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宇
中圖分類號:G63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021-02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學生的精神導師。因此,作為學生的班主任,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特別是針對學生的心理方面了解后,要及時疏導他們的困惑,做好心理輔導工作。應當說,由于初中生的特點,做好他們的心理輔導工作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既要深入的了解他們,還要履行好班主任的職責。筆者根據多年的學生管理和班主任工作,對如何做好學生心理輔導工作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
在初中學習這一階段,大多數學生都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在心理等多個方面都還不夠成熟,在學習上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紀律性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差。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必須全面細致,并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和想法。要在班級上多花時間,通過觀察分析、集體座談以及個別談心等多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家庭和生活,要多與學生接觸、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聲。要鼓勵他們,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履行好班主任的職責
作為班主任和授課教師在對學生的管理上自然區別于其他的任課教師,這主要體現在和其他教師的身份不同。在授課上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接受知識的程度,在管理上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并能及時了解學生,做好他們的心理輔導工作。
1.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這種教育主要是針對學生在思想上對學習的認識,讓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者。同時要激發學生的思考潛能,提高探究思維能力,擴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并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條件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課堂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彰顯管理與課程的理念。既很好地管理了班級,又很好地發揮了心理疏導的作用,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2.加強學風建設和班風建設
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集體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這時就要引導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要讓學生懂得團結同學,知道尊敬師長、關心集體,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熱愛班集體、團結同學,提高學習效率,鞏固和發揚良好的校風。
3.加強對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如果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不好,會直接影響到人的內分泌系統,直接關系到人的身體健康。影響到身體健康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參與身心健康有關的體育、文藝和各種有益的活動。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引導他們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就業觀,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安全和自立意識。
三、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
班干部在一個班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集體的面貌如何,學生的心理狀態是怎么樣的?有哪些波動?這些情況班干部比班主任更能及時掌握和了解,因為他們是學生中的一員。一個好的班干部就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所以班干部的選擇和培養,極為重要。這樣不僅能使班主任能從百忙中解脫出來,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的能力。如果班干部選的不好只會加重班主任的工作,這樣的班干部也不會在班級中起到什么作用,結果是事與愿違,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班干部的人選是非常重要的。選好班干部后,班主任要對他們進行任職前的培訓,教他們怎樣處理班級里發生的一些事情,怎樣去管理別人,同時還要經常向班主任溝通匯報工作。要做好班干部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擺正自己與同學的位置,不能高高在上,要和同學平起平坐。同時做好班級同學的工作,不能與班干部發生矛盾。班干部發揮了作用,教師才能把更多的時間安排在教學和管理上。
四、用愛教育和鼓勵學生
愛是教育的源泉,也是與人交流的關鍵。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愛是教育的根基。在教育工作中離開了愛,一切的教育就無從談起,沒有了愛,教育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所以,教育學生要從“愛”做起,讓學生能感受到愛的存在,想學生之所想,發自內心地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用真心去尊重、熱愛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搭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橋梁,使班主任和學生能很好溝通、相互了解情況,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上和思想上接受班主任的教導、聽從班主任的安排。
總之,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是一門具有藝術性和創造性的工作,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差異,創造性地處理各種問題,在工作中看到學生進步,就會感覺到班主任工作充滿著魅力。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為學生考慮,急學生之所急,樂學生之所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答學生心理的困惑,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
(責任編輯 易 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