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紅梅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急診科 山西 運城 044099
人人質控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作用
路紅梅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急診科 山西 運城 044099
目的:對人人質控在急診護理管理當中的重要作用進行探討與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實施人人質控的護理人員20名,并將其設為甲組,并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之前運用傳統質控時的護理人員20名,將其設為乙組。對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觀察與對比。結果在各種護理工作質量評分上,甲組護理人員要顯著優于乙組護理人員,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診護理管理當中,實施人人質控的管理方式明顯增強了護理人員的主人翁意識,使之可以把潛在的質量問題主動查找出來并及時改進,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使護理糾紛發生率得到降低,在急診護理管理中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人人質控;急診護理管理;急診小組;作用
在急診護理管理當中,護理質量是核心與關鍵,而要想保證急診護理的質量,護理質控體系是重要措施。以往傳統的質控體系為“一人質控”,即采用護士長一人統一抓管理的方式,每一個月檢查病區護理質量一次[1],這就很難把病區護理工作質量給真實反映出來。2010年8月,我院護理部為了迎合“質量管理年”的開展,組織全院所有的護理單元成立質控小組,以患者為中心,本著全員參與的目的實施了人人質控的護理管理模式,經過3年左右的實踐,顯著提高了護理質量。現就我院急診科為例,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依照抽簽的方式隨機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實施人人質控的護理人員20名,并將其設為甲組,年齡在20~50歲,平均年齡為(27.6±8.3)歲,護齡在1.4~28.3年,平均為(7.8±1.2)年。其中本科有3名,大專學歷有12名,中專學歷有5名;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之前運用傳統質控時的護理人員20名,并將其設為乙組,年齡在19~52歲之間,平均為(26.8±7.9)歲,護齡在1.6~27.9年,平均為(8.1±1.3)年。其中本科有2名,大專學歷有14名,中專學歷有4名。對比兩組的一般資料(年齡、護齡以及學歷)差異不顯著,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實施方式:乙組實施“一人質控”的傳統質控體系,即采用護士長一人統一抓管理的方式,每一個月檢查病區護理質量一次;甲組實施人人質控的管理模式,具體如下:①創建質控小組。實施2級管理模式,由護理質控小組組成,依照功能的不同分成4個小組,這4個小組分別是護理文書小組、基礎護理小組、技能操作管理小組和病區管理質量小組[2]。在每一組設一名質控組長,要求有較強的責任心以及較長的年資,以急診科護士為成員,定期輪換實施各個質控小組的檢查項目。在工作當中要把分工與安排結合起來,按時完成,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管理。②實施質量教育。在質量管理當中,質量教育是一項基礎工作,相關管理者要注重實施質量教育,使所有護士的質量意識得到提高。要不斷組織所有人員對護理質量管理標準進行學習,爭取讓所有的護士都可以參與到護理管理當中,使護理質量得到提高。③對問題處理機制進行完善。責任護士在護理管理當中若發現了問題,要先自查,之后向護理組長把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報告,接著護理組長再向護士長進行上報。護理組長要向護士長每周進行一次上報,并對質量體系文件進行修改,讓所有護理人員對每一項的改進措施進行了解,以實現持續改進的目標[3]。
觀察指標:由護士長來進行評分,主要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安全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病房管理、護理文書質量管理以及消毒隔離等情況,以100分為總分,分數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其中總分數/病例數為護理質量評分。
統計學方式:以上數據的統計學處理均通過SPSS19.0軟件進行,以t檢驗計量資料,以X2檢驗計數資料。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各種護理工作質量評分上,甲組護理人員要顯著優于乙組護理人員,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甲組和乙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分)
傳統的質控管理主要以“一人質控”為主,在護理管理當中忽視了人人參與的重要性,有很多弊端:護理人員認為護理管理應該由護士長負責,這就導致了許多問題在日常工作當中難以及時發現,護理人員沒有自查自糾的意識,只根據護士長的監督來發現問題,使急診護理管理的質量受到影響。護理質量作為護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不僅關系到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決定著醫院的良好形象。基于此,護理質量的管理是能夠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并且能夠持續提高護理質量的有效手段。在醫院管理當中,質量是核心工作,是提供給患者優質以及安全醫療服務的保障。它的關鍵不在于事后進行檢查,而是做到未雨綢繆,注重事前預防。人人質控的實施既使急診護理的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而且還使醫療安全隱患降到了最低,患者的滿意度更高。其中人人質控中的質控小組可以對工作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迅速了解,并及時做出合理整改,以此確保和規避了醫療安全與風險[4]。
人人質控使急診科護理質量得到了提高:在急診護理管理當中,所有的護理人員都可以參與進來,這就使護理人員的質量意識以及全員參與意識得到提高,把她們工作的積極性給充分調動起來。與此同時,通過人人質控的檢查,可以詳細記錄所存在的問題,讓護理人員能夠對自身在護理方面的缺點進行了解,以便在以后的護理當中運用更加合理與科學的改進措施,讓護理工作逐漸向科學與規范化的方向邁進。
人人質控使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參與意識得到提高:護理人員在急診護理管理中參與進來,可以相互監督,及時指正存在的問題,加強合作精神。通過實施一級管理質量控制,把護理人員的創造性充分激發開來,使護理人員的成就感得到了增加,有利于培養年輕護士,對以往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進行了改變,使護理管理更加透明化[5],對護理缺陷進行查找,并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成為了質量的重點,以此提高了護理質量。
通過本研究可以發現,實施人人質控的甲組在各項護理管理質量的評分上均優于實施常規質控的乙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在急診護理管理當中,實施人人質控的管理方式明顯增強了護理人員的主人翁意識,可以把潛在的質量問題主動查找出來并及時改進,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使護理糾紛發生率得到降低,在急診護理管理中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1]周立葉.質控自查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踐與效果[J].醫院管理論壇,2013,9(2):38-40.
[2]歐陽美華.質控小組對科室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31):120-121.
[3]楊瑞玲,巨洋.探討分組質控在科室內護理質量管理中作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6):1035-1035.
[4]別逢桂,李柳英,等.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7):596-597.
[5]歐冷冰.淺談質控小組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8):269-269.
R472.2
B
1009-6019(2014)08-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