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口腔護理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的重要性調查分析
劉倩
目的 探討口腔護理對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重要性。方法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共10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對照組每天行常規漱口, 觀察組每日除常規漱口外還用生理鹽水進行口腔護理, 比較兩組患兒口腔潰瘍發生率。結果 對照組口腔潰瘍患兒49例,其中3例為口腔潰爛, 觀察組口腔潰瘍患兒42例, 無口腔潰爛,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口腔護理能有效降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口腔潰瘍發生率和口腔潰瘍嚴重程度。
口腔護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組織中某一血細胞系統過度增生, 浸潤到各組織和器官, 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表現的惡性白血病, 是我國最常見的小兒惡性腫瘤。據調查, 我國10歲以下的小兒白血病的發生率為(3~4)/10萬, 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急性白血病占90%~98%[1]。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小兒白血病中較常見的類型, 其發病高峰為3~4歲, 男孩發病率高于女孩, 男女比例(1.1~1.6):1[2]。口腔是微生物侵入機體的主要通道之一, 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時, 條件致病菌達到一定數量就會引起感染[3]。急性白血病患兒在治療用藥過程中, 抵抗力會發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因此做好患兒的皮膚黏膜護理至關重要, 其中口腔的清潔衛生以及口腔黏膜的完好情況,直接影響到患兒的食欲情況, 在臨床護理中應引起了醫務人員的重視?,F將本科對100例處于治療期急性白血病患兒分組進行口腔護理的效果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兒科血液病區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 診斷符合《白血病診斷及療效指標》, 男62例, 女38例, 年齡2~14歲, 平均年齡(6.08±2.91)歲。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 對照組50例, 兩組患兒均處于治療期。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每日進行三餐前中后及睡前常規漱口。觀察組:除進行常規漱口外, 每日由責任護士使用口腔護理包, 用生理鹽水10~20 ml為患兒進行2次口腔護理。比較兩組患兒口腔潰瘍發生率及潰瘍破潰率。
1.2.1 口腔護理是基礎護理項目, 是臨床操作考核必過關項目。口腔護理方法是利用一次性口腔護理包, 用10~20 ml生理鹽水, 也可以用其他藥液, 如復方硼酸溶液、泰唑漱口液、碳酸氫鈉、過氧化氫、甲硝唑等進行口腔護理[3]。本研究用生理鹽水浸濕棉球, 以合適濕度的棉球按縱向擦洗順序擦洗,從左側牙齒外面→臼齒→門齒→右側牙齒外面→臼齒→門齒→左上內側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內側面→左下咬合面→弧形擦洗左側頰部→右上內側面→右上咬合面→右下內側面→右下咬合面→弧形擦洗右側頰部→擦洗舌面及硬腭部→漱口[4]。本組實施口腔護理的責任護士均經過規范化培訓及考核。
1.2.2 兩組患兒使用化療藥前均對其監管人及本人(年齡稍長的患兒)進行健康宣教, 告知其平日漱口的重要性, 指導其早中晚飯前、飯中、飯后及睡前都要含漱漱口液。本科常用的漱口液種類包括:復方硼酸溶液、泰唑漱口液。如果口腔潰瘍時, 還要根據口腔pH值選擇碳酸氫鈉、過氧化氫、甲硝唑等交替漱口, 當口腔嚴重疼痛時, 可用2%利多卡因噴霧或加入漱口水中止痛。
1.2.3 干預方法 兩組患兒均予以常規含漱護理, 觀察組患兒在常規含漱的基礎上, 每日由責任護士進行2次口腔護理。
1.3 療效評定標準 評估患兒在住院期間有無口腔潰瘍及口腔潰瘍嚴重程度的發生情況。未發生口腔潰瘍為0級, 有輕度口腔潰瘍, 口腔內可見1~3處潰瘍者為1級, 口腔黏膜可見3處以上潰瘍者為2級, 口腔黏膜潰瘍嚴重導致無法進食或者破潰者為3級。兩組患兒配合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單向有序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口腔潰瘍發生情況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4.485 ,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口腔潰瘍發生情況(n)
觀察組經過平日的含漱護理及責任護士2次/d的口腔護理, 口腔潰瘍的發生率及口腔潰瘍的嚴重程度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口腔潰瘍發生情況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 在急性白血病患兒的治療用藥期間, 有必要進行口腔護理, 減少感染的發生。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兒童血液系統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疾病, 對患者進行化療是目前治療的重要方法, 在化療的同時也要注意副作用的發生,惡心嘔吐時, 應及時清理分泌物, 清潔口腔, 去除異味和減輕嘔吐物對口腔黏膜的損傷[5]。因此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醫務人員應該重視口腔護理的作用。
綜上所述, 對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進行精心的護理, 保護皮膚黏膜, 加強口腔護理, 能減輕化療副作用給患兒帶來的痛苦, 使皮膚完整性得到保護[6]。
[1] 沈曉明, 王衛平.兒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375.
[2] 周晉.兒科學.第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97.
[3] 祝秀鳳, 嚴水花, 陳霞, 等.不同口腔護理漱口液對降低禁食患者口咽部細菌粘附的觀察.護理與康復, 2012, 11(5):459.
[4] 李小寒, 尚少梅.基礎護理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148.
[5] 劉丹.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46例化療的護理.現代護理, 2010, 7(33):73.
[6] 杜琴.羅碧如.大劑量甲氨蝶呤誘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 2014, 10(2):221.
2014-08-19]
510120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