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彭風云 王翠霞
人性化優質護理在神經外科的臨床應用
趙磊 彭風云 王翠霞
目的 探討在神經外科疾病中采用人性化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入院治療的64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 將患者按照治療時間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32例。對照組進行一般護理,實驗組進行人性化優質護理,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護理后護理效果(87.5%)比較理想,高于對照組(65.63%);實驗組患者對本院護理總體比較滿意(93.75%), 優于對照組(68.75%)(P<0.05),實驗組治療(8.9±5.3)d后治愈出院, 低于對照組(15.5±5.8)d(P<0.05)。結論 人性化優質護理在神經外科疾病患者護理中效果較好, 值得推廣使用。
神經外科疾病;人性化優質護理;臨床效果
神經外科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高發疾病, 這種疾病類型較多, 如:頭皮撕裂傷、腦出血等, 這些疾病發病比較急促, 病情變化也比較快, 并且這種疾病臨床上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傳統的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 但是患者手術后往往會引發其他并發癥, 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1]。近年來,人性化優質護理在神經外科疾病患者中使用較多, 并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為了探討在神經外科疾病中采用人性化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 對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院治療的64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 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入院治療的64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將患者按照治療時間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32例。調研中, 男40例, 女24例, 年齡41~79歲, 平均年齡(42.3±3.6)歲。患者中, 15例腦梗死, 15例腦出血, 5例狹顱癥, 7例腦外傷, 3例頭皮撕裂傷, 8例腦膿腫, 5例硬膜外血腫, 2例腦震蕩, 4例抑郁癥。研究中, 兩組對其治療方案等均具有完全知情權, 實驗均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一般護理, 實驗組進行人性化優質護理, 具體方法如下:①入院后護理。患者入院后很多患者精神狀態不穩定, 很多患者甚至出現昏迷、半昏迷狀態, 以為這種疾病十分嚴重, 患者即將走向死亡, 難免會產生害怕、恐懼等心理。此時, 要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并和醫護人員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②治療過程中。患者來醫院確診后, 立即對患者進行搶救治療, 治療過程中要向患者宣傳相關疾病知識,讓患者能夠盡可能的配合醫護人員治療, 從而提高臨床治愈率。③治療后。患者治療入院后, 醫護人員要加強對住院房內溫度、濕度等, 保持一個比較舒適的住院環境。為了降低臨床死亡率, 醫護人員要定期對患者相關指標進行檢查, 對指標異常患者采取有效方法進行處理。④患者出院后。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康復情況讓患者進行相關鍛煉,提高自身免疫, 幫助患者盡早治愈。而在飲食方法, 為了保證患者有足夠的母乳, 應該給患者食用一些有營養的食物, 從而保證母嬰健康[2]。
1.3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6.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研中, 實驗組護理后護理效果(87.5%)理想,高于對照組(65.63%);實驗組患者對本院護理總體比較滿意(93.75%), 優于對照組(68.75%)(P<0.05), 實驗組治療后住院天數為(8.9±5.3)d, 低于對照組(15.5±5.8) d(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療效對比[n, %, ( x-±s)]
人性化優質護理近年來在神經外科疾病患者中使用較多, 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這種護理模式能夠從理論到臨床經驗到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并根據患者情況制定適合患者的護理方法, 它遵循“患者為中心”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幫助醫生和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 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和規范化的內容, 是一種責任心加愛心的延伸, 具體方法如下。
3.1 心理指導 患者治療是一個相對痛苦的過程, 不少患者心理會出現各種不適, 心理就會出現焦慮、煩躁、害怕等負面心理。此時, 醫護人員要加強與患者間的溝通, 告訴患者關于治療的相關知識, 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醫護人員要不斷給患者鼓勵, 讓患者充分感受家庭和集體的溫暖,讓患者能夠主動的積極配合醫護人員[3]。根據想實驗結果顯示:采用人性化優質護理后能夠有效的患者就患者緊張、恐懼等心理, 能夠降低患者治療后的并發癥。
3.2 治療后護理 治療后, 醫護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 知道患者此時的最真實的想法, 了解患者是想什么,這樣不但能夠幫助患者分心, 還能夠減輕患者痛苦。為了使患者盡早康復, 醫護人員要善于和患者拉家常, 幫助他們局部按摩, 這種方法能夠促進患者身體血液循環。最后,當患者恢復后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情況, 讓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 比如短跑等, 提高自身免疫, 并指導家屬做好神經科疾病患者日常護理工作等。
3.3 出院前護理 患者出院前, 醫護人員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指導, 要注重患者保暖、防寒等;在飲食方面, 患者治療后要盡量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 這樣更易于消化[4]。本次調研中, 實驗組護理后護理效果87.5%,高于對照組65.63%;實驗組滿意度93.75%, 優于對照組68.75%(P<0.05), 實驗組治療后住院天數為(8.9±5.3)d,低于對照組(15.5±5.8)d (P<0.05)。由此看出人性化優質護理在神經外科疾病中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 人性化優質護理在神經外科疾病患者護理中效果較好, 值得推廣使用。
[1] 鄧輝茹.神經外科的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中國當代護理雜志, 2010, 20(8):48-49.
[2] 趙承芳,任巧花.打造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衛生職業教育, 2011, 29(1):26.
[3] 王守芳,潘燕春,季聯群.通過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改進神經外科基礎護理質量.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10, 8(6):706-
462000 漯河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