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面臨突發事件的威脅時,我們該怎樣面對?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遺憾的是,很多人都還沒有準備好。
面對突發事件,一個眼神,一個舉動,或許都能有效地拯救生命,因此,如何克服恐懼的本能,迅速做出應急判斷,保護好自身,把突發事件的傷害盡量降低,是非常重要的。
有時候,急于躲避并不是最好的避險方式,杭州公交車縱火案中,縱火者從潑灑可燃液體到點燃,有五秒鐘間隔,若在此間隔中,周圍的人不是一哄而散地逃離,而是一擁而上地制止,慘案也許就不會發生。但在昆明火車站暴恐案中,恐怖分子手持長刀,一路揮砍,若手無寸鐵的群眾上前與之搏斗,那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亡??梢?,避險有技巧,人人需學習!
突發事件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遇到,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因驚慌而不知所措。為此,我們應該認真地補上一節安全課。
多事的自動扶梯
余成剛是攝影愛好者,2014年4月17日下午,他帶著兒子在深圳市東門曬布路的東門薈六樓迪可可兒童樂園拍照,孩子的燦爛笑容是他最喜歡拍攝的主題之一。
15時50分許,余成剛帶著兒子準備回家,在下到三樓自動扶梯的時候,他們看到一隊小學生正在按老師的安排從三樓排隊走向下行的自動扶梯。他拉住兒子,說:“我們等一等,等他們走完,我們再過去,要不然就把他們的隊伍打亂了?!眱鹤庸郧傻攸c了點頭。
余成剛和兒子看見,三名老師帶著二十多名學生乘坐三樓扶手電梯向樓下行進。電梯口有一名老師在組織學生有序地步入電梯,電梯出口也有一名老師在接應已經走出電梯的學生,還有一名女老師則陪同學生一起乘坐電梯……事故就在這個看似周密的安排中突然發生了。
那名女老師在自動扶梯中間靠后的位置行至扶梯中段時,扶梯末端有一名學生突然蹲下身去,像是要系鞋帶,而后面的學生隨著扶梯的前行,即將與那名學生撞上了。這名女老師立刻大聲呼喊隊伍最前方系鞋帶的學生:“不要系鞋帶了,快站起來,電梯要到了!”而此時那名學生正拼命地將腳向后拉——他的鞋帶被卡在了自動扶梯的齒槽中。他身后的同學眼看已經失去平衡,正向他身上壓去,自動扶梯上傳來一陣尖叫與驚呼聲。
情急之下,站在自動扶梯末端的老師立刻從另一側扶梯逆行沖上三樓,按下了自動扶梯的緊急停止鍵,自動扶梯戛然而止。瞬間的停止,讓自動扶梯上的師生同時失去平衡,一股腦地向下方跌去。在下跌過程中,陪同學生一起乘坐自動扶梯的女老師使勁伸開雙臂,想要阻擋身后的學生繼續跌落,但這個下意識的動作絲毫沒有減弱后面跌落的學生,反而使她重重地摔倒在自動扶梯上。就在短短幾秒鐘內,自動扶梯上的人全部摔倒,扶梯上傳來一陣陣痛苦的呻吟。
事發突然,和兒子站在三樓的余成剛目睹了這一切,他立刻把相機交給兒子,并囑咐他站在原地不要動,隨后飛奔下樓。就在大家一片驚慌時,余成剛一邊讓二樓最近的店鋪打電話叫救護車,一邊跑到自動扶梯前,拉起被壓倒的學生。此時,自動扶梯上已經有很多血跡,由于下行自動扶梯的角度,所有跌倒的人都擠壓到扶梯的最末端,人擠著人,人壓著人。害怕造成二次傷害,余成剛只能小心翼翼地先將最上面的幾名學生拉起來,并注意著不踩到下面的學生。二樓店鋪中的人此時也加入到救援的隊伍中,人們接力將摔倒在自動扶梯上的學生一個個拉了起來。
這次踩踏事故中,共有九人受傷,其中三人傷勢較重。事后,專家分析了當時的救助情況:老師應該在乘坐自動扶梯前就教育學生不要隨意撿拾掉落在扶梯上的東西,上自動扶梯前要檢查一下自己的鞋帶是否松散開,若發現鞋帶被卡住,應及時脫掉鞋子,并站到自動扶梯外。好在事故發生后,熱心市民的救助及時并且得當,避免了搬運傷員過程中的二次傷害。
公交車上的罪惡之火
2014年2月27日12時37分,貴陽市237路公交車在云巖區金陽南路突然發生燃燒。
事發時,貴陽市某汽車維修站的員工王濤正在距事發地不足40米的站內看報紙,聽到尖銳的哭喊聲后,王濤循聲望去,看到一輛公交車停在了金陽南路的超車道上,尾部已經起火,“當時明火不大,但濃煙滾滾”。王濤隨即叫兩位同事拿上維修站內的滅火器滅火。“我們走到公交車前擋風玻璃前,剛想滅火的時候,車廂內的火勢突然變大了,煙也變得更多。隔著擋風玻璃,里面什么也看不見,全是煙。”
王濤回憶,從他叫上同事取來滅火器,到火勢變大,不超過兩分鐘?!氨緛砜藓奥暫艽?,我們拿到滅火器的時候,哭喊聲都聽不到了。”
王濤看見,一名身穿粉紅色衣服、年齡三十歲左右的女子在他人的幫助下跳窗逃離。“她頭發被燒了一點,逃出來后坐在馬路上哭,說丈夫和孩子還在車上。”
汽車燃燒了15分鐘后,消防車趕到了現場實施救援。這時候,火已經變小了,但汽車已經完全燒成了空殼,變得面目全非。
目擊者錢先生稱,火是從車尾開始燒起,然后再蔓延到中部和頭部,“車尾的人都沒來得及逃出”。他稱不到五分鐘,整輛車都燃燒起來了,燃燒過程中還伴隨著爆炸聲。事發時車上有六十余人,公交車燃燒的速度極快。發生燃燒后,司機和幾個年輕人先后跳出了車外,頭發被燒著的司機跳下車后,大聲提醒人群往后退。
目擊者瞿彬是事發時離公交車最近的人,當時跟在該車車尾一兩米處,火焰突然從公交車的窗口噴出,車輛瞬間被熊熊大火吞噬,濃煙滾滾,尖叫聲、哭喊聲響成一片。起火后幾秒鐘,有十余名乘客從車窗跳下逃生,其中很多人的衣服、頭發都帶著火。
不少目擊者說,大火來得突然,火勢發展迅猛,整個車輛幾乎瞬間就被大火吞噬,由于火勢太大,周邊群眾無法靠近車輛去救援……
在總結貴陽公交車縱火案時,專家指出:遇到公交車失火時,駕駛員應該是第一個施救者和避險組織者。在遇到火情時,駕駛員應第一時間提醒大家不要慌,有序撤離,并打開車前后門供乘客逃生。如情況允許,駕駛員應使用隨車干粉滅火器先行撲火。乘客方面,在公交車上如果事先聞到可疑氣味,就應該向駕駛員示警,以避免發生危險……遺憾的是,這些避險措施,并沒有被很好地實施,否則傷害必將減輕。
應急演練,長治久安
2014年6月20日上午,??谑袑iT針對公交車縱火案做了一次演習。9時30分,總站內10路公交車準點出發,突然,車里濃煙滾滾,乘客開始慌亂起來。此時,駕駛員大喝:“大家不要慌,我打開前門,后車窗玻璃可敲碎,請大家有序撤離!”面對突發情況,駕駛員冷靜地扭動前車門的手動應急開關,迅速打開車門引導乘客下車,同時指導乘客使用車內逃生錘砸開后車門側車窗玻璃,隨后又拿起干粉滅火器先行撲火。不到一分鐘,車內的乘客全部成功疏散。
此時,車內仍然濃煙滾滾,駕駛員撥打火警電話求助,隨后向市交通部門及公交公司負責人報告。消防人員接警后火速趕到現場,迅速撲滅了大火,公安干警控制現場維護秩序,醫療部門迅速趕到將傷員送往附近醫院進行緊急救治。
同一時間,一名背著黑挎包、手持飲料瓶的男子來到海口公交總站準備坐車時,公交站的工作人員將其攔下,要求檢查他手持的飲料瓶。工作人員用液體檢測儀對該液體進行檢查,發現儀器顯示出危險信號。工作人員告知該男子此液體不能帶進站廳內,并將乘坐快速公交安檢的相關規定告訴對方,希望對方理解。然而,該男子情緒突然激動,從背包里拿出第二瓶液體,并拿出打火機準備點燃液體。
千鈞一發之際,工作人員立刻安撫該男子失控的情緒,站廳內的服務人員見此情景立即通知安保人員,并撥打110報警。安保人員聞訊后拿上防暴叉,將情緒激動的該男子控制住,并用防暴棍將其手上的汽油以及打火機打掉在地,將對方制服。同時站廳內的服務人員維護站點秩序,疏散其余圍觀乘客。保潔人員則用水稀釋站點灑落的汽油,物業人員持滅火器站在一旁以防出現火險。警察趕到現場后將該男子帶走,站點恢復正常營運。
以上兩個場景,都是??谑嗅槍卉囈约败囌究v火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通過這次演練,為公交工作人員提高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備無患,長治久安,只有在平時的工作中時刻不忘安全,才能時刻安全。
突發事件的自救與思考
兩類典型突發事件的自救
(黃培岳,??谑泄簿终尾扛敝魅危?/p>
1.遭遇踩踏事件
發生踩踏事件后,為避免造成二次傷害,遇險者應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够驈母咛幍鋾r,如果頸部受到強烈撞擊,是很危險的。因為頸椎中有脊髓通過,如果頸部神經受損,輕者造成癱瘓,重者危及生命。不慎倒地時,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側躺在地。當發現前面有人突然摔倒,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2.遭遇持刀襲擊
持刀行兇事件近年來在全國時有發生,遇到此類緊急情況,最應牢記的是“跑”和“躲”,在歹徒不易發現的情況下,悄悄跑開,并選擇一個較為隱蔽的場所躲起來。
如果已與歹徒面對面,沖突不可避免時,可利用身邊的物體來保護自己,比如可以用包擋住歹徒砍過來的刀,這樣可以減小傷害,還可利用椅子、掃把、拖把等物品來保護自己。
如果遭到突然襲擊,千萬不要落單,一定要和人群呆在一起,如果歹徒向你們展開襲擊,在明知無法逃跑的情況下,和周圍人群奮力反擊。如果你幸運地離開了恐怖襲擊現場,第一時間撥打110,迅速請求警方來解救其他被困人員。報警時要講最重要的事,語言要簡潔明了,比如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嚴重性等。
昆明火車站暴恐案中,那些主動為遇險群眾提供避難場所的店主值得稱贊,他們提供的庇護閃爍著人性的光輝。但需要提醒的是,當人群大量聚集避險時,最好有人專門從事望哨任務,避險人不要出于好奇擁擠在觀望口,這樣反而容易使目標變大,引來歹徒的攻擊。
暴恐活動往往意味著毀滅。昆明火車站暴恐案中,恐怖分子的武器只是長刀,如果他們自制了爆炸物或燃燒瓶之類的毀滅性武器,那么人群聚集在密閉的空間中避難就很不明智了,所以避險人在選擇避險地點時,最好選擇有兩個進出口的場所,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應當留有觀察口,以便觀察外面事態的發展,抓住機會逃離。
最重要的是沉著冷靜
(陳劍紅,國家一級心理咨詢師)
盡管遇上突發事件的概率比較低,但我們要有備無患。最重要的是沉著冷靜,突發事件最怕恐慌,不要盲目逃跑,要選擇適合的路徑逃生,不要逆著人流以避免被推倒在地造成踩踏。不要為了財產安全鋌而走險,第一時間保命要緊。
“實施恐怖暴力襲擊的嫌疑人臉上不會貼標記,但是會有一些不同尋常的舉止行為,可以引起我們的警惕?!痹谌粘I钪校覀儜撟鲇行娜?,留意身邊可能出現的反常情況。比如一些神情恐慌、言行異常者,著裝、攜帶物品與其身份明顯不符者或與季節不協調者,都可能是恐怖暴力襲擊人員。此外,如果在居住區內發現有出租房內發出異常聲響、氣味,都有可能藏有嫌疑人員。
同時,一些存在異常的車輛,比如車輛被改色、有撬動痕跡、駕乘人員神色驚慌等,都有可能是可疑車輛。
遇到上述情況,應該保持鎮靜,不要引起對方的警覺,并撥打110報警,反映可疑情況。
爆炸物可能被安放的公共場所包括標志性建筑物、交通工具以及重大活動現場。
遇到疑似爆炸物,最應該牢記的一點是:千萬不能觸摸,立即報警。同時,應有序撤離,不要互相擁擠,以免發生踩踏造成傷亡。還要協助警方調查,盡量識別可疑物的發現時間、大小、位置、外觀,了解有無人員動過等情況。如有可能,用手中的照相機進行照相或錄像,為警方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火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可能遇到的危險之一,在進入陌生環境的時候,首先要留意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遇到危險能盡快逃離。在撤離時,可用毛巾、口罩捂鼻,彎腰撤離,切記不可乘坐電梯。
“遇到歹徒槍擊,最好的方式是選擇合適的掩蔽物進行躲避,找不到合適的掩蔽物就立即趴下,千萬不能站立?!弊詈眠x擇密度質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墻體、立柱、大樹干、汽車前部發動機及輪胎等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木門、玻璃門、垃圾桶、灌木叢、柜臺、場館內座椅、汽車門和汽車尾等,雖不能擋住子彈,但可以起到隱蔽作用,使恐怖分子在第一時間不易發現你,為下一步逃生爭取時間。
突發事件引發社會學思考
(張賜琪,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
突發事件襲來,需要政府及時、有效地組織應對,同時也要求公民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無疑應當起主導作用,但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構筑社會各界共同行動的參與機制。
各類非政府組織,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諸多功能。在一些突發事件中,常以事件的目擊者、自發的救助者、信息源的發布者等身份出現。各類非政府組織(紅十字會、宗教團體等) 往往成為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在印度洋海嘯等災難中,國際紅十字會的救援工作傳遞著人類互愛的強大信息,使許多受難者家屬從災難的陰影中重新站立起來。
在突發事件面前,媒體承擔著及時準確地發布真實信息、保障社會穩定的作用。作為“第四媒體”的互聯網, 在信息傳播和民眾參與互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非典”和“禽流感”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面前,網絡媒介充分介入,將有關防治知識和疫情信息,迅速告知公眾,大大增強了民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阻斷疫情大面積傳播。
實踐證明,突發事件的目標和后果越引發人們注意,人們越容易受感染,公眾自發參與應對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和組織內,信息傳播的速度越快,救援參與者可能就越多。公眾的參與和互動,對有效實施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舉措意義重大。
部分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