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明
貴州省都勻市人民醫院藥劑科 貴州 都勻 558000
我院3240張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分析
劉文明
貴州省都勻市人民醫院藥劑科 貴州 都勻 558000
目的:了解我院門診使用抗菌藥物情況。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7月-12月門診抗菌藥物處方3240張,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3240張抗菌藥物處方中,單用抗菌藥物處方2797張、聯用抗菌藥物處方443張,分別占抗菌藥物處方的85.93%和13.67%;注射用和口服抗菌藥物處方分別占抗菌藥物處方的47.38%和52.20%;內科和急診使用抗菌藥物頻次較高為64.29%和10.22%;頭孢菌素類使用頻次排序為第一,占抗菌藥物處方的46.43%。結論我院門診抗菌藥物處方的應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強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有效。
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分析
抗菌藥物是醫院臨床應用最廣泛、用量較大的藥物之一,在防治細菌性感染疾病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給臨床帶來了一些不良后果。 據報道,我國是目前抗菌藥物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新藥的不斷增多,使用方便,出現抗菌藥物應用不當。自2012年8月1日,我國正式執行《抗菌藥物臨床管理辦法》,我院正按照該管理辦法執行。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筆者選取門診抗菌藥物處方進行統計、分析,為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和使用提供參考。
我院是一個二級乙等醫院,門診量不大。為了解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體現實際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筆者選取了2013年7月-12月的抗菌藥物處方3240份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回顧性方法,對抗菌藥物科室分布、類別,使用頻率、不合理用藥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
應用抗菌藥物使用科室分布情況統計見表1;抗菌藥物應用情況統計見表2;抗菌藥物品種使用頻次情況統計見表3;我院抗菌藥物應用頻次前10位的抗菌藥物統計見表4;我院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類型見表5.

表1 我院抗菌藥物使用科室分布

表2 我院3240張抗菌藥物處方應用情況統計

表3 抗菌藥物品種構成情況

表4 抗菌藥物應用頻次前10位的藥品統計

表5 我院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
3.1 由表1、表2可見,我院門診內科抗菌藥物使用率最高,占抗菌藥物處方的64.29%,其次是急診科;我院是二級乙等縣級醫院,門診屬于綜合性質,因此內科患者明顯比其他科室就診率高,使用抗菌藥物處方相對較高,出現不合理使用情況較多。我院單用抗菌藥物處方2794張,占抗菌藥物處方85.96%,符合《指導原則》:對于單一藥物可有效治療的感染,不需聯合應用。抗菌藥物聯合應用處方443例,其中二聯用藥處方437例,三聯用藥處方6例,分別占總抗菌藥物處方的13.49%和0.19%;占聯合應用抗菌藥物處方的98.65%和1.35%。抗菌藥物聯合應用指征為單一藥物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或混合感染,聯合用藥宜采用2種藥物聯合使用,因此我院抗菌藥物聯合用藥符合用藥原則。口服抗菌藥物處方1692張,占抗菌藥物處方的52.22%;注射用抗菌藥物處方1535張,占47.38%;我院口服給藥途徑高于注射給藥途徑的比例,符號《指導原則》的“先口服,后靜脈”的原則。雖然注射給藥作用快,效果明顯等優點,但與口服相比具有安全性低,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缺點。 二聯處方集中在內科、口腔科,內科一般用β-內酰胺類聯合硝基咪唑類治療,口腔科用大環內酯類聯合硝基咪唑治療牙周炎,冠周炎、化膿性根尖炎等感染。
3.2 由表3可見我院使用抗菌藥物品種涉及9大類:1 頭孢菌素類:頭孢克肟、頭孢孟多、頭孢唑肟等。2大環內酯類: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3硝基咪唑類:替硝唑、甲硝唑、奧硝唑。4青霉素類:青霉素、阿莫西林等。5復方β-內酰胺酶抑制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哌拉西林/舒巴坦。6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抗真菌類: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林可酰胺類:林可霉素。使用頻次占總頻次的46.43%、15.08%、12.86%、12.75%、6.05%、5.64%、0.77%、0.33%、0.11%。
3.3 由表4來看,在門診使用的抗菌藥物中,頭孢菌素類的使用頻次占抗菌藥物使用頻次的比例最高為16.42%,有3個頭孢菌素類進入前10位,包括頭孢克肟、頭孢唑肟、頭孢孟多。頭孢菌素類屬繁殖期殺菌藥,具有抗菌普廣、抗菌作用強,過敏反應較青霉素類少等優點,因此在我院抗菌藥物臨床治療中被廣泛應用。前三位除了頭孢孟多為第二代頭孢菌素,頭孢唑肟、頭孢克肟為第三代頭孢菌素。第三代比第1、2代抗菌譜廣尤其對革蘭陰性菌具有強大的抗菌能力。 排在第四位的是硝基咪唑類,究其原因,在二聯處方中,醫生都常用聯合硝基咪唑類,以增加抗菌效果。
3.4 從表5可見,我院抗菌藥物不合理處方占抗菌藥物處方的10.52%,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用法用量不妥:這類問題在我院最為突出,占不合理處方的56.60%;如:“阿莫西林膠囊0.25g,bid或者0.25g,qd口服”該藥物用藥次數過少,難以維持正常血藥濃度,不能達到治療目的;如“頭孢氨芐膠囊0.25g,qd口服”說明書要求是一日四次;如“頭孢克肟膠囊,0.2g,tid口服”由于頭孢克肟維持時間長,一日兩次就可維持有效血藥濃度,增加服用次數不僅增加了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浪費藥品資源,還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2)無指征用藥:占不合理處方的24.05%,診斷感冒、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菌藥,大部分此類疾病是有病毒感染所,只需使用抗病毒藥物;診斷高血壓、糖尿病使用抗菌藥物,增加了耐藥性的發生率。(3)藥理作用拮抗:β-內酰胺類抗菌藥與大環內酯類聯合使用,可出現拮抗作用。因為β-內酰胺類抗菌藥屬于殺滅繁殖期細菌,而大環內酯類屬于速效抑菌劑,兩者合用降低療效。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頭孢唑肟+阿奇霉素”等等。(4)用藥起點過高:一些處方選用價格較高的新代抗菌藥物,很普通的輕度感染就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如濕疹合并感染就用頭孢克肟膠囊。(5)重復用藥:作用機制相同的藥物聯合使用,由于可能競爭細菌同一靶位,療效不增加,反而增加不良反應,也可能出現拮抗作用。如“頭孢唑肟靜脈點滴+頭孢克肟口服”等等。
針對我院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藥劑科出臺了《都勻市人民醫院臨床合理用藥管理制度》、《都勻市人民醫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目的就是規范臨床抗菌藥物使用。通過本次處方調查,我院門診抗菌藥物處方使用基本合理,但還存在不足:用法用量不符、用藥指征不明確、用藥起點過高等。因此,應加強臨床醫生抗菌藥物應用方面的培訓,掌握抗菌藥物的作用特點,提高藥劑人員抗菌藥物知識,參與臨床合理用藥,對提高藥物治療水平、降低藥物治療成本、減少藥源性疾病的發生和提高醫療質量發揮重要作用。
[1]劉猛. 我院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分析報告.中國藥事,2011,25(8):848.
[2]屠文蓮,拜如霞,等.我院2010年1~6月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分析.中國藥房,2010,21(46):4338.
[3]武航海,邊原,閆峻峰.我院1781張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分析.2013,24(20):1901.
[4]閆美興,王少華,李楊.我院強化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實踐.西部藥學,2012,9(3):177.
R954
B
1009-6019(2014)08-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