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輝
新疆伊犁特克斯縣中醫院外科 新疆 特克斯 835500
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骨干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
高輝
新疆伊犁特克斯縣中醫院外科 新疆 特克斯 835500
目的:分析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骨干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分別采用兩種不同的內固定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為微型鋼板內固定,對照組為克氏針內固定。結果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時間為27d~45d,平均(34.5±2.6)d,對照組為36d~67d,平均(58.7±3.9)d,觀察組的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骨干骨折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推廣使用。
掌骨干骨折;內固定;微型鋼板
掌骨干骨折多由擠壓、打擊等直接暴力所致,患者多表現為粉碎性骨折或橫斷骨折。對于掌骨干骨折患者,應及時采用合理的方案實施內固定治療,以免對掌功能造成不良影響[1]。本文分析了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骨干骨折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作為觀察對象,男41例,女23例;年齡在19歲至63歲之間,平均(35.3±4.1)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掌骨干骨折,閉合性損傷36例,開放性損傷28例;骨折類型如下:粉碎性骨折15例,螺旋形骨折11例,斜形骨折9例,橫形骨折29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骨折移位現象,肌腱損傷35例。將64例患者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兩組合并損傷情況、骨折類型、損傷狀況、年齡及性別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立即對骨折情況進行觀察,在了解病情后分別采用兩種不同的內固定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為微型鋼板內固定,對照組為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方法具體如下。(1)兩組臂叢神經麻醉成功后,開始實施手術治療,術中常規應用止血帶;如為開放性損傷,則直接從原傷口處進入,當原傷口較為特殊時作必須的輔助切口,對于閉合性損傷,則根據損傷部位作縱切口、背側切口及弧形切口。(2)當骨折端顯露后使用微型鋼板為觀察組患者提供內固定治療,選用微型鋼板時將掌骨干粗細、骨折部位及骨折類型等作為依據,如為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則采用6孔或5孔微型鋼板進行固定,如為橫形骨折,則在固定時采用4孔板即可。同時采用克氏針治療對照組的32例患者,克氏針直徑為1.5mm,固定后將克氏針嵌入皮下,皮質骨露出的針尖長度為1mm~2mm,同時將克氏針尾端處理成鉤狀。(3)術中對合并有肌腱損傷的患者進行I期修復治療,術后強化掌骨干關節功能鍛煉。
1.3 療效評價標準
術后觀察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時間,手指活動情況及術后并發癥情況,以便評價兩組的臨床療效。采用TAM評分標準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優:手指活動范圍在250°~270°;良:210°~249°;可:190°~209°,差:<19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軟件SPSS20.0對兩組數據進行分析,如為計量資料,則組間差異檢驗法為t檢驗,如為計數資料,則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說明兩組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
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發現,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時間為27d~45d,平均(34.5±2.6)d,對照組為36d~67d,平均(58.7±3.9)d,觀察組的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中1例術后并發骨不連,1例術后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6.25%;對照組中2例并發骨不連,1例骨延遲愈合,3例術后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18.75%,兩組差異明顯(P<0.05)。此外,觀察組的優良率為87.50%,對照組為68.75%,兩組的TAM評分差異明顯(P<0.05),TAM評分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TAM評分情況對比分析[n(%)]
掌骨干骨折的復位固定效果是影響手功能恢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臨床上應注意選用科學合理的內固定方法。克氏針是固定掌骨干骨折的常用治療器械,對于螺旋形及斜形掌骨干骨折均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在固定后能夠有效預防關節發生旋轉現象[2]。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在利用克氏針固定掌骨干骨折時容易引起骨折移位及滑動等不良問題,需要利用石膏進行外固定,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也相對較高。因此在臨床上亟需尋找一種內固定效果相對理想,且術后并發癥較少的一種治療方案。
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對64例掌骨干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的治療方法為克氏針內固定,觀察組32例為微型鋼板內固定。結果證實,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的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同時觀察組TAM評分優良率達到了87.50%,而對照組僅為68.75%。因此可以認為微型鋼板內固定在治療掌骨干骨折方面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克氏針內固定。相關研究指出,利用微型鋼板進行內固定治療具有復位準確,可以有效預防旋轉、移位及固定牢靠等優點,且在大部分情況下無需配合外固定治療便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3]。本研究再次證實了以上觀點。此外,應用微型鋼板固定掌骨干骨折能夠避免對骨折愈合過程造成干擾,有利于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同時方便于患者活動手指,因此能夠有效減少骨不連及術后感染的發生率[4]。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25%,而對照組為18.7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與目前多數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相符。但也有報道指出,在利用克氏針內固定與鋼板內固定方法治療掌骨干骨折時,術后感染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開放性創口處理不當可導致術后感染率上升,關于這一點還有待進一步核實[5]。綜上所述,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骨干骨折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推廣應用。
[1]杜新輝.螺釘內固定法、克氏針內固定法及微型鋼板(LT直型)法對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療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7):27-28.
[2]胡建橋,魏鵬,陳薇薇,李學淵,徐杰峰,劉林海,王揚劍,王欣.微型鋼板側方內固定治療手指近中節指骨骨折的療效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6):629-631.
[3]王守寶,張振清,楊峰,龔維成,崔丙軍,曹霞.On-table重建技術配合微型鋼板治療橈骨小頭粉碎性骨折22例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3,12(8):629-631.
[4]程勇.切開復位微型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掌指關節周圍部位創傷骨折的臨床分析[J].微創醫學,2014,9(1):114-116.
[5]陳新鋒,黨伊國,郭輝,李飛.微型鋼板和橈骨頭切除術治療MasonⅢ型橈骨頭骨折的效果對比[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134-135.
R683.4
B
1009-6019(2014)08-02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