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培蓮 韓陽麗
110例胎死宮內死因分析
婁培蓮 韓陽麗
目的 分析探討胎死宮內的死因, 以指導臨床實踐。方法 對110例死胎病例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 110例死胎病例中, 導致死胎的主要原因為不明原因、妊娠合并癥、畸形、臍帶因素、胎盤因素等。結論 加強孕期保健及監護, 建立健全高危妊娠管理體系, 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是降低死胎發病率的重要措施。
死胎;死亡原因;孕期保健
對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縣胎死宮內病例11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且探討引起死胎的主要原因, 從而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 以降低死胎的發生率。
按照圍產期Ⅰ標準, 將孕滿28周或出生>1000 g的死胎死產病例做為本研究的對象, 對本縣2009~2013年因死胎入院引產及住院分娩過程中發生的死產, 共110例進行統計分析。
2009~2013年間, 本縣分娩總數24453例, 其中死胎110例, 占總數的0.45%。見表1。

表1 110例死胎死因分類構成
3.1 不明原因居圍產兒死亡率第一位, 是死胎的第一原因,為了進一步了解圍產兒死亡的原因, 醫務人員應提早動員家屬配合, 做死亡圍產兒的尸體解剖。使廣大醫務人員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對避免死胎的發生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3.2 畸形兒在死胎原因中占重要位置, 近年來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率逐年增高, 可能與環境污染加重有關。防止出生缺陷的重點是提倡婚前醫學檢查, 加強三級預防保健隊伍建設, 加強孕前、孕期的保健, 提早給孕婦宣傳應有的保健知識, 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 防止各種病毒感染, 慎用藥物,及時增補葉酸, 及時做產前篩查。可以減少畸形的發生率及出生率。
3.3 對高危妊娠的管理是保護胎兒、降低死胎發病率的關鍵。本文資料可以看出孕期的嚴重并發癥是胎死宮內的重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最常見的妊娠并發癥, 也是引起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因素。另外, 本縣是地處偏遠且經濟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 由于貧困及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單調、膳食結構不合理), 妊娠合并貧血發病率極高, 妊娠合并重度貧血易導致胎兒慢性宮內缺氧, 甚至死胎、死產的發生。因此加強對高危孕婦的管理及監測, 加強對孕婦的營養及保健方面的知識宣教, 做到防治結合, 對妊娠合并癥早發現、早治療, 進一步提高產科質量, 減少死產的發生, 才能確保母嬰健康。
3.4 胎盤及臍帶因素。胎盤因素常見有前置胎盤, 是妊娠期的重要并發癥, 應加強監護, 充分做好搶救母嬰的準備。臍帶因素常見的有臍繞頸、纏體、扭轉、打結等, 應及時發現,提早采取有效措施。
計數胎動是非常方便有效的自我監護手段之一, 至孕晚期, 應教會孕婦自數胎動, 并詳細講解胎動的臨床意義, 使孕婦能夠積極配合, 及時發現胎動異常, 及早診斷并治療胎兒宮內窘迫, 從而有效降低死胎率。
2014-05-23]
835200 新疆霍城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