3.436.37±2.3711.84±1.718.79±3.48 χ2/t3.3262.0612.3122.0312.3162.4722.0272.154 P 0.0680.0410.0220.0440.0220.0140.0440.033組別例數男/女(n)年齡(歲)體重(kg)APACHE II評分(分)血漿白蛋白(g/L)機械通氣時間(d)抗生素連續使用時間(d)
臨床上多采用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II (APACHE II) 對ICU患者的健康狀況予以綜合性評估和判斷[3]。APACHE II評分作為重要的評估指標可以對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狀況進行預測, 評分數值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即評分數值越高, 疾病的嚴重程度越重。本研究中VAP組的APACHE II評分高于非VAP組, 提示VAP的發生可能與APACHE II評分高有關。
相關研究報道, VAP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4]。白蛋白對人體膠體滲透壓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白蛋白減少可損害肺功能和免疫功能, 是VAP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器械通氣時病原微生物極易入侵, 加上氣道插管受壓, 氣道黏膜受損, 保護功能減退, 同時呼吸機等設備也是潛在的感染源, 機械通氣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VAP。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以及長時間應用抗生素, 會產生細菌耐藥, 誘發VAP。昏迷患者的咳嗽、咳痰、嘔吐等正常生理防御功能均減退, 增加了病原微生物進入呼吸道的風險, 進而增加發生VAP的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在血漿白蛋白水平、機械通氣時間、抗生素連續使用時間、昏迷持續時間等方面均有不同, 提示這些因素也是發生VAP的危險因素。
另外, 本次研究中發現VAP組患者的年齡和體重與非VAP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分析其原因:①年齡大的人群中, 尤其是老年人, 身體的各方面機能呈下降態勢, 包括免疫力和呼吸道的分泌、排痰功能等, 呼吸機輔助呼吸狀況下, 容易出現細菌感染肺內感染;②低體重, 機體的營養狀況差, 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容易出現各種感染。
因此, 防治VAP措施制定如下:①關注老年人, 加強對老年人的呼吸機護理; ②加強營養支持, 增加患者的體重, 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增強免疫功能;③盡可能縮短機械通氣的持續時間, 患者病情允許時盡早脫機;④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和無菌操作的相關制度, 定期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⑤按照藥敏試驗結果選擇, 合理利用抗生素種類和時間, 以降低耐藥率及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率;⑥通過綜合治療盡早促醒, 縮短患者昏迷時間。
[1] 楊毅,黃英姿,邱海波.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重在預防.中華醫學雜志, 2014, 94(5):326-328.
[2] 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預防和治療指南(2013).中華內科雜志, 2013, 52(3):524-543.
[3] 楊海波,王曉光,于紅,等.老年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及病原學分析.中國藥業, 2013, 22(22):34-36.
530011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