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宇軍
湖南省藍山縣人民醫(yī)院 湖南 藍山 425800
羊膜移植治療角膜潰瘍及眼角膜化學傷的臨床分析
鐘宇軍
湖南省藍山縣人民醫(yī)院 湖南 藍山 425800
目的:探討羊膜移植術治療角膜潰瘍以及眼角膜化學傷的臨床療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接受羊膜移植術治療的角膜潰瘍患者39例及眼角膜化學傷患者23例作為觀察組,同期接受結膜瓣遮蓋術治療的62例(40例角膜潰瘍和22例眼角膜化學傷)作為對照組,比較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0%;觀察組的視力改善率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2%(P<0.05)。結論羊膜移植術可抑制纖維組織增生,減少新生心血管并緩解炎性反應,用于治療角膜潰瘍以及眼角膜化學傷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
角膜潰瘍;眼角膜化學傷;羊膜移植;臨床療效
眼角膜潰瘍以及眼角膜化學傷是臨床常見疾病,具有發(fā)病急驟、病情進展損傷以及損傷嚴重等,且常合并一系列嚴重并發(fā)癥,如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可發(fā)展成為持續(xù)性損傷,嚴重時甚至致盲[1]。臨床研究發(fā)現,羊膜具有低抗原性,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并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纖維組織增生,用于治療眼表病變療效顯著[2]。我院對角膜潰瘍以及角膜化學傷患者應用新鮮羊膜移植術治療,獲得了良好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羊膜移植術治療的角膜潰瘍患者39例及眼角膜化學傷患者23例作為觀察組,均為單眼發(fā)病。角膜潰瘍患者中,18例為病毒性角膜潰瘍,10例為細菌性角膜潰瘍,10例為真菌性角膜潰瘍,1例為吞噬性角膜潰瘍。眼角膜化學傷患者中,16例為堿性化學傷,7例為酸性化學傷。患者的年齡在16-62歲之間,平均為(33.5±4.2)歲。選擇通氣接受膜瓣遮蓋術治療的62例(40例角膜潰瘍和22例眼角膜化學傷)作為對照組,均為單眼發(fā)病。角膜潰瘍患者中,19例為病毒性角膜潰瘍,11例為細菌性角膜潰瘍,9例為真菌性角膜潰瘍,1例為吞噬性角膜潰瘍。眼角膜化學傷患者中,15例為堿性化學傷,7例為酸性化學傷。患者的年齡在18-60歲之間,平均為(33.9±4.0)歲。兩組年齡、性別、損傷類型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本組常規(guī)行結膜瓣遮蓋術治療,首先在顯微鏡下清理角膜創(chuàng)面糜爛組織,并以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面,以面積的結膜瓣覆蓋,并以10-0尼龍線在結膜瓣兩端各縫1針,以完整地覆蓋創(chuàng)面。術中徹底刮除創(chuàng)面糜爛組織,必要時需切除板層角膜,確保結膜瓣與角膜實質之間充分粘連。
1.2.1 羊膜制備
本研究所用新鮮羊膜取自我院產婦住院剖宮產婦胎盤,產婦及其家屬均自愿并知情,分娩前均接受血清學檢查,除外HBV、HIV、HCV及梅毒感染,取材均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鈍性剝離羊膜,分離羊膜與絨毛膜后,以慶大霉素溶液將其沖洗干凈,并置于100%甘油中儲存于4℃冰箱中備用。
1.2.2 手術方式
結膜囊表面麻醉以及球周麻醉狀態(tài)下于顯微鏡下進行手術操作,視患者的病情選擇相應的術式:對于角膜潰瘍面較小、較淺或者化學傷程度較輕者,行單純羊膜移植術治療,取與創(chuàng)面等大的羊膜植片上皮平鋪于創(chuàng)面上,羊膜植片的上皮面應朝上,確認覆蓋創(chuàng)面后采用10-0尼龍線進行間斷縫合或者連續(xù)縫合固定。對于角膜潰瘍較深者,應在清除壞死組織以后實施雙層羊膜移植術,以下層植片進行潰瘍缺損區(qū),上層則以相對較大的植片覆蓋,并在角膜緣內側以10-0尼龍線進行連續(xù)縫合固定。對于蠶蝕性角膜潰瘍,由于侵犯角膜基質比較深,應在清除病灶后實施板層角膜移植術聯合羊膜移植術治療。術后均予以妥布霉素以及地塞米松結膜下注射,予以涂抹眼膏并進行加壓包扎,術后次日即可打開,全身以及局部應用抗生素,積極予以激素以及抗病毒藥物等進行治療。
1.3 療效標準
治愈:創(chuàng)面愈合,經熒光素染色顯示創(chuàng)面面積顯著縮小,前房積膿消失;有效:創(chuàng)面縮小,經熒光素染色顯示部分著色,前房積膿較少或者基本消失;無效:創(chuàng)面沒有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或者發(fā)生潰瘍穿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以( )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治愈率及治療總有效率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術后3個月視力
術后3個月視力檢查顯示,觀察組全組62例(100.0%)患者的視力均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對照組僅51例(82.2%)視力提高,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眼角膜潰瘍以及眼角膜化學傷是眼科常見致盲眼表疾病,臨床早期診斷不明,且病程容易反復遷延。角膜移植術治療角膜潰瘍及嚴重角膜化學傷具有良好療效,但由于角膜移植技術要求較高,加之臨床角膜材料較為缺乏,醫(yī)療費用昂貴等,臨床應用也具有較大的局限性。藥物治療角膜潰瘍以及化學傷多難以取得滿意療效,而應用結膜遮蓋、創(chuàng)面燒灼等術式治療,往往發(fā)生角膜上皮再生不良、角結膜瘢痕化、創(chuàng)面經久不愈甚至穿孔、角膜血管化或者臉球粘連等并發(fā)癥,影響美觀及視力康復,臨床應用限制[3]。近年來,臨床嘗試應用新鮮羊膜移植術治療眼角膜潰瘍以及眼角膜化學傷,獲得了良好療效[4]。
羊膜屬于胎盤最內層結構,是一種無淋巴管、無血管、具有一定彈性、光滑透明的組織,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其具有促進眼表上皮化、減輕炎癥反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以及組織增生等作用[1]。羊膜在眼科臨床的應用最早始于上世紀40年代,因羊膜中具有厚度較為穩(wěn)定的基底膜以及致密層,且富含多種蛋白成分以及生長因子,例如成纖生長因子、干擾素以及β-轉化生長因子(TGF-β)等,可有效調節(jié)上皮增值以及分化,維持角結膜上皮細胞的分化、增生并且向羊膜表面轉移,促進角結膜缺損區(qū)域創(chuàng)面的上皮化從而快速愈合,用于治療眼表疾病具有重要意義[3]。同時,通過調節(jié)細胞因子的表達,能夠避免細胞因子以及炎癥細胞所誘導的膠原纖維及角膜基質細胞過度增生、抑制血管新生等,并可增強局部抗感染能力,有效預防臉球粘連[4]。新鮮羊膜來源廣泛,臨床制作容易,可強化基底上皮細胞黏附以及分化性能。由于羊膜組織中無血管、神經、淋巴結等,抗原性極低,移植后幾乎不會誘發(fā)機體免疫排斥反應[2]。本組62例患者經羊膜移植術治療后,均未發(fā)生排斥反應,創(chuàng)面均獲得愈合,視力均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視力改善率均達到100%,較對照組的79.0%和82.2%顯著提高,證實了羊膜移植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合本組病例治療經驗及相關報道認為,對于眼角膜化學傷患者應盡早進行羊膜移植,特別是堿性化學傷者,應徹底清除化學物質后盡早進行移植術,以便盡快阻斷化學液體對于角結膜組織的損傷。術中應盡徹底清除病灶壞死組織以及新生血管,充分止血,并且沖洗結膜囊,避免術后復發(fā)。縫合羊膜植片與周圍鞏膜結膜組織時,應確保縫合緊密,以促進羊膜植片的生長、存活以及上皮移行[5]。術后應繼續(xù)予以抗真菌、抗病毒以及抗感染治療,以促進角創(chuàng)面的愈合。
綜上所述,新鮮羊膜移植術治療角膜潰瘍以及角膜化學傷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高亞林.新鮮羊膜移植治療角膜潰瘍[J].中外醫(yī)療,2010,29(11):46,48.
[2] 韋茹倩,青樂興.生物羊膜移植治療角膜潰瘍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2):51-52.
[3]李京,李冰,魏彤心等.載藥羊膜移植治療感染性角膜潰瘍的實驗研究[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3,31(5):434-439.
R772.21
B
1009-6019(2014)08-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