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勝 宋小珍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的臨床應用分析
黃東勝 宋小珍
目的 研究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的臨床應用分析。方法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膽道結石患者160例,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80例, 研究組患者應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開腹手術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胃腸道恢復時間、手術時間、引流管置入時間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胃腸道恢復時間、引流管植入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手術的創傷小, 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腹腔鏡;膽道鏡;微創;膽道結石
膽道結石是膽道系統的最常見的疾病, 主要包括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和肝內膽結石和膽道的感染(尤其是寄生蟲的感染)有很大的關系。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右上腹的膽絞痛,是由膽結石在膽道內的移動而引起膽囊或者膽總管平滑肌的擴張和痙攣引起的疼痛。當膽結石位于膽總管開口處或者是膽總管開口壺腹區的時候, 會使患者出現梗阻性的黃疸[1,2]。若是感染較重引起膽囊炎或者其他感染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 甚至會威脅患者的生命。現階段臨床上治療的主要方法是手術清除膽結石, 但是傳統手術創傷較大, 對患者危害很大。因此尋找簡單、安全、創傷小的治療方法對患者來說是很重要的。本文研究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的臨床應用分析,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膽道結石患者160例, 其中102例膽囊合并膽總管結石, 21例單純性膽總管結石, 23例為膽總管結石合并肝吸蟲病, 14例患者為膽總管結石合并左肝右肝管結石。其中143例有膽道感染癥狀, 所有的患者均經B超、CT或者MRCP檢查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研究組80例, 男性27例, 女性53例, 年齡介于21~53歲, 平均年齡為(39.5±0.7)歲, 病程1個月~3年, 平均病程為(1.2±0.4)年;對照組80例, 男性28例, 女性52例, 年齡介于20~54歲, 平均年齡為(40.2±0.3)歲, 病程為1個月~3年, 平均病程為(1.1±0.8)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病情均無顯著的差異, 可以用來比較。
1.2 方法 研究組應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進行治療,采用器官插管全麻, 手術選擇四孔法腹腔鏡手術, 然后解剖膽囊三角, 結扎膽囊動脈, 結扎膽囊動脈以后充分的暴露膽總管, 并且要使膽總管保持適當的張力, 然后避開血管, 在十二指腸上方1 cm膽總管的前方切開0.5~1 cm縱行切口。從劍突下套管置入纖維膽道鏡, 對膽總管和肝內的膽管進行探查。對于結石<1 cm的直接進行取石, 結石>1 cm的時候先在碎石儀上進行碎石, 然后進行取石。探查膽總管和肝內膽管。肝內膽管結石大多數需要碎石以后進行取石, 若是不能一次全部取出可以保留T管, 6~8周以后再經竇道進行取石。取石完成以后把膽道鏡取出, 根據膽道的擴張情況來選取適合的引流管來引流。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開腹手術來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胃腸道恢復時間、手術時間、引流管置入時間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 一般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形式表示,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研究組術后有1例殘余的結石未取出, 8周以后3T管竇道取石均治愈, 有2例患者拔出T管以后出現膽瘺, 均治愈。對照組有2例患者仍然存在膽總管擴張, 有反復的感染存在,給予膽腸吻合術治愈, 膽總管的出口相對的狹窄, 反復感染, 8例出現膽總管結石復發, 二次進行手術治愈。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胃腸道恢復時間、引流管植入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
病理上膽道結石由成分不同的膽固醇、膽色素和鈣鹽所組成。根據膽道結石成分的不同亦可分為膽固醇結石, 多為單發圓形且較大, 表面光滑可呈顆粒狀, 剖面呈放射狀, 可透X線。膽色素結石多為多發, 小而無一定的形態[3]。如果為混合性結石, 其中心多為膽固醇(寄生蟲的殘體或蟲卵亦可構成核心), 形成同心分層狀, 可單發或多發, 大的結石多數位于膽囊內, 位于膽管內結石多數較小且會產生梗阻導致膽管擴張甚或感染。膽囊結石往往合并膽囊炎[4]。
臨床上有許多治療方法, 其中開腹手術的創傷面積比較大, 對患者的傷害較大, 患者愈合傷口時間長以及住院時間也相對較長。ERCP碎石治療并且腹腔鏡下的膽囊切除費用較高, 而且可能增加逆行感染的機會。其中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問題[5]。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具有手術創傷較小、并發癥少以及患者恢復快等優點, 而且治療的費用也相對的較低。但是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腹腔鏡下往往難以分離出血、黏連的膽管狹窄, 若是有醫源性損傷難以應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的時候T管何時拔出的標準仍然未確定, 目前普遍認為是不<4周, 對于營養狀態較差的高齡患者來說, T管則需要滯留8周左右。本組中有2例患者膽道為完全形成而拔出T管的,因此需要臨床工作者密切觀察, 預防類似事情發生。總體上應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道結石利大于弊[6]。
通過本文的研究也可以發現, 研究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 雖說是無明顯的差異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研究組胃腸道恢復時間、引流管植入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的發生率等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證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道結石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效果。根據許多文獻報道也可知道,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道結石具有很好的療效, 對患者創傷較小, 住院時間明顯的縮短, 其他指標也由于傳統手術。總之,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管結石臨床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何軍明,黎旭光,鐘小生,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210例分析.中國臨床醫學, 2011,18(01):76-77.
[2] 熊勇,王心吉,憲源,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的臨床應用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2,05(34):29-30.
[3] 宋朝義.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105例臨床療效觀察.北方藥學, 2011,08(09):99.
[4] 李相文.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的療效分析.求醫問藥, 2013,03(20):50.
[5] 彭健,張陽德,劉波,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附56例病例報告).中國內鏡雜志, 2009, 15(08): 856-858.
[6] 杜世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道結石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3,11(05):193-194.
461400 周口市太康縣人民醫院普外科(黃東勝);周口市中醫院內科(宋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