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友 劉柳 溫曉艷 劉建月
頸動脈注射血栓通治療腦血栓療效觀察
謝東友 劉柳 溫曉艷 劉建月
目的 觀察并分析頸動脈注射血栓通治療腦血栓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47例腦血栓形成患者的臨床資料, 根據隨機的原則, 將患者分為治療組24例與對照組23例, 治療組患者給予頸動脈注射血栓通;對照組患者給予脈絡寧+低分子右旋糖酐液。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進行對比, 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組患者治療期間未發現嚴重并發癥, 臨床療效較為滿意。結論 頸動脈注射血栓通可有效治療腦血栓癥狀, 可臨床推廣應用。
頸動脈注射;血栓通注射液;腦血栓;臨床療效
腦血栓可導致患者腦組織局部供血不足, 引起缺血缺氧,進而導致腦組織軟化、壞死的臨床癥狀, 近幾年呈發病率上升趨勢。腦血栓治療后易伴后遺癥, 臨床效果不佳。本院通過對47例腦血栓患者采用頸動脈注射血栓通, 觀察其臨床療效, 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47例腦血栓形成患者的臨床資料, 患者中男性25例, 女性22例;患者年齡50~80歲, 平均年齡(66.4±8.7)歲;患者從發病到就診時間均在3 d以內, 患者臨床表現為患側肢體不同程度無力、麻木感, 全部行頭顱CT和(或)MRI檢查確認。根據隨機的原則, 將患者分為治療組24例與對照組23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病例標準 根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標準。
1.3 排除病例標準 排除有出血、占位癥狀患者。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給予靜脈滴注生理鹽水, 1次/d,將2 ml血栓通注射液加入30 ml生理鹽水中, 經患側頸動脈注射, 4~5 min緩慢注射, 隔日1次, 1療程7次;對照組患者給予靜脈滴注20 ml脈絡寧注射液加入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液, 1次/d, 連續治療14 d。合并其他癥狀給予相同的處理。
1.5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 肢體肌力恢復Ⅰ~Ⅱ級;無效:以上改善皆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進行對比發現, 治療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本組患者治療期間未發現嚴重并發癥,臨床療效較為滿意。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情況表[n(%), %]
腦血栓的形成可能與局部血栓形成, 致血管被堵塞, 腦組織局部供血不足, 引起缺血缺氧, 腦組織軟化, 進而壞死的癥狀, 是一種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 其根本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1]。腦血栓在中老年人群中有很高的發病率及致殘率,是嚴重威脅中老年患者健康的疾病。如何提高腦血栓的治愈率, 降低致殘率是目前臨床關注的重點。
血栓通注射液是由三七的干燥根經提取、精煉而成的水溶性中藥制劑, 其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 包括人參皂苷Rg1、Rb1[2]。中醫古籍記載, 三七可止血、散瘀、消腫、鎮痛,可用于治療血痢、便血、吐血、產后血暈等病癥, 現代藥理研究指出, 三七或其總皂苷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擴張血管、抗血栓、抗凝血、有效預防動脈硬化[3],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腦血栓、視網膜靜脈阻塞、急性腦梗死等癥狀, 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本院通過采用頸動脈注射血栓通的方式治療腦血栓患者, 并與采用脈絡寧注射液聯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液進行對比研究發現, 經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且在治療過程中, 未發現有嚴重并發癥, 患者臨床療效較為滿意。由此可見, 通過頸動脈注射血栓通可有效治療腦血栓癥狀,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可臨床推廣應用。
[1] 方穗雄.血栓通注射液治療腦血栓形成51例臨床觀察.現代醫院, 2011,11(8):54-55.
[2] 黃鑫,黃濤.血栓通注射液的臨床運用概況.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學術大會, 2010:295-296.
[3] 馬俊華.血栓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60 例臨床分析.中國醫藥導報, 2010,20(7):166-167.
2014-01-19]
450053 河南省,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 ICU(謝東友);黃河中心醫ICU(劉柳);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ICU(溫曉艷 劉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