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傳忠
1.雜化軌道的基本知識
(1)原子中的價電子處于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tài),不可能發(fā)生原子軌道雜化。但原子在形成分子的過程中,原有價電子的平衡被破壞,在尋找新的平衡時就需要進行軌道雜化,以達到減小成鍵阻力、增強成鍵能力的目的。所以,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是成鍵過程中受周圍原子的作用而發(fā)生的,故多原子分子在形成時幾乎都要發(fā)生軌道雜化。
(2)沒有電子占據(jù)的原子軌道是不可能發(fā)生雜化的,除非在成鍵過程中有其他軌道的電子填入該軌道中;參與雜化的原子軌道(價電子軌道)的能量相近。
(3)參與了雜化的軌道在形成分子時未必都能成鍵。對參與了雜化而又沒有參與成鍵的軌道上的電子稱為孤電子對;有雜化軌道參與的成鍵為σ鍵,沒有雜化軌道參與的成鍵往往為π鍵;π鍵相對于σ鍵的鍵能較小,π鍵的形成能影響相鄰軌道的雜化程度。
(4)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分布在中心原子未成鍵的雜化軌道上,成鍵的電子分布在雜化軌道與配位原子的原子軌道(或雜化軌道)重疊形成的成鍵軌道上。
(5)分子的構(gòu)型與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直接相關(guān)。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通常可根據(jù)其周圍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多少來判斷。成鍵電子對之間、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孤電子對之間都存在著斥力,且上述三類斥力依次增強,這些斥力間的平衡就決定了分子的構(gòu)型。又由于只有堅固的σ鍵才能撐得起分子的“骨架”,所以分子的最終形狀取決于σ鍵的多少和孤電子對的影響。
2.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確定方法
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求法沒有絕對的數(shù)學(xué)公式,目前流行的一些經(jīng)驗式求法,筆者覺得高中化學(xué)教材人教版選修3第二章介紹的方法,其適應(yīng)性相對較好。
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σ鍵電子對數(shù)(m)+孤電子對數(shù)(n)
σ鍵電子對數(shù)(m)=中心原子周圍的配位原子(或原子團)的數(shù)目
孤電子對數(shù)(n)=12(a-mb)
其中:a為中心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b為每個配位原子(或原子團)能接受的電子數(shù)
例下列物質(zhì)中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分別為:
SO3:3+12(6-3×2)=3
SO2-3:3+12(6+2-3×2)=4
NH+4:4+12(5-1-4×1)=4
H2SO4: 4+12(6-2×2-2×1)=4(其中有2個-OH)
3.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與分子空間構(gòu)型的確定
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價層電子對之間將盡可能遠離,以達到相互間斥力最小,構(gòu)型最穩(wěn)定的效果。現(xiàn)將高中學(xué)生需掌握或了解的相關(guān)知識羅列如下:
(1)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sp雜化
價層電子對所成鍵的鍵角為180°,分子通常呈直線型。
常見物質(zhì):C2H2、CO2、CS2、HCN等。
(2)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sp2雜化
①若三個雜化軌道都成相同的鍵,三對價層電子對所成鍵的夾角則為120°,分子(或離子)呈平面正三角形。
常見物質(zhì):SO3、BF3、CO2-3、NO-3等。
②三個雜化軌道中若只有2個軌道參與成鍵,還有一孤電子對所成的鍵有較大斥力,分子(或離子)中所成兩鍵之間的夾角不等于120°,分子為“∨”形。
常見物質(zhì):SO2、NO-2等。
③三個雜化軌道都參與成鍵,但所成的鍵有的不一樣,由于相互間的斥力不等,故分子(或離子)中鍵的夾角也不一定等于120°。
常見物質(zhì):HCHO、HNO3等。
(3)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sp3雜化
①若4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且成相同的鍵,鍵之間的夾角則為109°28′,分子的構(gòu)型為正四面體。
常見物質(zhì):CH4、CCl4、NH+4等。
②若4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但所成鍵不同或部分不同,鍵的夾角則不是109°28′,分子的構(gòu)型則為不規(guī)則四面體。
常見物質(zhì):CH2Cl2、CHCl3、CCl2F2等。
③若4個雜化軌道只部分參與成鍵,其鍵角與分子構(gòu)型取決于成鍵數(shù)目、鍵型和孤電子對的影響。
如:H2O中O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12(6-2)=4,其軌道為sp3雜化,其中O周圍存在2對孤電子對,分子形狀為“∨”,其鍵角為105°;NH3中N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3+12(5-3) = 4,其軌道為sp3雜化;N周圍存在1對孤電子對,NH3的分子形狀為三角錐形,其鍵角為107°。
※(4)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5——sp3d雜化 (了解即可,下同)
分子構(gòu)型為三角雙錐。常見物質(zhì):PCl5等。
※(5)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6——sp3d2雜化
若6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分子構(gòu)型為八面體。常見物質(zhì):SF6、AlF3-6等。
………
4.常見物質(zhì)中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計算與其軌道雜化方式盤點
物質(zhì)價層電子對數(shù)雜化方式分子構(gòu)型
CO2CS2HCN2+12(4-2×2)=2 sp 直線型
SO3CO2-3、NO-3CH+3BF33+12(6-3×2)=3sp2平面正三角形
H2CO3HCHO3+12(4-2-2×1)=3sp2平面三角形
NO-2SO2O3 2+12(5+1-2×2)=3sp2 “∨”形
CH4NH+4ClO-4SO2-4PO3-4 4+12(5-1-4×1)=4 sp3正四面體
NH3PCl3H3O+SO2-3ClO-3CH-33+12(5-3×1)=4sp3三角錐形
H2OH2SHClO 2+12(6-2×1)=4sp3 “∨”形
說明:
1.具備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基本常識確定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是不困難的,且氫原子不會是中心原子;
2.分子中有些非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也可依此法推斷,在此不一一贅述。
5.有機物中碳原子雜化方式的簡單判斷方法
(1)如果碳原子周圍只有單鍵,該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則為sp3。
如烷烴和環(huán)烷烴中的碳原子均為sp3雜化。
(2)只要碳原子周圍有雙鍵(碳-碳雙鍵或碳-氧雙鍵),雙鍵兩端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即為sp2雜化。
如烯烴中雙鍵兩端的碳原子和羰基中的碳原子均為 sp2雜化。
(3)只要碳原子周圍有三鍵(碳-碳三鍵或碳-氮三鍵),三鍵兩端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即為sp雜化。
如炔烴中三鍵兩端的碳原子和R-CN中的碳原子均為sp雜化。
(4)若分子中存在多種基團或化學(xué)鍵,其中碳原子就可能存在多種雜化方式。
如:CH3-CO-CH3中,兩端甲基上的碳原子為sp3雜化,羰基上的碳原子為sp2雜化。
(收稿日期:2013-11-25)
1.雜化軌道的基本知識
(1)原子中的價電子處于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tài),不可能發(fā)生原子軌道雜化。但原子在形成分子的過程中,原有價電子的平衡被破壞,在尋找新的平衡時就需要進行軌道雜化,以達到減小成鍵阻力、增強成鍵能力的目的。所以,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是成鍵過程中受周圍原子的作用而發(fā)生的,故多原子分子在形成時幾乎都要發(fā)生軌道雜化。
(2)沒有電子占據(jù)的原子軌道是不可能發(fā)生雜化的,除非在成鍵過程中有其他軌道的電子填入該軌道中;參與雜化的原子軌道(價電子軌道)的能量相近。
(3)參與了雜化的軌道在形成分子時未必都能成鍵。對參與了雜化而又沒有參與成鍵的軌道上的電子稱為孤電子對;有雜化軌道參與的成鍵為σ鍵,沒有雜化軌道參與的成鍵往往為π鍵;π鍵相對于σ鍵的鍵能較小,π鍵的形成能影響相鄰軌道的雜化程度。
(4)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分布在中心原子未成鍵的雜化軌道上,成鍵的電子分布在雜化軌道與配位原子的原子軌道(或雜化軌道)重疊形成的成鍵軌道上。
(5)分子的構(gòu)型與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直接相關(guān)。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通常可根據(jù)其周圍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多少來判斷。成鍵電子對之間、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孤電子對之間都存在著斥力,且上述三類斥力依次增強,這些斥力間的平衡就決定了分子的構(gòu)型。又由于只有堅固的σ鍵才能撐得起分子的“骨架”,所以分子的最終形狀取決于σ鍵的多少和孤電子對的影響。
2.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確定方法
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求法沒有絕對的數(shù)學(xué)公式,目前流行的一些經(jīng)驗式求法,筆者覺得高中化學(xué)教材人教版選修3第二章介紹的方法,其適應(yīng)性相對較好。
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σ鍵電子對數(shù)(m)+孤電子對數(shù)(n)
σ鍵電子對數(shù)(m)=中心原子周圍的配位原子(或原子團)的數(shù)目
孤電子對數(shù)(n)=12(a-mb)
其中:a為中心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b為每個配位原子(或原子團)能接受的電子數(shù)
例下列物質(zhì)中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分別為:
SO3:3+12(6-3×2)=3
SO2-3:3+12(6+2-3×2)=4
NH+4:4+12(5-1-4×1)=4
H2SO4: 4+12(6-2×2-2×1)=4(其中有2個-OH)
3.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與分子空間構(gòu)型的確定
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價層電子對之間將盡可能遠離,以達到相互間斥力最小,構(gòu)型最穩(wěn)定的效果。現(xiàn)將高中學(xué)生需掌握或了解的相關(guān)知識羅列如下:
(1)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sp雜化
價層電子對所成鍵的鍵角為180°,分子通常呈直線型。
常見物質(zhì):C2H2、CO2、CS2、HCN等。
(2)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sp2雜化
①若三個雜化軌道都成相同的鍵,三對價層電子對所成鍵的夾角則為120°,分子(或離子)呈平面正三角形。
常見物質(zhì):SO3、BF3、CO2-3、NO-3等。
②三個雜化軌道中若只有2個軌道參與成鍵,還有一孤電子對所成的鍵有較大斥力,分子(或離子)中所成兩鍵之間的夾角不等于120°,分子為“∨”形。
常見物質(zhì):SO2、NO-2等。
③三個雜化軌道都參與成鍵,但所成的鍵有的不一樣,由于相互間的斥力不等,故分子(或離子)中鍵的夾角也不一定等于120°。
常見物質(zhì):HCHO、HNO3等。
(3)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sp3雜化
①若4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且成相同的鍵,鍵之間的夾角則為109°28′,分子的構(gòu)型為正四面體。
常見物質(zhì):CH4、CCl4、NH+4等。
②若4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但所成鍵不同或部分不同,鍵的夾角則不是109°28′,分子的構(gòu)型則為不規(guī)則四面體。
常見物質(zhì):CH2Cl2、CHCl3、CCl2F2等。
③若4個雜化軌道只部分參與成鍵,其鍵角與分子構(gòu)型取決于成鍵數(shù)目、鍵型和孤電子對的影響。
如:H2O中O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12(6-2)=4,其軌道為sp3雜化,其中O周圍存在2對孤電子對,分子形狀為“∨”,其鍵角為105°;NH3中N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3+12(5-3) = 4,其軌道為sp3雜化;N周圍存在1對孤電子對,NH3的分子形狀為三角錐形,其鍵角為107°。
※(4)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5——sp3d雜化 (了解即可,下同)
分子構(gòu)型為三角雙錐。常見物質(zhì):PCl5等。
※(5)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6——sp3d2雜化
若6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分子構(gòu)型為八面體。常見物質(zhì):SF6、AlF3-6等。
………
4.常見物質(zhì)中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計算與其軌道雜化方式盤點
物質(zhì)價層電子對數(shù)雜化方式分子構(gòu)型
CO2CS2HCN2+12(4-2×2)=2 sp 直線型
SO3CO2-3、NO-3CH+3BF33+12(6-3×2)=3sp2平面正三角形
H2CO3HCHO3+12(4-2-2×1)=3sp2平面三角形
NO-2SO2O3 2+12(5+1-2×2)=3sp2 “∨”形
CH4NH+4ClO-4SO2-4PO3-4 4+12(5-1-4×1)=4 sp3正四面體
NH3PCl3H3O+SO2-3ClO-3CH-33+12(5-3×1)=4sp3三角錐形
H2OH2SHClO 2+12(6-2×1)=4sp3 “∨”形
說明:
1.具備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基本常識確定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是不困難的,且氫原子不會是中心原子;
2.分子中有些非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也可依此法推斷,在此不一一贅述。
5.有機物中碳原子雜化方式的簡單判斷方法
(1)如果碳原子周圍只有單鍵,該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則為sp3。
如烷烴和環(huán)烷烴中的碳原子均為sp3雜化。
(2)只要碳原子周圍有雙鍵(碳-碳雙鍵或碳-氧雙鍵),雙鍵兩端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即為sp2雜化。
如烯烴中雙鍵兩端的碳原子和羰基中的碳原子均為 sp2雜化。
(3)只要碳原子周圍有三鍵(碳-碳三鍵或碳-氮三鍵),三鍵兩端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即為sp雜化。
如炔烴中三鍵兩端的碳原子和R-CN中的碳原子均為sp雜化。
(4)若分子中存在多種基團或化學(xué)鍵,其中碳原子就可能存在多種雜化方式。
如:CH3-CO-CH3中,兩端甲基上的碳原子為sp3雜化,羰基上的碳原子為sp2雜化。
(收稿日期:2013-11-25)
1.雜化軌道的基本知識
(1)原子中的價電子處于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tài),不可能發(fā)生原子軌道雜化。但原子在形成分子的過程中,原有價電子的平衡被破壞,在尋找新的平衡時就需要進行軌道雜化,以達到減小成鍵阻力、增強成鍵能力的目的。所以,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是成鍵過程中受周圍原子的作用而發(fā)生的,故多原子分子在形成時幾乎都要發(fā)生軌道雜化。
(2)沒有電子占據(jù)的原子軌道是不可能發(fā)生雜化的,除非在成鍵過程中有其他軌道的電子填入該軌道中;參與雜化的原子軌道(價電子軌道)的能量相近。
(3)參與了雜化的軌道在形成分子時未必都能成鍵。對參與了雜化而又沒有參與成鍵的軌道上的電子稱為孤電子對;有雜化軌道參與的成鍵為σ鍵,沒有雜化軌道參與的成鍵往往為π鍵;π鍵相對于σ鍵的鍵能較小,π鍵的形成能影響相鄰軌道的雜化程度。
(4)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分布在中心原子未成鍵的雜化軌道上,成鍵的電子分布在雜化軌道與配位原子的原子軌道(或雜化軌道)重疊形成的成鍵軌道上。
(5)分子的構(gòu)型與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直接相關(guān)。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通常可根據(jù)其周圍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多少來判斷。成鍵電子對之間、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孤電子對之間都存在著斥力,且上述三類斥力依次增強,這些斥力間的平衡就決定了分子的構(gòu)型。又由于只有堅固的σ鍵才能撐得起分子的“骨架”,所以分子的最終形狀取決于σ鍵的多少和孤電子對的影響。
2.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確定方法
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求法沒有絕對的數(shù)學(xué)公式,目前流行的一些經(jīng)驗式求法,筆者覺得高中化學(xué)教材人教版選修3第二章介紹的方法,其適應(yīng)性相對較好。
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σ鍵電子對數(shù)(m)+孤電子對數(shù)(n)
σ鍵電子對數(shù)(m)=中心原子周圍的配位原子(或原子團)的數(shù)目
孤電子對數(shù)(n)=12(a-mb)
其中:a為中心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b為每個配位原子(或原子團)能接受的電子數(shù)
例下列物質(zhì)中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分別為:
SO3:3+12(6-3×2)=3
SO2-3:3+12(6+2-3×2)=4
NH+4:4+12(5-1-4×1)=4
H2SO4: 4+12(6-2×2-2×1)=4(其中有2個-OH)
3.中心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與分子空間構(gòu)型的確定
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價層電子對之間將盡可能遠離,以達到相互間斥力最小,構(gòu)型最穩(wěn)定的效果。現(xiàn)將高中學(xué)生需掌握或了解的相關(guān)知識羅列如下:
(1)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sp雜化
價層電子對所成鍵的鍵角為180°,分子通常呈直線型。
常見物質(zhì):C2H2、CO2、CS2、HCN等。
(2)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sp2雜化
①若三個雜化軌道都成相同的鍵,三對價層電子對所成鍵的夾角則為120°,分子(或離子)呈平面正三角形。
常見物質(zhì):SO3、BF3、CO2-3、NO-3等。
②三個雜化軌道中若只有2個軌道參與成鍵,還有一孤電子對所成的鍵有較大斥力,分子(或離子)中所成兩鍵之間的夾角不等于120°,分子為“∨”形。
常見物質(zhì):SO2、NO-2等。
③三個雜化軌道都參與成鍵,但所成的鍵有的不一樣,由于相互間的斥力不等,故分子(或離子)中鍵的夾角也不一定等于120°。
常見物質(zhì):HCHO、HNO3等。
(3)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sp3雜化
①若4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且成相同的鍵,鍵之間的夾角則為109°28′,分子的構(gòu)型為正四面體。
常見物質(zhì):CH4、CCl4、NH+4等。
②若4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但所成鍵不同或部分不同,鍵的夾角則不是109°28′,分子的構(gòu)型則為不規(guī)則四面體。
常見物質(zhì):CH2Cl2、CHCl3、CCl2F2等。
③若4個雜化軌道只部分參與成鍵,其鍵角與分子構(gòu)型取決于成鍵數(shù)目、鍵型和孤電子對的影響。
如:H2O中O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12(6-2)=4,其軌道為sp3雜化,其中O周圍存在2對孤電子對,分子形狀為“∨”,其鍵角為105°;NH3中N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3+12(5-3) = 4,其軌道為sp3雜化;N周圍存在1對孤電子對,NH3的分子形狀為三角錐形,其鍵角為107°。
※(4)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5——sp3d雜化 (了解即可,下同)
分子構(gòu)型為三角雙錐。常見物質(zhì):PCl5等。
※(5)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6——sp3d2雜化
若6個雜化軌道均參與成鍵,分子構(gòu)型為八面體。常見物質(zhì):SF6、AlF3-6等。
………
4.常見物質(zhì)中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的計算與其軌道雜化方式盤點
物質(zhì)價層電子對數(shù)雜化方式分子構(gòu)型
CO2CS2HCN2+12(4-2×2)=2 sp 直線型
SO3CO2-3、NO-3CH+3BF33+12(6-3×2)=3sp2平面正三角形
H2CO3HCHO3+12(4-2-2×1)=3sp2平面三角形
NO-2SO2O3 2+12(5+1-2×2)=3sp2 “∨”形
CH4NH+4ClO-4SO2-4PO3-4 4+12(5-1-4×1)=4 sp3正四面體
NH3PCl3H3O+SO2-3ClO-3CH-33+12(5-3×1)=4sp3三角錐形
H2OH2SHClO 2+12(6-2×1)=4sp3 “∨”形
說明:
1.具備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基本常識確定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是不困難的,且氫原子不會是中心原子;
2.分子中有些非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也可依此法推斷,在此不一一贅述。
5.有機物中碳原子雜化方式的簡單判斷方法
(1)如果碳原子周圍只有單鍵,該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則為sp3。
如烷烴和環(huán)烷烴中的碳原子均為sp3雜化。
(2)只要碳原子周圍有雙鍵(碳-碳雙鍵或碳-氧雙鍵),雙鍵兩端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即為sp2雜化。
如烯烴中雙鍵兩端的碳原子和羰基中的碳原子均為 sp2雜化。
(3)只要碳原子周圍有三鍵(碳-碳三鍵或碳-氮三鍵),三鍵兩端碳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即為sp雜化。
如炔烴中三鍵兩端的碳原子和R-CN中的碳原子均為sp雜化。
(4)若分子中存在多種基團或化學(xué)鍵,其中碳原子就可能存在多種雜化方式。
如:CH3-CO-CH3中,兩端甲基上的碳原子為sp3雜化,羰基上的碳原子為sp2雜化。
(收稿日期: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