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橋
湖南省衡陽縣人民醫院 湖南 衡陽 421200
熱毒寧注射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100例療效分析
趙春橋
湖南省衡陽縣人民醫院 湖南 衡陽 421200
目的:對熱毒寧注射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方法將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0例,給予靜脈滴注阿奇霉素治療。觀察組50例,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熱毒寧注射液進行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8.0%,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熱毒寧注射液聯合阿奇霉素應用于兒科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治療中能夠提高臨床療效。
熱毒寧注射液;阿奇霉素;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療效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是兒童常見的上呼吸道疾病,如若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則很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嚴重影響到兒童的生長發育,因此,及時徹底的治療該病非常關鍵。相關報道稱,單純的運用抗生素對于該病的療效并不明顯,將中藥與抗生素聯用則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本文就熱毒寧注射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分析。
1.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兒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患兒年齡為3~13歲,平均年齡為7.3±3.1歲;觀察組50例,男27例,女23例。患兒年齡為2~13歲,平均年齡為7.7±3.0歲。所有患兒在臨床上均表現為發熱,咽痛,食欲不振。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臨床癥狀上相似,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考《中醫病癥診療全書》中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診斷標準:患者急性發病期時主要表現為咽痛,發熱;扁桃體紅腫,下頜淋巴結腫大,壓痛;扁桃體上可見黃白色膿狀物;查血常規有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上升。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單純靜脈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山東羅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mg/kg,溶于10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60分鐘,每天1次。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熱毒寧注射液(江蘇康緣藥業有限公司),對于2~5歲患兒,將不超過10ml的藥量溶于100ml生理鹽水溶液中靜脈滴注,30~40滴/min;6~10歲患兒,將10ml藥量溶于200ml生理鹽水溶液中靜脈滴注,30~60滴/min;10~13歲患兒,將15ml藥量溶于200ml生理鹽水溶液中靜脈滴注,30~60滴/min。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患兒的咽痛,發熱,扁桃體和淋巴結腫大癥狀消失,無黃白色膿性分泌物。有效:患兒的咽痛,發熱,扁桃體和淋巴結腫大癥狀明顯改善,有少量黃白色膿性分泌物。無效:患兒臨床癥狀,膿性分泌物無改變或惡化。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統計的數據均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年齡等)以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8.0%,顯著大于對照組的82.0%,且有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的療效對比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多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而起,正常的扁桃體對人體起到免疫防御功能,抑制了口腔,咽喉或外界的細菌在人體內生長繁殖,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細菌在體內大量繁殖并侵入扁桃體實質,多種炎癥因子和細菌毒素引起扁桃體炎癥,使患者出現咽痛,發熱等現象。化膿性扁桃體炎如果不能及時治愈,反復發作則會引起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腎小球腎炎等并發癥,因此,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治療非常重要。
針對該病主要是由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桿菌等細菌感染引起,抗菌治療為該病的主要治療原則。阿奇霉素為半合成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能夠通過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起到殺菌作用,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均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它在各組織的血藥濃度可為同期血濃度的10~100倍,且能被體內巨噬細胞轉移到炎癥部位迅速發揮療效,因此,主要用于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但是,本研究表明,對照組中單純應用抗生素對該病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
觀察組加用熱毒寧口服液,使療效得到了明顯提高。中醫認為該病主要是由于風熱邪毒從口鼻入喉核,或脾胃蘊熱,或外感風熱失治,使邪毒內傳肺胃,上灼喉核所致,因此,本病以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為主[1]。熱毒寧主要成分為青蒿,金銀花,梔子,三種藥物聯用不僅能夠清熱散邪,抗炎解毒,而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和殺菌作用,同時還能夠調節機體的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加快患兒恢復。
[1]曾君. 熱毒寧注射液聯合美洛西林舒巴坦鈉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92例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7:291.
R776.18
B
1009-6019(2014)08-02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