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榮
加強超聲質量管理提高診斷水平
羅淑榮
超聲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 成為臨床不可缺少的診斷手段, 只有加強質量控制管理, 提高超聲診斷水平, 才能滿足臨床需要, 本文對超聲質量控制工作進行了探討。
要提高超聲診斷質量, 必須做好規范化建設, 建章立制。嚴格執行國家《執業醫師法》、《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應用管理暫行辦法》、《醫療技術操作常規》等法律法規, 持證上崗。設立完備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監督機制、故障應急預案、維修檔案等質量管理制度, 使影像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學化有章可循。對各項檢查以《超聲技術操作規范》為指導, 規范操作規程, 對操作步驟、方法、程序、結果、圖片質量、報告書寫規范等檢查設立績效考評機制, 有效進行質量控制,量化管理, 科學地統計、規范各臟器及常見疾病的檢查范圍。
2. 1 無論超聲設備如何發展, 科室的持續發展, 取決于高素質的專業團隊及合理的梯隊建設。醫學是一門經驗學科, 人才的成長是一個晚成熟期。必須分析科室人員的構成及其優勢, 做好職業規劃及培養方向。從事超聲醫學工作的人員來源于臨床醫學及醫學影像專業, 專業的不同, 知識結構會存有差異, 臨床醫學畢業生臨床知識相對豐富, 但影像理論基礎原理欠缺, 而醫學影像專業畢業生影像專業理論知識較為熟悉, 但臨床知識存在不足。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專業有其不同的專業理論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優勢。針對不同的人員采取不同的要求, 對醫學影像專業畢業生, 強調臨床技能的學習;鼓勵參加醫院臨床知識學術講座, 增加臨床知識。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 強調超聲基礎理論知識及其他影像專業知識的學習, 打牢基礎?;钴S的學習氛圍, 形成專業互補,強化了綜合素質提高。
2. 2 加強在職培訓, 全面開展醫學繼續教育, 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提高專業技術。①打牢基礎是關鍵, 對新入職影像專業畢業人員, 采取崗前臨床科室輪轉 , 學習臨床知識,拓寬視野, 建立臨床思維方式, 了解臨床不同專業超聲檢查的目的所在, 了解本院臨床科室發展水平及開展的新技術;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 在了解超聲專業的基礎理論、超聲解剖、儀器操作檢查方法后, 采取到其他影像專業短期輪訓,了解其他影像專業特點, 診斷優勢, 建立大影像概念, 充實和拓展思維模式。在強調理論培訓的同時 , 突出實際操作能力的規范與提高, 要求大家勤于實踐, 規范操作并不斷熟練。②適時選派工作作風扎實, 安心本職工作, 有上進心的技術骨干到技術力量雄厚的大醫院進修, 進行系統的規范化訓練,并根據個人的專業特長及科室專業的發展需要, 選派參加不同的專題學習班或提高班, 將讓個人的成長與科室的發展前景結合, 激勵其發揮更大的工作、學習熱情, 使科室人員“人人有專業, 人人有特長”, 既避免了內耗, 又提高了科室整體技術力量。③加強對外學術交流, 鼓勵在職人員進行工作經驗的總結, 撰寫論文。撰寫論文的過程也是對一個疾病深入學習的過程。中級以上職稱的工作人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全軍或全國專業學術會議, 讓大家及時了解本專業的最新動態、發展方向, 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知識, 開闊視野。④聘請上級醫院的專家教授指導工作, 舉行專題講座等。以多種多樣的培訓方式, 提高技術水平。
超聲診斷的正確性必須通過隨訪臨床的最終診斷來印證。通過隨訪, 進行回顧分析, 總結經驗教訓, 提高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平時將個人隨機隨訪與科室集體隨訪納入常規工作, 統籌安排, 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剖野才艑H恕iT時間, 下病區或病案室, 針對不同的臨床科室、某個病種等進行統一的隨訪, 并統計分析隨訪結果,根據超聲診斷陽性符合率指導科室的下一步工作;個人隨訪隨機性比較大,尤其是個案,只有共享才能共同認識該疾病, 所以隨訪結果的回報交流, 共同提高尤為重要。完善的隨訪制度納入科室質量控制體系,每月進行隨訪工作的檢查與考核,才能確保隨訪順利實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利用隨訪結果分析超聲檢查的符合率, 評價超聲檢查質量。如果超聲診斷與病理或手術結果相符, 則總結經驗,加深印象, 增強信心。如超聲診斷與臨床不符, 則分析誤診原因, 提高鑒別診斷水平。
超聲檢查中普遍存在存圖的隨意性, 尤其患者較多時。為了提高超聲質量, 必須規范化存圖, 與診斷有關的陽性或陰性切面, 應做圖像儲存, 記錄并存檔。圖像質量要清晰,掌握儀器各項物理參數的調節, 熟悉已設置的不同臟器專用軟件, 根據個人習慣及患者條件, 調節圖像在最佳狀態。在眼球或產科檢查時, 嚴格按照規定的安全聲功率輸出。對于異常圖像保留相互正交的兩個切面, 杜絕了以往隨意性存圖檢查中因漏查器官結構而造成的漏診, 對異常的動態變化和前后對照分析提供了直觀的圖像資料, 同時為處理醫療糾紛提供證據, 規范化存圖使規范化檢查真正落到了實處, 規范化存圖成為超聲檢查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超聲檢查報告書寫質量體現了檢診水平。報告單作為一次檢查的結論, 必須將實際情況用圖文的形式報告給臨床和患者。一般項目要齊全, 真實, 必須實名制。必要時, 加填儀器型號、探頭類型與頻率, 檢查方法與途徑(如:經直腸法)。描述檢查內容時術語應科學化、標準化, 文字簡練, 描述全面、客觀, 嚴禁加入任何主觀判斷, 既不武斷地以圖像診斷疾病, 也不要過于隨附臨床資料, 杜絕先入為主, 先有結論再有圖像描述的思維模式。超聲提示或診斷明確提示物理學診斷, 除十分明確的病例外, 不做病理學診斷, 可以提示數種需鑒別的診斷。
超聲檢查主要是為臨床診斷疾病提供客觀依據, 要樹立為臨床服務的理念, 多與臨床醫生溝通才能避免主觀臆斷,其實與臨床醫生交流的過程也是學習臨床知識的過程, 只有結合臨床才能開展新技術、新業務, 才能謀求正確答案, 達到為患者負責的目的。
嚴謹的科學作風, 優良的學科文化, 是醫療質量提高的保證, 只有長期不斷地對科室人員教育和培訓, 質量意識才能加深、增強, 共同參與質量控制和管理就能提高超聲診斷水平。
264000 解放軍第107醫院超聲科
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