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可鑒
早期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效果分析
歐陽可鑒
目的 研究不同手術醫治早期乳腺癌在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中的比對結果。方法 早期乳腺癌30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15例, 其中對照組進行改良根治術治療, 研究組使用保乳手術,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臨床效果以及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患者在治療后的多項臨床評價數據均比對照組高(P<0.05), 手術時間、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要比對照組少, 且術后患者對美容的滿意度為93.3%。結論 保乳手術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術中、術后患者各項情況要好于改良根治術, 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根治手術; 保乳手術; 乳腺癌
乳腺癌若是沒有接受實時醫治, 很容易產生嚴重的后遺癥, 在生活上給患者帶來重大負擔, 甚至會造成癌細胞蔓延全身, 危及生命。乳腺癌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 尤其以改良根治術使用最為常見, 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會出現多種不良后果, 其中包括破壞了女性完美的體型, 甚至會造成一些婦女因此而喪失參與乳腺癌早期診斷的積極性, 從而增加了癌癥晚期患者的人數以及病死率[1]。一旦患者在乳腺癌早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極有可能將癌癥拖入晚期, 甚至會造患者生命的危險[2]。本研究選取30例在本院治療早期乳腺癌的患者, 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 其中對照組接受根治手術, 研究組采取保乳手術, 討論不同手術方法的醫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治療早期乳腺癌的患者30例, 年齡為19~70歲, 患者在確診及治療之前均無精神異常和癡呆表現, 均無認知障礙情況, 家屬同意接受本次研究,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研究組15例,平均年齡(41.36±15.02) 歲; 身高156.1~173.1 cm, 平均身高(158.6±13.6) cm; 體重48.1~94.5 kg, 平均體重(62.1±6.6) kg,對照組15例, 平均年齡( 46.6±11.6) 歲; 身高156.1~176.1 cm, 平均身高(156.9±11.6) cm; 體重48.3~93.6 kg, 平均體重(62.1±5.6) kg, 且各項生理指標顯示為正常。除去手術方式不同外, 所有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和程度、病況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接受各自手術治療前, 都要采取日常的術前治療, 如術前飲食干預、常規輔助藥物、補充維生素等綜合醫治方法。對照組根據影像學輔助技術定位患者癌癥發生位置, 進行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研究組采取切除原發病灶, 并清除腋窩淋巴結的方法。以腫塊為中心切出梭形口, 切除大于腫塊周邊 3 cm范圍的組織。切下腫瘤后,取其上、下、內、外側和底部的邊緣部分制成冰凍切片送檢,如果檢測出癌細胞則應繼續增大切除的范圍, 直到切片檢測結果呈陰性。腋窩需另加切口并按常規清除腋窩淋巴結。
1.3 療效評價 由專業人員進行手術治療效果相關評價項目統計, 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手術時間、出血量、并發癥發生情況等, 再由醫師和家屬進行觀察, 判斷患者預后是否正常, 同時通過患者本身的主訴來判斷患者對術后美容滿意度情況, 最終判斷是否痊愈。其余的預后依據為:局部的復發狀況及遠處的轉移率。
1.4 肢體活動功能評價[3]Matta功能評分是國際上采用的肢體活動評價標準, 分為“優、良、可、差”四個級別。其中優和良的總和除以全組患者數量所得數值即為優良率。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數據分析軟件, 得到常規的數據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GraphPad Prism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情況判定 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和并發癥發生率都要明顯好于對照組,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預后情況 研究組患者局部復發情況和遠處轉移率相同,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對美容的滿意程度明顯要比對照組患者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2.3 兩組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 研究組患者Matta評分優良率明顯較對照組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手術方式的療效比對( x-±s, %)

表2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 [n(%)]

表3 兩組運動功能評分對比(n, %)
早期乳腺癌的醫療手段包含了手術療法、放射療法、化學療法、內分泌療法和分子靶向療法[4]。現如今, 隨著婦女對于自身美麗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 以及現代醫學中人性化治療理念的不斷推進, 早期乳腺癌的治療已經朝著更為科學、人性、微創的道路上邁進。當下的微創手術可以保留女性乳房和腋窩, 這為醫治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方向。更為精確的立體定向放療和選擇性更好的靶向藥物治療, 成為了當下的熱門, 大多數醫師已經開始將傳統的早期乳腺癌切除轉為如何在控制蔓延的情況下, 保證患者的整體美感和更具針對性的微創治療。
臨床上, 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較為傳統, 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根治手術治療, 并給予輔助化療和一些康復訓練[5]。然而, 由于臨床上, 使用根治手術中, 會出現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大、易出現發癥等, 并且影響患者身體整體美觀, 所以治療效果并不佳。保乳手術是近些年新興的早期乳腺癌治療手術, 可以將腫塊定位后, 使用體積較小的手術器械, 通過局部麻醉來進行手術治療, 具有創口小、安全性高的特點,可將患者乳房的損傷降至最低。
本試驗研究發現, 在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并發癥均明顯較對照組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并且與根治手術治療相比, Matta評分優良率明顯較高, 美容滿意度也是相當令人滿意, 具有更為有效的臨床價值和推廣意義。
[1] 沈宏.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 158 例臨床分析.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 2013(8):544.
[2] 張保寧.乳腺癌保乳手術的研究進展.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05, 12(3):204.
[3] 魏光宇, 陳貴平.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與根治術的臨床療效分析.吉林醫學, 2010, 31(23):3849 -3850.
[4] 黃漢揚.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與根治術的臨床療效分析.吉林醫學, 2010, 31(14) :1961-1962.
[5] 孔雷.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與根治術的臨床療效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09, 29(10):1266-1268.
2014-08-15]
510880 廣州市花都區花山衛生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