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軍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麻杏甘石湯加味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楊善軍王玥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目的:觀察評價麻杏甘石湯加味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法選取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前者給予阿莫西林等藥物治療,后者給予麻杏甘石湯辯證加減治療,統計前后癥候積分,評判對比療效。結果觀察組痊愈率76.67%、痊愈+顯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36.67%、76.67%,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癥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咳嗽(0.4±0.2)分、咳痰(0.3±0.1)分低于對照組(1.1±0.4)分、(1.0±0.3)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及副作用。結論在患者依從性良好的前提下,以麻杏甘石湯加味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相較于西藥治療,更有助于化痰止咳,改善癥候,從而保障治療效果。
麻杏甘石湯;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臨床療效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多見于年老體弱者,多發于氣候急劇變化、天寒之時,近年來,我國城市地區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其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中醫對急性氣管-支氣管,據癥狀可分為“咳嗽”、“喘證”、“痰飲”等證,認為該病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化痰止咳、清熱宣肺是主要治則[1]。麻杏甘石湯加味是治療風寒感冒的常用方劑,本院以此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確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齡18~63歲,平均(32.4±5.9)歲。納入標準:①參照《內科學》、《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與《中醫內科學》相關診斷標準確診[2-3];②年齡18~65歲,依從性良好,可配合完成研究者;②未合并其它呼吸系統疾病、嚴重系統性疾病與器質性疾病;③全程參與,未聯合其它方法治療者。據入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程度與兼證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以阿莫西林0.5g、復方甘草片2片、沐舒坦片30mg為聯合組方,口服,3次/d,7日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
觀察組:以麻杏甘石湯加味治療,組份:炙麻黃10g、杏仁15g、生石膏30g、黃苓20g、梔子15g,等,若主訴肺熱體熾,可加石膏50~120g,若咽痛口干熱邪上壅,可加射干10g、牛蒡子15g,若咽燥口干、熱甚傷津,則加玄參15g、花粉15g,若咳嗽甚,主訴胸悶、肺塞,加冬花15g、紫菀15g[4]。
1.3 觀察指標
相應癥狀、體征,配合X線胸片與血常規檢查。其它諸如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與副作用。
1.4 療效判定
參照《內科學》、《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①痊愈:7日內癥狀、體征積分為0;②顯效:7日內癥狀體征總積分減少≥2/3;③有效:7日內癥狀體征總積分減少≥1/3;④無效:7日內癥狀體征總積分減少<1/3[2-3]。
1.5 統計學處理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痊愈率、痊愈+顯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癥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癥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咳嗽、咳痰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對照組與觀察組咳嗽、咳痰、發熱積分對比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發病率極高,雖呈自限性,但伴有咳嗽、咳喘、咳痰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有統計表明,約有85%的患者可在發病后2日內,出現以上癥狀,部分患者甚至出現發熱、呼吸窘迫。該病病程長短不一,多數患者在起病之初,自行購買藥物治療,仍無改善后才考慮就診,此時癥候積分較高。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前咳嗽、咳痰積分均在2分以上,發熱積分也達1.5分。
西醫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多選抗炎藥、化痰止咳復方,對癥治療,一般也可取得一定療效,若患者配合得當,規律作息,多可痊愈,但藥品可能存在副作用、耐藥性上升等負面影響,仍有部分患者病情遷延不愈或未達到滿意療效。本次研究中,西醫治療之對照組7日后咳嗽、咳痰積分仍在1.0以上,提示部分患者癥狀仍未消失。
從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發病與遷延不愈機制來看,多屬痰熱壅肺型咳嗽,痰液堆積可致邪毒生發、熱壅于肺不利于肺氣宣降以致邪氣累積,痰熱壅肺又加重咳嗽癥狀,咳嗽反復刺激呼吸道,又加重了病情,因此中醫認為清熱肅肺、化痰止咳是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之治則。麻杏甘石湯具有鎮咳、平喘、化痰、散熱之效,現代醫學證實其具有抗變態反應、抗病毒抑菌、抗氣道炎癥反應的作用,通過辯證加減,以改善癥狀,可提高療效。
[1]朱佳,李朝娟,劉海燕.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治療外感咳嗽經驗[J].中國中醫藥,2011,9(08):10-15
[2]王吉耀.內科學[M].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23-35.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012版)[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20-22.
[4]焦建鋒.麻杏甘石湯加味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2:67-69.
楊善軍(1978.1-),男,漢族,主治醫師,碩士,主要從事中醫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 王玥,女,漢族,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肺病研究
R287
B
1009-6019(2014)08-02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