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彬
依達拉奉與腦蛋白水解物聯(lián)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
高先彬
目的 觀察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15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按照完全抽樣法1:1分成兩組, 對照組75例患者給予依達拉奉單藥靜脈滴注, 研究組75例患者予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靜脈滴注,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短期預后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第7天與第14天的NDS評分比對照組低, ADL評分比對照組高,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良好率90.67%明顯高于對照組74.6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腦梗死患者應用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 可減輕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 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利于患者短期良好預后。
依達拉奉;腦蛋白水解物;急性腦梗死;療效
自由基大量產(chǎn)生是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發(fā)病機制之一, 臨床多應用自由基清除劑進行藥物治療, 其可有效抑制腦水腫擴大與腦梗死進展, 但修復已損害神經(jīng)功能的作用有限。本研究主要對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 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診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50例, 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1], 發(fā)病時間均≤24 h, 排除腦出血與腦腫瘤患者。按照完全抽樣法1:1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75例;對照組男女比例42:33, 年齡45~75歲, 平均年齡(59.36±6.37)歲, 病程5~24 h, 平均病程(9.87±3.56)h;研究組男女比例43:32, 年齡46~75歲, 平均年齡(60.31±6.42)歲, 病程5~24 h, 平均病程(10.12±3.74)h。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與病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綜合基礎治療, 包括絕對臥床休息、氧療、調控血壓、控制血糖、維持水、酸堿、電解質平衡以及并發(fā)癥對癥處理。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給予30 mg依達拉奉+0.9%氯化鈉溶液100 ml靜脈滴注, 2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60 mg腦蛋白水解物粉針+5%葡萄糖溶液250 ml靜脈滴注, 1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4 d, 治療結束后第3個月行電話隨訪, 并評估患者的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療效性指標: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ND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評定標準:良好、中殘、重殘、植物生存、死亡[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的療效性指標變化情況 研究組治療第7天與第14天時的N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的療效性指標變化情況( x-±s, 分)
2.2 兩組患者的短期預后情況 兩組患者隨訪時均未出現(xiàn)植物生存與死亡病例, 研究組患者的良好率、中殘率與重殘率分別是90.67%(68/75)、6.67%(5/75)與2.67%(2/75), 對照組患者的良好率、中殘率與重殘率分別是74.67%(56/75)、13.33%(10/75)與12.00%(9/75);兩組患者的良好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治療第7天與第14天的N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表明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促進患者已損害神經(jīng)功能恢復正常, 減輕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腦蛋白水解物屬于多肽與氨基酸組成的復合物, 通過改善神經(jīng)元中蛋白質合成與核酸代謝, 促進突觸形成與神經(jīng)元分化, 幫助神經(jīng)系統(tǒng)恢復, 進而有效緩解因缺血缺氧引發(fā)的神經(jīng)功能紊亂癥狀。且研究組患者治療第7天與第14天的ADL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表明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 能夠明顯提高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應改善患者與家庭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在于腦蛋白水解物通過提高三磷酸腺苷的生成量, 調整腦部葡萄糖代謝, 增強腦組織抗氧化能力, 減少急性腦梗死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發(fā)揮腦保護作用[3]。
進一步分析兩組患者隨訪時的病情恢復情況, 得出兩組患者治療后均未出現(xiàn)植物生存與死亡病例, 分析原因可能與本研究臨床資料嚴格控制病程、治療前平均NDS與ADL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有關。而研究組患者隨訪時的良好率90.67%明顯高于對照組74.67%, 提示急性腦梗死的短期預后與治療后的NDS評分呈負相關性, 與ADL評分呈正相關性,表明聯(lián)合治療方案通過減輕神經(jīng)系統(tǒng)缺損程度并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可相應提高患者短期預后良好率。關于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深入應用價值, 需臨床進一步研究與驗證。
綜上所述, 依達拉奉聯(lián)合腦蛋白水解物治療急性腦梗死,能夠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正常, 提高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短期預后。
[1]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及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1996, 29(6):379-383.
[2] 王杰.影響急性腦梗死短期預后因素的臨床研究.重慶醫(yī)學, 2014, 43(9):1075-1078.
[3] 袁海鳳.腦保護劑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研究進展.內蒙古醫(yī)學雜志, 2011, 43(17):36-38.
2014-06-30]
222300 江蘇省東海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