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曉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消化系統腫瘤化療應用PICC導管的護理
郭春曉馬麗佳吳瑩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的:探討和評價在消化系統腫瘤患者化療中,應用PICC導管護理和優質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服務效果。方法選擇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88例患者消化系統腫瘤化療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94例。對照組給予PICC導管護理,觀察組則給予PICC導管護理和優質護理服務相結合方式,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和不良護理事件出現幾率。結果對照組患者療效總有效率為89.36%(84/94);觀察組患者療效總有效率為96.81%(91/94),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共有18例出現不良護理事件,占該組患者總數的19.15%(18/94);觀察組僅有4例出現不良護理事件,占該組患者總數的4.26%(4/94),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率為94.68%(89/94);觀察組對護理服務滿意率為98.94%(93/94),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消化系統腫瘤患者化療中,采用PICC導管護理和優質護理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更有效提高患者配合醫療服務人員的積極性,增強臨床護理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復,減少不良事件的出現概率,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認可。
消化系統腫瘤化療;PICC導管;優質護理;臨床效果
PICC也即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插管化療方法[1],在腫瘤化療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同時還被應用到腸外營養與早產兒必備營養通路設立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醫療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醫療衛生單位不斷轉變護理服務理念,努力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為滿意的護理服務,同時醫院護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軟、硬件綜合醫療水平發展狀況,尤其在提倡以人為本的當前,增加優質護理服務環節可以有效增強患者臨床護理效率。本次研究主要探討的是對消化系統腫瘤化療患者護理過程中采用PICC導管護理和優質護理相結合方式,旨在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現將護理結果做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收集的病例均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消化系統腫瘤化療患者,共188例,隨機將上述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94例。其中對照組有女性患者46例,男性患者48例,年齡27~64歲,平均(51.2±2.5)歲;觀察組有女性患者48例,男性患者46例,年齡28~67歲,平均(52.4±2.6)歲。其中39例為肝臟腫瘤,38例結腸腫瘤,40例直腸腫瘤,30例早期食道癌,41例早期胃癌。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PICC置管護理,護理人員給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置管的相關知識,說明置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簽定同意書,記錄護理過程和病情發展狀況,置管后隨時觀察穿刺點是否出現感染,確保靜脈導管的順暢,防止導管脫落和血管痙攣[3]等,留置期間指導患者適度活動,化療結束采用正確方式拔管。觀察組在常規PICC護理的基礎上,施行優質護理,主要方法如下:①采用責任小組制,所有護理組員全身心投入到護理過程中,依據優質護理標準,對患者及其家屬先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護理[4],尤其是要做好化療前的心理疏導工作,緩解緊張情緒,增強患者對醫療的信心,積極配合化療與護理,詳細講解病理知識和生活護理注意事項,在輪崗過程中要將護理責任落到實處,從入院到出院都要進行細致的全過程護理,并對整個護理過程做好記錄,及時檢查與防范不良護理事件,建立風險救助體系[4],以便在第一時間解決突發問題。
1.3 評價指標
臨床護理效果評定標準: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恢復,沒有出現并發癥,并且情緒穩定,積極配合化療,患者及其家屬非常滿意評定為顯效;患者上述各指標相較護理前取得較大好轉評定為有效;相較護理前沒有好轉的評定為無效。 醫院自制問卷調查表,以100分為滿分,于患者出院時進行問卷調查,標準如下: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學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各類觀察指標等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t或χ2對相應數據比較進行檢驗,當P<0.05時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結果比較
兩組患者在PICC治療與護理干預后療效評定結果,對照組患者療效總有效率為89.36%,觀察組患者療效總有效率為96.81%,后者高于前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結果[n(%)]
2.2 兩組患者護理中不良事件出現頻率比較
對照組護理過程中,出現不良事件病例占該組患者總數的19.15%,觀察組則占4.26%,前者高于后者,并且諸如穿刺點感染、導管脫落等的低級差錯出險率顯著降低,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護理中不良事件出現頻率比較[n(%)]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n(%)]
PICC導管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醫院護理效率,護理人員可單獨進行全程操作,有助于節約更多的勞動力與時間,是靜脈臨床護理治療[5]的有效途徑。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提高技術操作水平,護理人員還需要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操作知識與護理水平,同時將優質護理服務內容貫穿到PICC導管護理中來,建立全面的護理體系[6],制定完整的計劃,提高護理過程的抗風險意識和能力。
綜上所述,采用PICC導管護理與優質護理相結合的方式[7],在消化系統腫瘤化療過程中效果顯著,可以降低用藥時刺激性藥物[8]導致患者出現靜脈炎[9]、皮膚壞死[10]等不良護理事件的出現,減輕了患者化療所受的痛苦,還能夠較好地穩定患者化療情緒,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和使用,以便為患者創造更好的醫療條件,提高康復速度。
[1]陳慧香.肺癌化療患者PICC相關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79):57-58.
[2]江海云,唐瑤.失效模式效應分析在減少PICC非計劃拔管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8):63-65.
[3]陳誼月,夏春芳,彭永芝,等.留置PICC導管對非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化療患者血液流變學影響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06):102-105.
[4]諶永毅,劉翔宇,李娟,等.1490例腫瘤化療患者留置PICC主要并發癥發生的原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36):93-97.
[5]倪田根,高晨,周欣,等.胃癌組織中烯醇化酶-α和腫瘤型丙酮酸激酶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1,(05):524-527.
[6]戴夫,李海文,彭瓊.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腫瘤組織中高表達CD14~+DR~(low/-)髓源抑制性細胞[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1,(03):311-314.
[7]金鑫,趙艷,錢軍.乙醛脫氫酶1作為喉癌Hep-2細胞系腫瘤干細胞標志物的實驗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11,(12):900-904.
[8]程祝忠,陽寧靜,席曉秋.64排螺旋CT掃描在食管癌術前分期診斷和制定手術方案中的價值[J].中華腫瘤雜志,2011,(12):929-932.
[9]李林蔚,余茜穎,李曉燕.人食管癌相關基因4在食管癌細胞系EC9706中表達缺失的機制[J].中華腫瘤雜志,2011,(08):570-573.
[10]朱應超,田輝,岳韋名.CHFR基因CpG島甲基化對食管癌Eca109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1,(02):139-143.
R473.73
B
1009-6019(2014)08-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