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冰 張一紅 李軍
腫瘤介入病房護理風險預案的制定及實施效果評價
王曉冰 張一紅 李軍
目的 就腫瘤介入病房護理風險預案的制定及實施效果進行探討和評價。方法 基于腫瘤介入病房近幾年臨床管理經驗的總結, 結合相關文獻資料的研究與分析, 制定滿足腫瘤介入病房臨床要求的護理風險預案, 同時予以實踐, 就應用前后護理質量、病患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 對其實施效果進行評價。結果 經護理風險預案的實施, 在全院臨床護理質量的綜合考評上, 腫瘤介入病房業績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且患者滿意度也明顯提高, 應用前后患者滿意度等各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腫瘤介入病房的臨床管理中, 制定并實施護理風險預案, 可提高病房整體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護理風險預定;制定;腫瘤;介入病房
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 信息技術水平與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 介入診療學也取得了廣泛的關注與應用,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構建介入病房。國內介入診療的起步比較晚, 因應用范圍比較廣, 且發展也比較快, 所涉及到的內容也非常多, 對此, 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大了介入病房護理工作的難度[1,2]。為提高治療質量和護理治療, 本院近年來在腫瘤介入病房的臨床管理中, 基于規范化護理管理, 對護理風險預案的制定以及實施效果進行了研究, 現將研究情況和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腫瘤介入病房自開放以來, 年均所收治的腫瘤患者上千。在本次研究中, 所選研究對象為10例護士, 年齡22~37歲, 所有研究對象均是女性, 其中主管護師1例, 護師3例, 護士6例[3]。
1.2 方法
1.2.1 預案制定 ①回顧分析本院近年來腫瘤護理管理情況, 查閱相關資料, 結合有關文獻來查找護理風險。腫瘤介入病房所存風險有:患者自身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低下、介入手術量較大、并發癥較多、術后需要處理的各種不良反應、常規治療、癌栓脫落或者實體性腫瘤體積較大容易破裂等[4]。②基于風險的識別與查找, 制定以預防為主的護理風險預案,該預案應突出事件響應、事件善后、事前預警以及應急處置等環節應急措施, 構建護理風險預案管理專家組。風險預案所含內容主要有:化學治療、職業的安全防護、介入手術、介入以后動脈留置管以及介入急性并發癥等。③基于科室主任和相關負責人員的領導下構建護理風險管理隊伍, 由護士長統一進行安排以及監督, 明確進行分工, 確保每位護理人員各司其職。
1.2.2 預案實施 ①采取角色扮演或者情景演繹等方式,對每一位護理工作人員實施護理風險預案的教育和培訓, 所培訓的內容有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判斷風險、處理風險的方法以及處理后相關安撫工作等, 由護士長來負責培訓進程以及考核, 最后借助于典型案例自制考評的標準來計分考核, 其中合格為≥85分[5]。②培訓介入專業方面的知識,加強職業安全方面的防護, 構建急救網絡。同時在介入手術之前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和宣教工作, 根據品質管理循環(PDCA循環)要求對護理質量進行改進, 確保手術得以正常且順利地實施, 確保患者生命安全。③在介入治療中, 護理工作人員不僅要了解所用導管頭端留置位置, 同時還應制定相應的泵注整個過程操作規范以及護理預案, 以免護理的不合理引起脫落移位等, 以確保安全。此外還應規范化療, 每一位護理工作人員應熟悉科室所用藥物作用機制、注意事項、劑量以及儲存方式等, 采取責任負責制, 由護士長進行巡查以及督導, 以此提升護理內涵。
1.3 療效評定標準[6]就科室護理質量的綜合考評在全院的排序, 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觀察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的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腫瘤介入病房護理風險預案應用前后各項指標對比情況, 相對于應用前, 應用了護理風險預案后, 護理質量的綜合考評排序、患者滿意度均明顯提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風險預案應用前后各指標對比結果( x-±s, n=10)
在醫院護理工作中以實施風險護理的主要目的識別、評估以及處理現有以及潛在的各種護理風險, 以此減少各種護理風險對醫院、患者以及護理工作人員可能產生的危害與經濟損失[7]。在本次研究中作者基于臨床實際情況的分析, 總結了腫瘤介入病房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難點, 經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案的制定以及各種培訓活動的實施, 所獲效果顯著且良好, 有效規避了各種護理風險。從本次研究結果的分析可知, 在未制定護理風險方案之前和制定了護理風險預案且實施后, 作者所在院腫瘤科室護理質量綜合考評的排序和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由此可見,在腫瘤介入病房的護理管理中制定護理風險預案, 并且予以實踐, 可使護理工作人員專業水平、處理風險事件的能力等得到提高, 使工作流程得到優化, 規范護理工作, 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 繼而進一步為醫院和科室形象打好基礎,獲得良好口碑。
綜上所述, 在今后介入治療過程中, 應不斷地創新, 了解基于介入治療和護理研究的進展, 實施系統且全面的評價,不斷完善護理風險預案, 強化預案的科學性以及實用性, 從而提高護理管理效率以及質量。
[1] 雷金娟.護理風險管理在腫瘤介入治療中的應用.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18):215-216.
[2] 孟芳, 唐曉, 黃明, 等.介入治療嗜鉻細胞瘤的術中配合及術后護理.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13):1212-1213.
[3] 莫月娥, 林美娥, 曾艷, 等.腫瘤患者介入術后心電監護應用與護理方式轉變.河北醫學, 2009, 15(11):1337-1339.
[4] 王笑碧.腫瘤化療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風險管理效果.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 7(11):66-67.
[5] 陳灼燕, 吳艷云, 吳美華, 等.風險評估及個體化護理防治腫瘤患者便秘.護理學雜志, 2010, 25(23):44-46.
[6] 李秀杰, 劉文光, 孫慧玉, 等.護理風險管理對合并糖尿病的腫瘤化療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32(8): 1762-1764.
[7] 陳麗華, 蘭碧玉, 劉文靜, 等.護理風險管理在腫瘤科臨床工作中的應用.全科護理, 2010, 8(33):3079-3080.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evaluation of nursing risk plan in tumor interventional ward
WANG Xiao-bing, ZHANG Yi-hong, LI Jun.
Henan Anyang Tumor Hospital, Anyang 455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evaluate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nursingrisk plan in tumor interventional ward.Methods The nursing risk plan in tumor interventional ward, which met the clinical requirements, was formulated with s ummarization of clinic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the tum or interventional ward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sis study of related literature data.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was evaluated.Results Afte 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ing risk plan, tumor interventional ward had a obviously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the clinical nurs ing quality evaluation am ong the hospita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also improved.The difference of index before and after plan implementation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F 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risk plan i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tumor interventional ward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ward.
Nursing risk plan; Formulation; Tumor; Interventional ward
2014-06-27]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