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雙華
內科醫療洛賽克聯合西咪替丁治療78例消化性潰瘍臨床療效觀察
鄭雙華
目的 為了進一步探討臨床有效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可靠方法, 從而為臨床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和研究提供借鑒依據。方法 156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 分成治療組(給予洛賽克聯合西咪替丁治療)和對照組(給予西咪替丁治療), 每組78例。觀察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實施不同臨床治療方法后的臨床整體治療效果。結果 總有效率組間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97.44% VS 85.90%), 且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7972, P=0.0091)。結論 在臨床針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實施治療的實踐過程中, 采用洛賽克聯合西咪替丁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是針對消化性潰瘍實施治療的可靠選擇。
洛賽克;西咪替??;消化性潰瘍
相關臨床統計數據資料結果顯示:目前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正呈現出逐年緩慢升高的趨勢, 消化性潰瘍人群規模正逐年擴大。在這樣的趨勢和背景下, 如何提高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有效率成為了目前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重點。鑒于此, 為了進一步探討臨床有效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可靠方法, 從而為臨床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和研究提供借鑒依據, 本文總結了本院近年來針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實施治療的相關實踐經驗, 現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09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患者, 全部患者共計156例。其中男100例, 女56例。按照患者的年齡情況分析, 其中年齡最大63歲, 最小22歲, 平均年齡(43.21±2.34)歲。隨機對患者進行分組, 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78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臨床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的治療方法:采用洛賽克40 mg靜脈滴注, 1次/d;同時給予西咪替丁400 mg靜脈滴注, 2次/d。對照組的治療方法:給予西咪替丁400 mg靜脈滴注, 2次/d。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實施不同臨床治療方法后的臨床整體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過程中, 針對數據分析過程所采用的軟件以及統計工具均為SPSS18.0軟件包, 在進行相關計量資料處理時, 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的是t檢驗, 在進行相關計數資料處理時, 采用的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研究對象實施不同臨床治療方法后的臨床整體治療效果比較結果如下:治療組78例研究對象實施治療后, 總有效的患者共計76例, 總有效率為97.44%;對照組78例研究對象實施治療后, 總有效的患者共計67例, 總有效率為85.90%??傆行式M間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的高于對照組患者(97.44% VS 85.90%), 且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7972, P=0.0091)。
在臨床實踐的過程中, 消化性潰瘍實際上是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 屬于臨床實踐上的一種多發病和常見病。從潰瘍形成的因素上分析, 臨床上導致消化性潰瘍發病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酸性胃液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最為基本的因素。消化性潰瘍一旦發病, 對于相關患者來說, 不僅降低其生活質量, 同時如果治療不及時對于患者的預后也相對較差。由此可見, 臨床上針對消化性潰瘍治療的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研究價值。
回顧以往的關于消化性潰瘍治療的相關文獻和報道結果, 作者總結發現:在臨床針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采用洛賽克聯合西咪替丁實施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實踐效果。而本文研究過程中, 采用洛賽克聯合西咪替丁實施臨床治療的研究對象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7.44%, 臨床總有效率顯著的高于對照組研究對象。由此可見, 洛賽克與西咪替丁聯合用藥可有效的促進患者的潰瘍愈合,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臨床患者的止血效果, 有效的減少患者治療時間。
833200 新疆第七師131團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