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瑤
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 貴州 貴陽 550001
眼瞼多形性脂肪瘤2例
王瑤瑤陳昱江唐國杰
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 貴州 貴陽 550001
多形性脂肪瘤;眼瞼
Pleomorphic lipoma;Eyelid
多形性脂肪瘤與梭形細胞脂肪瘤是同一瘤譜的兩種不同的形態,是一種少見特殊類型的良性脂肪瘤。好發于中老年男性,多見于后頸部、背部和肩部的皮下組織。面部、頭皮和上肢等少見[1]。現本報告2例,如下:
例1 男性,78歲,因左眼新生物5+年,加重伴左眼梗澀感2+年入院,入院癥見:左眼新生物,伴眼部梗澀感及流淚增多,無眼紅、眼痛、畏光、流淚,無頭痛、惡心、嘔吐,無視物變形,無眼前閃光感,無眼球轉痛,無復視等。于2012年08月15日在局麻下行左眼眼眶、結膜下新生物切除術。術中見腫物位于皮下,境界清楚。病理檢查:腫物圓形,包膜完整,大小約3cmx2.5cmx1cm,切面黃白,質韌。鏡下:腫瘤由梭形細胞和脂肪細胞構成,梭形細胞形態溫和,核分裂少見,細胞核短而鈍,另見核深染單核或多核畸形巨細胞,胞質呈嗜伊紅,細胞的核位于胞質周邊排列,也稱小花樣細胞[2],見圖1。間質中可見膠原纖維束將腫瘤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小葉狀結構,少量淋巴細胞浸潤,見圖2。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梭形細胞及小花樣細胞S-100(+)見圖3,CD34(+)見圖4。病理診斷:左眼結膜下多形性脂肪瘤。

圖1(X400) 圖2(X100)

圖3(X400) 圖4(X100)
例2 女性,73歲,因“發現右眼結膜新生物10+年” 入院。入院癥見:右眼近外眥部見結膜下新生物,色黃。視力尚可,無眼痛、眼脹、畏光,無眼球轉動痛等不適。專科情況:Vod:0.2,右眼瞼開合可,結膜無充血,近外眥部見結膜下新生物,大小約1.5cmx1cm,質地柔軟,無壓痛,色黃。另左眼結膜下見新生物,大小約1cmx1cm,質地柔軟,無壓痛。于2014年4月22日行“雙眼結膜下新生物切除術”。病理檢查:腫物卵圓形,包膜完整,左眼包塊大小約1cmx0.4c mx0.2cm,右眼包塊大小約1cmx0.4c mx0.2cm,兩者切面均呈灰紅色,質軟。鏡下:雙眼包塊結構與例1相似。左眼包塊組織學結構見圖5,圖6;右眼包塊組織學結構見圖7,圖8。病理診斷:雙眼結膜多形性脂肪瘤。

圖5 (X400) 圖6(X400)

圖7(X400) 圖8(X400)
多形性脂肪瘤是一種良性脂肪源性腫瘤,少見,多位于深部皮下組織,生長緩慢,腫瘤完整切除后少見復發或轉移。本組病例隨訪至今,未見復發。國外專家認為該瘤本質上可能是脂肪瘤變異[3]。在病理組織學結構上,主要與多形性脂肪肉瘤和硬化性脂肪肉瘤鑒別。
[1]韓安家,賴日權.軟組織腫瘤病理學診斷圖譜.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4;97-98。
[2]王堅,朱雄增. 軟組織腫瘤病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216。
[3]Weiss S W,Goldblum J R. Enzinger and Weiss's soft tissue tumors[M].4th ed.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597 -601。
R7773
B
1009-6019(2014)08-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