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 安徽 合肥 230031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并發早期頸動脈粥樣硬化中的初步應用價值
張靖李保啟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 安徽 合肥 230031
目的:采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RA)頸動脈的血管內膜結構和血流動力進行監測,探討超聲在早期發現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并發頸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應用高頻超聲測量45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及 30例正常對照組的雙側頸動脈內 -中膜厚度(IMT)及頸總動脈內徑(Dn)、頸總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舒張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數(RI)、和搏動指數(PI),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RA 患者頸動脈IMT及頸總動脈內徑(Dn)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增厚(0.84vs0.62,P<0.01)、增寬(0.84vs0.82,P<0.01);RA 組頸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較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SV:85.43vs 81.38;EDV:31.27vs33.41;RI:0.65vs0.67,P>0.05)。結論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技術能夠在RA患者早期發現頸部血管內膜結構及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能夠早期反映頸部血管的硬化程度,為臨床分析病情的發展及后期臨床治療方案提供指導。
類風濕關節炎; 動脈粥樣硬化; 頸總動脈;彩色超聲檢查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與普通人群相比,RA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病率和死亡明顯增高。有相關研究發現RA 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占RA死因的 42%[1-2],但這并不能完全用傳統的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男性“吸煙”、年齡、“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血脂異常、糖尿病、肥胖等)來解釋。目前已經證實高半胱氨酸血癥及炎癥在動脈粥樣硬化(AS)的發生與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炎癥還加速AS的發生與發展[3-4]。因此本研究盡量排除傳統危險因素,利用高頻超聲檢查處于炎癥狀態的RA患者的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c)及頸總動脈內徑(Dn)、頸總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舒張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數(RI)、和搏動指數(PI)的變化,來預測 RA 患者AS病變,對臨床治療給予早期指導,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1.1 病例資料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 5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的RA患者45例,男 20例,女25例,年齡30~65歲,病程1-25(7.40±5.90)年,診斷標準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RA)分類標準。另隨機選擇30例年齡性別匹配的健康人作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無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煙史及肝腎疾病史,無血栓性疾病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無其他風濕免疫病或腫瘤性疾病,排除RA 患者全身使用激素≥3個月者和持續使用慢作用藥物或非甾體類抗炎藥≥1個月者。所有受試對象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血管正側位片結果均正常。
1.2 儀器與方法
1.2.1 儀器 采用西門子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4~10MHz。
1.2.2 檢查方法
1.2.2.1 IMTc 測量 受試者取平臥位,充分暴露頸部,檢查時頭偏向對側,探頭置于頸部,自頸根部到頭端橫切,轉為長軸后分別測量雙側頸總動脈分叉處、頸總動脈分叉近心端1cm處、頸內動脈起始端1cm處3個位置后壁血管內膜面到中層外表面的厚度,測量時測量部位局部放大,聲束與管壁垂直,垂直內膜進行測量,取6個部位的平均值作為頸動脈平均IMT,IMT≥1.2cm視為粥樣斑塊形成,測量時注意避開斑塊。同時連接心電圖,測量部位在頸總動脈分叉下1.5cm處,避開斑塊,獲得清晰血管圖像后,于心電圖R峰頂點測舒張末動脈內徑(Dd),Dd≥0.8cm為增寬。
1.2.2.2 頸總動脈血流動力學參數的測定 取頸總動脈長軸切面,將脈沖多普勒取樣容積置于管腔中央,調整取樣容積角度使其與血流方向平行;記錄頸總動脈血流頻譜,測量收縮期峰值流速(PSV)、 舒張末期流速 (EDV)、 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參數測量取3個心動周期的平均值。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均以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兩樣本t檢驗。
與對照組比較,RA組患者年齡、身高、體重及頸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RA組患者頸總動脈IMT及頸總動脈內徑(Dn)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增厚、增寬(P<0.05,見表1)。
表1 各組IMT、Dn及血流動力學參數變化
RA患者長期使用激素,慢作用藥物(DMARDs)以及傳統心血管危險因素等,這些因素均是發生AS的高危因素,本次研究中在剔除AS的高危因素下觀察RA患者頸部血管的血管結構及血流動力學因素,以探討超聲在早期發現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并發頸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應用價值。
有文獻證實IMTc增厚能預測早期AS,反應冠狀動脈AS的程度[5]。在本次研究中RA患者早期在臨床上尚未出現心血管疾病癥狀,通過高頻超聲已經可以檢測到動脈管壁已經發生了結構上的改變:IMTc的增厚及Dd的增寬,能夠給臨床治療提供一種早期指導方法。但目前國內外尚在測量頸動脈IMC值時尚無統一標準,如: 測量部位、掃查方法等。本研究參照國內相關文獻進行檢測及測量。
由于AS 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病理基礎,其進行性發展可導致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發生,故早期檢測發現RA患者的AS,早期干預具有重要臨床意義。頸總動脈的二維超聲檢查被認為是無創性檢測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可靠方法,其結果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具有良好的相關性,AS是由于冠狀動脈管腔變性、鈣化和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粥樣斑塊引起的慢性、進行性病變,高頻超聲檢查可以實時檢測動脈硬化各階段的動脈壁變化,直接對血管壁病變進行評價。其超聲圖像變化主要表現為動脈管壁改變,包括IMT增厚,Dd增寬,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顧琛琛等研究認為,IMT與Dd可以作為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客觀性指標,反映一個維持動脈壁彈性的積極過程,本研究結果與其研究相一致。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檢測RA患者及正常人群的頸總動脈血流動力學參數,這些參數可以用于評價血管壁彈性和血流供應情況,但在本研究的病例中,以上各項參數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是與亞臨床型AS頸總動脈管壁較厚,血管彈性較好,早期AS還不足以引起其血流動力學的改變的原因有關。
綜上所述,頸總動脈IMT和Dn作為一個檢測AS的直觀變量,可以作為臨床上早期準確評估RA患者亞臨床型AS,而超聲技術作為一種應用廣泛,操作便捷的方法,對于臨床早期發現、治療并進行干預,可以延緩病情的發展,以及預防RA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1]Kvalvik A G. Jones M A,Symmons D P.Mortality in a cohort of Norwegia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followed from 1977 to 1992[J]. Scand J Rheumatol,2000,29(1) :29-37.
[2]DeMaria A N.Relativ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Am J Cardiol,2002,89 (6) :33-38.
[3]Hannawi S Haluska B,Marwick T H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s increased in recent-0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ritical role for in-flammation[J].Arthritis Res Ther,2007,9 (6) :1-9.
[4]Bacon P A,Stevens R J,Carruthers D M,et al.Accelerated atherogenesis in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J].Autoimmun Rev,2002,1(6):338-347.
[5]馬仁子,夏稻子.肱動脈內皮功能、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踝臂指數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9,25(4):389-391.
TheClinicValueofColorDopplerUltrasoundinDetectingCarotidAtherosclerosisofRApatientsatEarlyStage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 in early detec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by using high 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to monitor the vascular intima structure and hemodynamic of carotid artery in RA patients.Methodusing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to compare the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Dn, PSV, EDV, RI, PI of 45 RA patients and 30 healthy people.Result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group, the IMT of the RA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thicker (0.84vs0.62,P<0.01) and the Dn i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wider (0.84vs0.82,P<0.01),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found in hemodynamic change (PSV:85.43vs 81.38;EDV:31.27vs33.41;RI:0.65vs0.67,P>0.05).Conclusionthe us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an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clinic analysis of the disease and follow-up treatment by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vascular intima structure and hemodynamic alteration , and reveal the hardness of cervical artery in RA patients at the early stage.
Rheumatoid Arthritis; Atherosclerosis; Arteria Carotis Communis; Ultrasound
安徽中醫藥大學臨床科學研究項目(2012LC1-042B)
R445.1
B
1009-6019(2014)08-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