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直 李珂 閆琰
手工清洗質量抽檢方法探討
李直 李珂 閆琰
目的 探討供應室質控工作中, 手工清洗質量控制如何抽檢更科學合理。方法 抽取供應室工作人員, 以及手工清洗的所有器械作為研究對象, 工作人員的抽檢采取盲抽的方法。結果 事先告知后抽檢比隨機抽檢器械清洗合格率高, 1 d的3個時間段10∶00, 11∶00, 15∶00的清洗合格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下降。結論 供應室手工清洗質量控制抽檢易采取定點檢查與隨即抽查相結合的方法, 定點檢查選擇工作人員易疲勞、注意力易分散、清洗質量較低的時間段11∶00, 15∶00。
手工清洗;抽檢;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已廣泛使用清洗機清洗, 清洗效果較好,整個清洗消毒過程在全封閉狀態下進行, 而且采用雙開門的設置, 可將污染區與清潔區進行分離, 避免清潔區的污染,降低工作人員操作時發生職業暴露的風險[1]。對大多數結構簡單的醫療器械來說, 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完全能夠做到完全清洗, 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但全自動清洗消毒機也存在缺點, 該機器采用噴淋沖洗方式, 因而對一些結構相對復雜的醫療器械如帶關節頭齒槽、帶管腔器械等清洗可能并不夠徹底, 而且清洗機費用較高[2]。因此, 手工清洗仍然是供應室器械清洗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流程, 特別是對于未配備自動清洗設備的醫療機構。同時有研究報道, 清洗質量的保證, 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醫療器械不被有機物腐蝕以及后續運輸和處理的安全性[3]。手工清洗質量由于手工清洗環節流程多,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 清洗質量容易忽高忽低, 作為供應室護士長如何對清洗質量進行高效、嚴格的質量控制, 作者進行了初步探討。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12月本院供應室工作人員, 以及手工清洗的所有器械, 工作人員的抽檢采取盲抽的方法。
1.2 方法
1.2.1 制定手工清洗流程 ①在流動水下充分沖洗;②在1:200濃度的多酶清洗液中浸泡5 min, 然后根據器械選擇不同類型和大小的刷子, 手工刷洗管道、縫隙、關節、咬合面等反復刷洗;③在流動的水下沖洗然后用軟化水漂洗、消毒、上油、干燥。
1.2.2 制定清洗質量檢查標準
1.2.2.1 目測+放大鏡法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應光潔, 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
1.2.2.2 潛血實驗判定 將反復擦拭采樣點的濕棉球用潛血實驗紙檢測, 試紙呈陰性結果為合格;試紙呈陽性結果為不合格。原理:利用血紅蛋白中的含鐵血紅素有催化過氧化物分解的作用, 能催化試劑中過氧化氫分解釋放新生態氧,氧化上述物質而呈色。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形式表示, 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事先告知與隨機抽檢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事先告知后的抽檢結果較未告知的清洗效果要好, 此結果說明清洗質量受人的主觀影響較大。人為因素影響清洗質量, 包括工作人員責任心及清洗時器械關節未打開、未拆開組合,污染器械清洗不及時和存放不妥、污物干涸、難以清洗等[4]。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在被告知后檢查, 而得到糾正和避免。見表1。
2.2 隨著1 d工作時間的推移, 器械清洗質量也在不斷的降低, 經統計學分析, 10∶00, 11∶00, 15∶003個時間段的清洗合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 勞動的持續進行, 人的注意力、精力、體力、情緒等一系列因素是導致清洗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特別在快下班、交接班時最明顯。見表2。
表1 告知后檢查與隨機抽查清洗質量檢測合格率比較[n (%)]
表2 不同時間段隨機抽查清洗質量檢測合格率比較[n (%)]
機械清洗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清洗, 手工清洗將是供應室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因此做好手工清洗的質控仍是供應室護士長工作的重要環節, 以上結果提示可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供應室清洗質量的控制, 既能提高清洗質量, 又避免了質控的盲目性, 提高供應室護士長的工作效率。
3.1 于每周一早交班時, 由質控組長總結近期的清洗質量抽查情況, 提出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 引起全體人員的重視, 必要時可采取積分的方法評價個體的工作情況, 不斷修訂每一名工作人員的麻痹和松懈思想, 樹立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業務素質。
3.2 建立完善各項工作規章制度及聯合檢查考核制度, 結合質量檢查標準制訂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及崗位職責, 按職上崗, 明確責任, 工作中對照質量標準逐項進行, 使完成任務的時間和標準有章可循, 有量可查, 層層把關, 層層落實, 使計劃得到準確及時的執行。
3.3 采取定點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法, 定點檢查選擇工作人員易疲勞、注意力易分散、清洗質量較低的時間段11∶00, 15∶00, 質控檢查小組對檢查結果每月匯總, 納入科室崗位目標考核, 緊緊圍繞清洗質量, 實行層層質控, 堅持嚴格在事前控制, 嚴肅事后處理的原則, 對思想松懈、明知故犯的護士實行“零度寬容”客觀評定工作質量。質控人員提前介入, 隨時發現及時糾正。
3.4 通過表2可看出工作人員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 出現清洗質量的下降, 特別在臨近交接班時, 干了一天, 精力、體力消耗太大、注意力下降等, 作者根據實際工作情況, 合理靈活調配工作人員, 增加輔助班, 下午班次上可將主班與輔助班的人員進行交換, 接班人員提前半小時交接。通過關心愛護職工的角度出發,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 使手工清洗質量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1] 周敏, 趙大文.現代醫療感染質量管理與控制思路.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7, 17(10):1254.
[2] 章驍穎, 唐燕, 鄭冬云, 等.不同消毒方法對手工清洗器械消毒效果及成本分析.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3, 30(5):488.
[3] 李梅.酶在醫療器械清洗中的效果觀察.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7, 17(4):431.
[4] 常彩香, 王雪俠.醫療器械手工清洗環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基層醫學論壇, 2010, 14(10):936.
2014-07-18]
250011 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