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衛華
針灸聯合補腎健脾湯治療骨質疏松癥骨痛的臨床療效研究
石衛華
目的 研究針灸聯合補腎健脾湯治療骨質疏松癥骨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骨質疏松癥骨痛患者72例, 隨機分為兩組, 各36例, 對照組采用補腎健脾湯治療, 觀察組采用針灸聯合補腎健脾湯治療,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 并觀察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后觀察組疼痛評分較對照組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22%較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7.78%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針灸聯合補腎健脾湯治療骨質疏松癥骨痛癥狀,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 提高其預后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使用。
骨質疏松癥;骨痛;針灸;補腎健脾湯
骨質疏松是內科常見的疾病之一, 中老年女性是該疾病的高發性人群。受到原發疾病的影響, 骨質疏松患者往往會伴隨出現骨痛、全身乏力等癥狀, 嚴重影響其預后生活質量。祖國醫學對骨質疏松癥骨痛具有深入研究, 認為其屬于“骨痿”的范疇, 可在補腎、舒經活絡、活血等的基礎上聯合針灸開展臨床治療。本文對本院近兩年收治的骨質疏松癥骨痛患者的病歷資料作綜合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療的骨質疏松癥骨痛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29例,女43例, 年齡為43~71歲, 平均年齡(43.62±3.11)歲, 病程1~13個月, 平均病程(6.02±1.14)個月。排除存在其他內分泌疾病者、入組前30 d取鎮痛藥物治療、精神障礙、中途退出治療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6例)和對照組(36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取補腎健脾湯治療, 組方如下:淫羊藿15 g, 黨參15 g, 全蝎12 g, 蘇木15 g, 熟地15 g, 金狗脊15 g,川續斷15 g, 伸筋草20 g, 杜仲15 g, 巴戟天15 g, 稀簽草20 g,骨碎15 g, 枸杞子15 g, 蜈蚣2條, 取諸藥煎煮, 1劑/d, 早晚用藥。對照組在觀察組的基礎上行針灸治療。取2寸毫針于脾俞穴、大杼穴、腎俞穴、腰陽穴、大椎穴、大腸俞穴進行針灸, 2次/d, 每次針灸持續30 min, 隔日再予以針灸。20 d為1個療程。
1.3 臨床觀察指標 ①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變化情況;②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本組臨床療效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擬定:顯效:疼痛癥狀消失, 骨密度值呈明顯上升趨勢>0.06 g/cm2;有效:疼痛癥狀逐漸好轉, 骨密度值上升幅度≤0.05 g/cm2;無效:疼痛癥狀和骨密度值均未見明顯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分析文中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1 疼痛評分 兩組患者治療前, 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經治療后, 觀察組疼痛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臨床療效 觀察組36例患者, 治療總有效率為97.22%;對照組36例患者, 治療總有效率為77.78%, 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對比( x-±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
祖國醫學認為骨質疏松癥屬于“骨痿”的范疇, 與脾胃功能受損、營衛之氣不足、經絡失調、血液瘀滯等存在直接關系。中醫學者認為, 腎藏精, 脾主肌肉, 若脾腎功能受損,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四肢乏力、酸軟、疼痛等癥狀。對此,臨床可遵循補腎、健脾、活血等原則取中藥配伍治療。
補腎健脾湯由淫羊藿、黨參、全蝎、蘇木、熟地、金狗脊、川續斷、伸筋草等多種藥物組成, 取諸藥煎煮治療, 不僅可有效改善腎脾功能受損癥狀, 還能夠疏通經絡, 促使血液流通, 緩解疼痛癥狀[2]。然而, 單獨取補腎健脾湯治療, 治療周期相對較長, 無法在短期內改善疼痛癥狀。對此, 本院開始在補腎健脾湯的基礎上輔以針灸治療, 通過對脾俞穴、大杼穴、腎俞穴、大腸俞穴等穴位進行針灸, 不僅可以有效改善人體骨密度值缺損現象, 降低骨脆性, 還能夠改善經絡瘀滯現象[3]。本組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 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國內研究[4]表明, 取針灸聯合補腎健脾湯作為骨質疏松癥骨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 能夠在短時間內緩解疼痛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與其相符。
綜上所述, 采用針灸聯合補腎健脾湯治療骨質疏松癥骨痛癥狀,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 控制疾病的發展,值得推廣使用。
[1] 王停.關于中藥新藥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臨床試驗關鍵技術問題的思考.中國新藥雜志, 2012, 11(18):2126-2127, 2136.
[2] 康軼鑫, 王道全, 劉忠厚.針灸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進展.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0(9):701-708.
[3] 蒙家輝, 羅小珍, 羅盛華, 等.針灸結合蠟療治療骨質疏松癥腰背痛的臨床療效研究.中國全科醫學, 2010(19):2155-2157.
[4] 潘貴超, 楊屾, 蘇永強.補腎健脾活血方治療腎虛血瘀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中國社區醫師, 2014(5):91-92.
2014-07-01]
100073 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北京電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