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紹英 王成良
預防醫學在口腔疾病中的臨床療效研究
史紹英 王成良
目的 探討預防醫學學科在治療口腔疾病方面的臨床療效。方法 107例口腔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對照組54例患者沒有給予任何方式的治療手段, 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的日常生活習慣, 注意口腔衛生, 注意飲食衛生;而實驗組53例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采取一些有效的藥物及其手術治療方式, 一定時間之后觀察療效。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達到74.07%, 而實驗組的有效率達到94.3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防醫學學科在口腔疾病的臨床療效確切, 安全有效, 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臨床療效
預防醫學屬于多門學科組成的一個學科群, 它是以人類群體為研究對象, 應用生物醫學、環境醫學和社會醫學等的理論, 采用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 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的一門交叉學科[1]。預防醫學就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機制, 最終使人類環境相關疾病的“基因預防”成為可能[2]。口腔疾病是影響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據調查資料顯示, 我國兒童乳牙患齲率高達67.0%, 中年人群恒牙患齲率達59.9%, 老年人群中全口無牙者達6.9%, 人群中存在牙齦炎、牙石檢出率也相對來說較高, 口腔健康狀況普遍較差[3]。這些常見的口腔疾病發病率非常高, 卻往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面對現代口腔疾病的蔓延, 預防醫學對于此類疾病的發生及其前期的預防工作起到了關鍵作用, 可以找到引起口腔疾病的因素, 進行行之有效的治療。本文將本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給予觀察發生疾病的因素, 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療及其預防, 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共收治存在口腔疾病患者107例,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54例, 男31例, 女23例, 年齡10~65歲,平均年齡(24.3±10.2)歲, 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11.1±2.3)年;實驗組53例, 男28例, 女25例, 年齡9~66歲, 平均(24.5±10.1)歲, 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11.2±2.7)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西醫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及其治療標準參照(原衛生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頒布的中國口腔衛生保健規劃[4]。
1.3 治療方法 對于進入到本文觀測的用于評價的患者中,所有的患者都會采取堅持每天刷牙的生活習慣。對照組沒有給予任何措施的治療, 生活方式也不發生改變, 2次/d刷牙,注意飲食衛生;治療組則給予一些必要的藥物治療或者是手術治療, 以1個月作為1個療程, 在經過1個月之后, 對上述人群進行綜合療效評價。
1.4 觀察指標 總體的觀察指標是對兩組患者的患有疾病的程度、治療的方式、治療的情況等考察指標進行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的患者在經過1個月的治療之后, 集中到醫院檢查, 進行統計, 兩組患者進行相互比較, 得到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4.07%, 而實驗組總有效率則達到94.34%。具體的數值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就目前來說, 對于口腔類疾病, 屬于威脅人體的健康的常見疾病, 口腔疾病給患者、家庭及其社會造成極大的負擔,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 是我國現階段較為突出的健康問題[3]。對于口腔類的疾病, 一般情況也不屬于較大的疾病, 現代醫學中, 臨床醫學的治療手段完全可以對口腔疾病起到很好地預防及其治療作用, 防止口腔類疾病的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口腔衛生策略總體框架》指出三點建議, ①盡量降低口腔疾病和傷殘負擔, 重點關注窮困及社會邊緣群體。②促進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減少來自環境、經濟、社會及行為方面對口腔健康的危險因素。③建立口腔衛生體系, 使其能夠公平地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同樣, 我國衛生計生委也發動了一系列的口腔健康促進活動,包括愛牙日活動、大中小學校口腔健康教育、培養口腔衛生人才、推廣常見的口腔疾病的控制和防護措施, 并開展科學研究, 制訂合理的防治策略, 采取綜合措施, 積極控制口腔疾病的流行與傳播等, 推動我國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發展[5-7]。
通過以上的臨床研究可以得到, 醫學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藥物治療, 生活中注意合理的日常生活作息習慣, 注意生活中的口腔衛生, 采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是可以有效達到治療目的的。
[1] 莊勛, 李百勝, 朱和新.對預防醫學教育國際化的探討.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8(2):33-34.
[2] 熊光練, 歐陽寧惠, 周 妮.新世紀預防醫學發展方向的淺議.醫學與哲學, 2003, 24(2):4-5.
[3] 李剛.我國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現狀及差距.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12, 5(10):595-596.
[4] 衛生部辦公廳文件.中國口腔衛生保健工作規劃(2004-2010年).衛辦疾控發[2004]13號.
[5] 張震康.展望21世紀中國口腔醫學發展的趨勢.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2000, 35(1):5-7.
[6] 王興.中國口腔醫學的發展.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08, 1(4): 193-194.
[7] 李剛.中國口腔衛生服務的現狀與發展報告.美中醫學, 2004, 1(1): 36-39.
2014-05-13]
266300 山東省膠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