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平
山西省武鄉縣中醫院護理部 山西 武鄉 046300
子宮肌瘤采用腹腔鏡剔除術整體護理干預
張紅平
山西省武鄉縣中醫院護理部 山西 武鄉 046300
目的:對應用腹腔鏡剔除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運用整體護理,對其整體護理的方法和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進入我院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90例,隨機平均分成兩組,一組為對照組,實行臨床常規護理,另一組為觀察組,應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整體護理程序,觀察并比較兩組病人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發生機率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應用整體護理程序不僅減少了患者的搶救時間、降低了手術出血風險同時還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對患者預后恢復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實踐。
子宮肌瘤;整體護理;腹腔鏡剔除術;干預
子宮肌瘤是人體中常見的腫瘤,也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見的良性腫瘤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殖生成。由于傳統的子宮切除對身體傷害性大,而人們越來越多的選擇晚育和重視身體的完整性,就使得腹腔鏡下的子宮剔除術逐漸成為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之一[1]。現將我院運用腹腔鏡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效果和護理方法報道如下。
基本資料:選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之間在我院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90例,分成兩組,一組為對照組,45例,年齡在26~60歲,其中粘膜下肌瘤26例,漿膜下肌瘤19例,肌瘤最大徑線長為3.9~8.7cm,實行臨床常規護理。另一組為觀察組,45例,年齡在24~59歲,其中粘膜下肌瘤24例,漿膜下肌瘤21例,肌瘤最大徑線長為4.1~8.8cm,對患者實行個體化的整體護理干預,記錄兩組病人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以及患者的滿意度。兩組在年齡、肌瘤的種類和大小上,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應用常規的護理程序。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個體化的整體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前臨床觀察及心理護理:積極的和患者溝通,使患者對手術有初步了解,以消除患者的心理顧慮,為下一步手術做好充分準備。②術前必要的準備:在術前對皮膚進行清潔和消毒,主要使臍孔手術視野皮膚保持無菌性以及無損傷性,防止手術后感染的發生。術前讓患者禁食、禁水12小時,清理腸道,減少腸腔集氣。③術后的護理:部分患者術后會有傷口的疼痛,可給予患者心理安慰,若疼痛嚴重,適當給予鎮痛藥。密切注意傷口有無滲血或滲液現象,保持傷口處清潔干燥,傷口愈合后更換傷口敷貼。患者術后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待肛門排氣后可進食半流質食物。術后6h以后可以幫助患者慢慢活動四肢和翻身,防止便秘的發生。術后第2天可根據患者情況下地活動,以促進排氣,但要注意患者體質情況,防止患者虛脫或貧血。妥善固定處理各種管道,防止活動時脫落。密切注意腹腔引流液的顏色變化和引流量。同時保持患者會陰部清潔,防止感染。
觀察指標:護理期間,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搶救時間、術中出血量的多少、術后會陰部感染、傷口處感染情況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等。

觀察組和對照組手術時間、出血量及術后觀察指標感染結果統計,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
觀察者和對照組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將表中數據進行比較,可以看出,觀察者較對照組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出血量也少,同時術后并發癥明顯降低,護理滿意度較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具有子宮肌瘤多在盆腔檢測或超聲檢查時偶然發現,其臨床癥狀可與肌瘤的生長部位、速度、大小、數目等相關[2]。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有:①子宮出血,這也是子宮肌瘤患者主要的常見癥狀,多表現為經期延長或縮短、月經量增多、白帶增多等。由于長期的陰道不規則流血,可使患者發生貧血[3]。②下腹部的墜脹感和疼痛,多為子宮肌瘤發生紅色變性時發生[4]。③腹部有包塊或壓迫的癥狀,肌瘤生長產生包塊,若肌瘤長大到引起周圍組織器官壓迫時會引起患者產生尿頻、尿急甚至尿潴留等[5]。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作為一種手術創傷小、切除快、出血少以及不損傷患者生殖器官的微創手術,越來越受到女性患者的認可。而為了能減輕患者的痛苦、保證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等,這些都需要我們護理操作得當且有效。因此我們的護理人員不但要有扎實的基礎操作技能,更要有敏銳的發現問題的眼光,同時還要真正的為患者考慮,做到人性化服務。
本研究中我們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整體的護理干預。在心理上,讓患者對手術的過程及術后恢復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樣既消除了患者的緊張心理,更能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手術及康復的各項工作。在身體上,真正以患者為中心,制定出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包括在硬件上保證患者的清潔舒適的恢復環境,在軟件上貼心的照顧患者,幫助和指導患者進行各項恢復活動,這些都保證了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復身體。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看出,整體性的護理干預,不僅降低了手術并發癥,減低了手術風險,更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改善了患者的預后,因此子宮肌瘤采用腹腔鏡剔除術臨床中有重要意義,值得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推廣。
[1]朱蘭,俞梅.子宮肌瘤手術治療的進展[J].實用婦科雜志,2010,23(12):712-714.
[2]徐芹.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護理體會[J].臨床護理,2013,10(20):339.
[3]曹東芙,陳曉燕.經腹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護理體會[J].現代護理,2009,6(3):78-80.
[4]楊炯蘭,張艷梅.68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17(8):342-343.
[5]潘曉梅.52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病人的手術護理配合[J].全科護理,2011,34(26):265-266.
R711.74
B
1009-6019(2014)08-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