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延華
探究綜合療法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觀察
類延華
目的 探究與分析突發性耳聾經綜合療法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 將其作為臨床研究對象, 按照時間就診順序分成單純西醫組與綜合療法組, 觀察兩組患者在不同治療方式下的臨床療效。結果 綜合療法組較單純西醫組達總有效的人數明顯增多(2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單純西醫相比, 采取綜合療法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效果更佳確切, 極大程度的縮短了患者康復時間, 改善其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范圍內進一步研究并推廣使用。
綜合療法;突發性耳聾;臨床觀察
突發性耳聾是臨床上一類常見耳聾性疾病, 主要是指在短時間內發生的耳聾, 患者多表現為聽力瞬間喪失, 但對耳聾發生時間、地點及當時的情況與感覺能夠準確描述, 而導致突發性耳聾的原因尚未明確, 多認為與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1]。在以往治療當中常以單純西藥為主要手段, 已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 現為了進一步提高治愈率,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采用綜合療法與單純西醫組對60例突發性耳聾進行治療, 將兩種不同方法下的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 均在本院確診, 將其按照時間就診順序隨機分成每組30例的單純西醫組與綜合療法組。單純西醫組中男19例(63.33%), 女11例(36.67%);年齡在19~64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45.3±2.9)歲;就診時間在發病后1~10 d之間, 平均就診時間為(3.4±1.1)d;雙耳1例(3.33%), 單耳29例(96.67%)。綜合療法組中男17例(56.67%), 女13例(43.33%);年齡在15~61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47.2±2.2)歲;就診時間在發病后5 h~14 d之間, 平均就診時間為(2.8±1.9)d;雙耳3例(10%), 單耳27例(90%)。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就診時間及患側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給予單純西醫組患者行銀杏達莫20 ml、甲谷胺1000 U、40 mg ATP及0.5 g胞二磷膽堿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均1次/d, 以10 d為1個療程, 共使用2個療程。給予綜合療法組患者行銀杏達莫20 ml、甲谷胺1000 U、40 mg ATP及0.5 g胞二磷膽堿、配合中藥方劑麝香輕竅散及針灸、理療、高壓氧療進行治療, 療程同上。
1.3 療效評價標準 經過20 d治療后, 根據兩組患者的聽力恢復情況作為評價近期臨床療效的依據。以電測聽、500Hz、1000Hz、2000Hz的平均分貝數為依據, 其中以平均提高到30 dB以內評為痊愈, 將其提高25 dB以內評為顯效,以提高15 dB以內評為有效, 將<15 dB評為無效。將痊愈、顯效及有效之和作為總有效[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 以均數± 標準差(±s)的形式對數據進行表示, 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綜合療法組較單純西醫組達總有效的人數明顯增多(26.67%), 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n(%)]
突發性耳聾作為臨床上一類常見疾病, 起病急, 發病原因尚未明確,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單側或雙側聽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等癥狀, 部分病例則伴有耳鳴、眩暈、惡心嘔吐等病癥。現據相關臨床調查顯示[3], 誘發突發性耳聾的原因包括神經性刺激、循環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病毒感染等導致了內耳血管發生變化, 導致其循環出現障礙從而出現聽力瞬間喪失的現象。而中醫則認為, 突發性耳聾是由于患者腎精虧損造成, 想要提高治愈率, 應從活血化瘀、理氣活血的角度出發[4]。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綜合療法, 所用藥物能夠有效擴張血管, 改善微循環能力, 起到了提高血氧供應的作用。而配合針灸、理療、高壓氧療, 達到了標本兼治的目的, 也提升了臨床療效。此次研究結果顯示, 綜合療法組較單純西醫組達總有效的人數明顯增多(26.6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這與王嘉毅[5]與2012年的研究結果一致。綜上所述, 與單純西醫相比, 采取綜合療法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效果更佳確切, 安全性較高, 極大程度的縮短了患者康復時間,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具有突出的臨床價值, 值得推廣于臨床實踐中。
[1] 萊妍惟.蝮蛇抗栓酶治療突發性耳聾22例療效觀察.安徽醫學, 2000,12(01):345-346.
[2] 林賢清.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療效觀察.安徽醫藥, 2001,8(03):236-237.
[3] 魏炯洲,叢品.活血化瘀法治療突發性耳聾72例.浙江中醫學院學報, 2002,11(04):109-110.
[4] 馮毅,裴音,蓋建青.針刺“通竅聰耳法”治療神經性耳聾230例臨床觀察.北京中醫, 2005,18(06):612-613.
[5] 王嘉毅.針刺療法在突發性耳聾綜合治療中的療效.中國中醫藥, 2012,10(11):27-28.
272000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