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花
顧小北5歲的時候,她就從鄰居的口中,斷斷續續地聽到一些父母的故事。母親是下放的知青,因為錯過了進城的機會,就一直留在農村,嫁給了木訥老實的父親。后來的故事,便是有了她和弟弟。
似乎是那個時代留下的印記,也難免落入俗套的窠臼。如果母親不那么懷念城市的生活,他們一家四口會多么幸福。可是母親偏偏有那么一絲不甘心,擾得全家吵吵鬧鬧、磕磕碰碰。
雖然身處農村,母親卻對生活十分講究。每次出門衣服都熨燙得平平整整,回家脫下的鞋子要碼放得整整齊齊,餐桌上的鮮花每天都要換一次水,廚房里的餐具要擦得一塵不染……這對一直生活在農村的父親來說,無疑是在浪費時間。
芝麻粒大的小事往往能引起一場濃煙彌漫的家庭戰爭,每次以父親告敗收場。
漸漸地,顧小北長大了,看見爭吵中的父親,要么沉默不語,要么默默地抽煙,她的心里十分難受。每次母親喋喋不休的時候,顧小北都要忍不住插上幾句。女兒的話十分有效,能立即停止一場沒由頭的爭吵。在伶牙俐齒的孩子面前,母親也是甘愿認輸的。
顧小北似乎意識到母親的退讓,她覺得自己在父母的愛情里是一個正義的化身,削強扶弱。此后,每次看到父母之間的語言充滿了火藥味兒,她總是毫不猶豫地偏向父親,全心全意維護著那個老實巴交的男人,生怕他受到母親的欺負。有時候,她還會私下給父親出出主意,怎樣抵抗母親的自私與霸道。
可是父親,從來不會使用她傳授的那些方法。
那一次,因為父親在回家途中偶遇老友,忘記了母親叮囑的事情。剛踏進家門,母親指責的聲音劈面而來,甚至出言不遜,要父親滾出去。父親蹲在一邊,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低著頭。這樣的情景激怒了顧小北,她想也沒想,脫口而出:“我們都姓顧,要滾也是你滾……”
母親怔怔地愣在那里,許久才吐出一句話:“好……你們是一家人。我是局外人,我走!”說完,便頭也不回沖出了家門。
顧小北突然驚醒了,她意識到自己的魯莽與沖動,懊悔起來。父親急急地追了出去,大聲喚著母親的名字,顧小北也來不及多想,一起跟了出去。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母親會跑到哪兒去呢?
父女倆沒有任何交流,仿佛都為顧小北的沖動懺悔。很久很久,父親終于開口了:“孩子,你不用護著我,你媽心里憋屈,讓她說出來就好了。婚姻里總有一個強,一個弱,彼此包容才能相安無事。你以后會慢慢明白的。她是你的媽媽,我是你的爸爸,你不用卷進我們的爭吵。”
顧小北恍然大悟,一直以為是自己的正義在保護著父親,而這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卻一直在傷害母親。
在一樹低矮的冬青后面,他們終于找到了母親。她蹲坐在那里嚶嚶咽咽,身體委屈地蜷縮著。父親快步跑過去,扶起了母親。
顧小北站在他們后面,輕輕說了一句:“媽媽,對不起……”
從那以后,顧小北終于明白了:每一代人的愛情方式都不同,身為父母或子女,只要看著對方幸福就好,對于別人習慣的相處方式,你的介入就是一種傷害。可惜這樣的道理,都要經歷過才能明白。
客廳里,再次傳來了母親的嘮叨聲,“這個碗,清水洗過了,還要用開水燙一燙,和你說了多少遍,就是不聽!”“上衣掛到衣櫥里,別再到處亂扔!”“抽煙有害健康,就是不聽,別仗著身體還行,等以后,誰來服侍你這個糟老頭?”……
顧小北在自己的房間里,戴上了隨身聽的耳機,里面流淌出優雅舒緩的輕音樂。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