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琪琪格 馬江燕
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50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臨床分析
蒙克琪琪格 馬江燕
目的 觀察和分析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100例新生兒感染肺炎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治療組給予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對照組給予地塞米松聯合糜蛋白酶霧化吸入。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檢查,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前, 兩組患兒肺功能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較治療前均具有明顯的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肺功能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效果較好。
感染性肺炎;氨溴索;布地奈德;新生兒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中常見的一種疾病, 嚴重者將導致新生兒死亡。近幾年, 感染性肺炎的發病率正逐漸升高, 并且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1]。感染性肺炎是當患兒還在母親的子宮內、分娩過程中或者出生后, 由于霉菌、細菌、病毒等不同病原體而引發的一種疾病[1]。出生后, 患兒的臨床表現為發熱、呼吸困難、發紺、咳嗽、口吐白沫。若不對患兒進行及時的治療, 那么患兒將很容易出現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的并發癥, 最終將威脅到患兒的生命[2]。近年來, 大量的研究表明, 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藥物能夠控制和改善感染性肺炎的發生, 并能降低該病的死亡率和復發率。因此,本院采用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 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本院共收治的性感染性肺炎患兒100例作為研究對象, 男67例,女33例;年齡為5~18個月, 平均年齡為(10.5±2.3)個月;病程為1~6 d, 平均病程為(3.5±1.5)d。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兩組患兒均符合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標準, 在入院前均進行過激素和抗感染等治療, 無激素使用的禁忌證,能夠正確的使用都保裝置, 并且無其他的心、肺疾病及其并發癥。排除標準:①在治療過程中, 患兒的家人不聽從醫生的囑咐, 隨意的調整藥物的劑量和用法, 再給患兒服用。②患兒正處于生命垂危的時刻。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體重、病程、病情輕重等方面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入院當天采用抗感染和補液支持的治療方法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待患兒的情況稍微緩和后, 便給予患兒1 mg的地塞米松注射劑霧化吸入, 早晚各2次, 待1個月后, 則將霧化吸入的次數減為早上一吸, 晚上2吸, 2個月后再減為早晚各1吸;再給予患兒4000 u的糜蛋白酶霧化吸入, 2次/d。
1.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 給予治療組患兒[160 g/(4.5 g·吸)]布地奈德吸入劑和30 mg的氨溴索霧化吸入,霧化吸入的方法與次數與對照組相同。
醫生應叮囑患兒霧化后需進行反復的漱口, 若患者出現急性的不良癥狀時, 可以吸入短效的B激動劑以緩解該癥狀,并且于治療后進行門診復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的檢測, 即患兒第1秒用力呼氣的容積(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氣流量(PEF)占預計值的百分比(PEF%)[3]。療效評判標準:①顯效:治療3 d內, 患兒呼吸困難的癥狀消失, 氣喘基本消失, 肺部的喘鳴音完全消失。②有效:治療4~7 d呼吸困難的癥狀消失, 喘憋消失, 肺部的喘鳴音消失。③無效:經7 d治療后, 患兒的肺部仍有喘鳴音。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兩組資料均數的比較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的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兒的FEV1%和PEF%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FEV1%和PEF%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0.05);治療后, 治療組的FEV1%和PEF%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后,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2.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的比較( x±s)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較[n (%), %]
目前, 新生兒患感染性肺炎幾率正逐漸的增大。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 該病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所引導致, 其中, 主要以細菌感染為主, 細菌包括: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但近年來發現, 一些較少見的細菌感染也正逐漸的上升, 包括假單胞菌、肺炎克雷白菌等細菌。此外, 一些沙眼衣原體、病毒、真菌、厭氧菌等也能導致新生兒患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的臨床表現為發熱、精神不振、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吐奶以及吃嗆奶等不良的癥狀[4]。若病情嚴重者, 可出現拒絕吃奶, 口周圍及其面部顏色變為青色, 口吐白沫, 出現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不良反應, 則需要對患兒進行及時的搶救。檢查患兒的身體時, 除能夠見到呼吸困難和缺氧的體征外, 肺部啰音常常不如嬰幼兒肺炎明顯, 有些患兒還可聽到其肺部散在的濕啰音, 若聽到新生兒肺部有密集的濕啰音, 那么說明此新生兒可能伴有合并心力衰竭和肺水腫等癥狀。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時, 應特別注意兩點:①應積極控制住該病的感染,根據不同的致病菌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藥物, 并對其靜脈注射該藥物[5]。②加強對患兒呼吸道的管理, 當患兒呼吸道的分泌物多或者黏稠時, 應對其給予藥物霧化吸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暢, 并且還要時常的幫助患兒變換身體的姿勢, 有利于其肺部的擴張和分泌物的引流[6]。由此可見,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能夠有效的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改善患兒的肺功能, 較快且較好的恢復患兒的身體健康, 是值得在醫學臨床上推薦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一種好手段。
[1] 孫艷宏, 李斌, 楊英.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合氨溴索霧化吸人治療兒童中度持續性哮喘療效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36):14-15.
[2] 孫艷宏, 韓曉云, 楊敬平.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合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對支氣管哮喘小氣道功能的影響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2, 44(4):426-428.
[3] 王愛文, 李廣乾, 胡少春.布地奈德聯合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觀察.海峽藥學, 2010, 22(6): 172-173.
[4] 陸建軍.藥物聯合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吉林醫學, 2013, 34(23):4716-4717.
[5] 徐美芳.布地奈德和氨溴索聯合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及護理 .海峽藥學, 2012, 24(11):213-214.
[6] 張靖, 任慧玲.兩種霧化吸入法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對比.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 11(1):71-72.
2014-05-05]
833500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婦幼保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