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
近期外匯市場如疾風暴雨。10月美聯儲議息會議聲明偏向鷹派,隨后日本央行又意外地亮出超寬松底牌,導致日元、黃金暴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紛紛以加息應對,本幣急劇貶值。唯有人民幣匯率戰勝干擾,一枝獨秀,在10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美元指數突破關鍵點后仍然逆非美貨幣跌勢而上行,并在10月末創下7個月新高。不僅兌美元匯率略微走強,且兌日元、歐元更是大幅走強。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當前市場最擔心的是,美聯儲宣布結束QE后,不久將進入加息周期,這將導致全球熱錢流向的逆轉——以前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熱錢泛濫,由熱錢堆積起來的資產價格泡沫泛濫。未來則是熱錢倒流,那些靠熱錢捧起的股市、樓市,都可能因此而崩塌。
中國經濟與很多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差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確泡沫嚴重,但股市相對處于低位。人民幣匯率控制較好,雖然中國經濟也處于下行趨勢中,但我們有連續降低存準率的空間,降息也有空間。重要的是,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捆綁,市場預期至今穩定。
但必須認清:如果經濟繼續下行,未來降準、降息的必要性越來越大。這種預期,是不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的。而一旦人民幣匯率向下波動,尤其是跌破6之后,很可能加速下行,由此導致股市不穩,房地產泡沫破裂,因此要提前防范,而嚴防死守的“要沖”之一,就是守住人民幣匯率。這不僅可以穩住房地產市場,同時助推中國股市,給全球投資者以信心,進而穩住中國宏觀經濟。
我預期,明年二季度以后,美聯儲將考慮加息,屆時中國央行將考慮降息。兩大央行動作相反,熱錢勢必從中國流出,通脹率將上行,人民幣匯率必然下行。屆時,人民幣匯率能不能守在6.0-6.25元附近,很關鍵。
表面上看,人民幣即期匯率主要由供求關系決定,但最根本的還是信心,尤其是在人民幣匯率相對強勢,而非美貨幣都紛紛下跌的背景下。會不會逆轉,其實就在一瞬間!雖然人民幣走強,似乎會導致出口企業受損,但它帶來的好處卻是倒逼大宗商品市場繼續維持熊市。只要大宗商品市場維持熊市,不僅中國進口商品用匯水平會減少,還能反過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這就是人民幣匯率的辯證關系。
出口減少,消費要頂上去,這種轉型,需要人民幣堅挺!經濟下行,通脹率抬頭,也需要人民幣匯率堅挺。守住人民幣匯率,除了有利于穩住宏觀經濟、完成經濟轉型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利于中國悄悄地減持外匯儲備。
中國目前外匯儲備總額已經突破4萬億,壓力極大。歐系貨幣,亞洲貨幣,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貨幣都因經濟難題不穩定,欠債不還是隨時可能發生的。目前已經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欠中國巨額債務不還的消息。由此讓人更加擔心:中國購買的巨額歐債、日債、美債,是否安全,會不會遭遇賴賬不還;中國減持各國債券,會不會引發國際市場大幅度動蕩?!
與其最終要看人家臉色,不如現在就主動減持。
很顯然,在全球市場不穩定的背景下,要想減持很難,在人民幣匯率下行的趨勢下減持更難。當前,人民幣與美元聯袂走強,正是乘機適度減持美債的好時機——當然是悄悄地進行。而人民幣兌日元、歐元走強,則是擴大進口日本商品、歐洲商品的好時機。而無論是直接減持美債,還是通過擴大逆差的方式變相減持歐洲、日債,都需要人民幣相對強勢。
人民幣與美元聯袂走強,并非必然,不符合經濟基本面,因此才需要格外珍惜。如能利用好這個時間窗,藉此完成穩定中國宏觀經濟和增強外匯儲備安全兩大重任,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