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星

活著的人,被偷。死了的,也難以幸免。
這種跨越陰陽兩界的不安全感,多年來,一直彌漫在粵桂交界的邊民身上。其中,尤以近兩年為甚。
今年6月底,廣西北流市六靖鎮村民顧家國的尸體被盜,他兒子發動了幾百號人幫忙尋尸,終于尋回了父親的尸體。
警方將這名盜尸賊抓獲后發現:近兩年,被這名盜尸賊盜走的尸體有20多具。
在村民看來,顧家國的“幸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兒子“官大、錢多、有號召力”。而家庭條件一般的村民,其親屬的尸體被盜后,就再也無法追回了。
粵桂交界的廣西北流市六靖、清灣等鎮,最近兩三年,陸續有死者尸體被人起棺盜走。李龍才發現母親尸體被盜,始于兩年前。
李龍才,北流市清灣鎮清平村新村組組長。2012年農歷四月十九日早上,村民張志華來到村子附近一座名叫“黃鱔塘尾”的山坡轉悠,想看看自己為捕鳥而拉的網,到底有沒有收獲。
李龍才的母親許秀英,就葬在“黃鱔塘尾”上。當天,張志華路過她墳頭發現,墳頭的土是新的,有翻動痕跡。且墳頭附近的草地,有沾著泥土的腳印和摩托車軋過的輪印。
張志華把這些情況告訴李龍才。李趕到現場并報了警。同時,李還叫來了專門給人做法事的堂妹,幫忙起棺查看:母親不在了,棺材里有兩只膠手套。這時,距母親下葬才兩個多月。
警方提走了這兩個膠手套。但在很長時間里,案件沒有進展。
次日,李龍才的親屬跑到“仙婆”那兒求助,“仙婆”告訴他們:“明天,就會有人送骨灰回來。”
不過,今年11月6日晚,《南風窗》記者來到李龍才的家里時,他有些失落地說:“兩年多過去了,還是沒人把骨灰送來。”
發現李龍才母親的尸體被盜后,同村的殷容,也跑到她父母的墳頭,結果發現:父母墳頭的香火不見了,平時祭奠用的水杯,已經被人放到了距離墳頭較遠的地方,東倒西歪。
殷容請人起棺后發現,下葬3個月的父母,也不在棺材里了。
接連不斷的盜尸案,很快在清灣鎮、六靖鎮等傳開。有經濟能力的村民,專門在埋葬親人的墳頭邊搭建工棚,請人來為死者守尸。
2013年農歷九月六日,90歲的顧德濤走完他人生的最后里程。
顧是六靖鎮長江村村民,去世后,家人將他葬在距離他家步行只需10分鐘的山坡上。擔心被偷尸,他兒子顧振就等人,也請人為他守尸。從農歷九月十日下葬,一直守到年三十。“花了近2萬塊錢。”顧振就告訴《南風窗》記者,請人守尸3個月后,以為沒事了,就不再請人看,自己每天就過去看一次。
今年農歷三月十九日,當顧振就上山砍柴經過父親的墳頭時,發現墳頭的草皮被抬高了。
此前農歷三月十五、十六、十七日,連續3天,他每天都去看父親的墳頭。18日這天剛好是趕集日,忙不過來,他沒去看。19日就發現了異常。“應該是18日凌晨被偷。”顧振就說,他報警了,在六靖派出所和北流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的見證下,起棺查看,下葬半年的父親確實沒了,但棺材里多了兩個膠手套。
如果不是堂哥發現了墳頭的異常,母親尸體被盜,李龍海可能還蒙在鼓里。李龍海是六靖鎮大坡村人,他母親陸瑞珍今年農歷四月初八過世,下葬18天就被盜走了。
早前,李龍海也聽說有人偷尸,但自己沒錢請人守尸,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外出打工。
何況,盜尸的人很專業:偷完尸體,還將現場覆蓋好。如果不是及時發現,太陽暴曬兩天后,即便新挖的墳頭,泥土也很快恢復原樣,看不出任何的異常。
六靖鎮石寨村下屋組的顧旺生、清灣鎮東塘村的李呈奎和李呈偉兄弟,他們死后,因經濟或其他因素,親屬沒有請人守尸,下葬不久,他們的尸體就被盜走了。
但只有在民警將抓獲的盜尸賊帶到墳頭指認現場時,他們的親屬才知道親人的尸體已經被盜。
很大程度上,一個人生前所處的家境,決定了他死后在通往天國之路上,能否有尊嚴地走完下一段旅程。
在北流,一些有經濟能力的人,為守住先人的尸體,光是請人守尸的費用,就高達五六萬元。
請人守尸,每晚每人150元,而守尸,通常是兩個人一起才敢守。當地人很忌諱幫人守尸,如果不是膽大且家貧的人,不會大半夜跑到別人的墳頭睡覺,幫人守尸。
守尸人不好找,而雇主也要選擇那些有責任心、靠得住的人去守,因為請不熟的外人,一來不知道人家會不會大半夜跑回家睡覺,二來擔心信不過的人和其他人聯手,偷走先人的尸體。
沒有經濟實力的村民,只好在視野可及的院子里就近安葬先人。有的則將電線拉到墳頭,到晚上就打開電燈,徹夜燈火通明。
此外,就在死者墳頭多倒幾包水泥和混凝土,將安葬地筑牢。

如果不是顧家國的尸體被追回,盜尸者的身份很難揭開。
顧家國是六靖鎮石寨村村民。今年4月初,他去世后,家人將他安葬在北寶公路旁的一座山坡上,并請人守尸。
守了兩個多月后,感覺沒啥事,顧家國的家人放松警惕:由連夜值守,改為每天凌晨去看一下墳頭有沒有人動過。6月底,顧的家人發現了墳頭被動過的痕跡,起棺查驗也證實尸體被盜。
顧家國的兒子有為官的,也有從商的。兒子顧永雄,就是當地一家企業的老板。父親尸體被盜后,他發動了三教九流的幾百號人幫忙尋尸。
“顧老板人緣廣,朋友多。”11月7日,六靖派出所一位民警告訴《南風窗》記者,通過視頻監控,他們發現凌晨4點多,有個人頭頂戴著頭燈,開著摩托車奔駛在北寶公路上。摩托車后座還綁著黑色塑料袋。顧的家屬打印照片到處詢問,別人認出了這個人是鐘傳富。
鐘傳富承認就是自己干的,并騎摩托車到廣東化州市那務鎮要回了顧家國的尸體,同時將尸體拉到清灣鎮與廣東寶圩鎮交界的二級公路路邊的一根電線桿下面。村民說,顧還給鐘傳富600塊錢。
“不只給600元,不過說給多少就多少了,拿回父親尸體我就滿意了。”顧永雄告訴《南風窗》記者,“我對鐘傳富還是不錯的,他也很感激我。”
確實如此。盜尸,就是犯了天條一般的大忌,換其他人,鐘傳富非但拿不到一分錢,可能還會被打死。
鐘傳富,49歲,北流市隆盛鎮香圩村人。他以給死人抬棺材為生,當地人將這職業稱為“杠大力”。
鐘傳富“杠大力”的活,是受母親的影響。他母親張氏就是“杠大力”的。75歲的張氏,目前已不再從事這一職業,但她兒子、女兒,乃至外孫,還在延續著她的職業。
張氏一生三嫁。第一嫁是嫁給隆盛鎮一個姓鐘的人家,隨后生下了鐘傳富等人;第二嫁嫁到廣東,生下女兒鳳群;第三嫁嫁到李龍才所在清灣鎮清平村。隨母親嫁過來的鳳群,跟了繼父李舉芳的姓,取名李鳳群。
“按輩分,鐘傳富是我的堂弟,”李龍才告訴《南風窗》記者,“因為李舉芳就是我叔。”
母親的尸體,竟被堂弟偷走。這在李龍才看來,一點不奇怪,“一開始我就懷疑是他干的,他妹妹也這么認為”。原因是,盜尸現場的摩托車輪印很大,而附近的人,很少有人的摩托車輪印這么大。
鐘傳富有一輛太子摩托車,油箱和輪胎都很大,當地較罕見。鐘傳富的侄子向《南風窗》記者透露,摩托車是七八年前,大伯(鐘傳富)從其他做生意的人那兒買來的。平時,鐘騎著這輛摩托車,在附近鄉鎮幫人“杠大力”。
30年前結婚后,鐘傳富家里很窮。后來,他母親叫他一起“杠大力”,他一干就是十多年。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最近兩三年,他突然不“杠大力”了,案發后,別人才知道他改行偷尸了。
鐘傳富個子高大,性格暴躁。前些年,在清灣鎮,他還打傷了人,他繼父為此天天給人家煲豬肉湯喝,直到傷者痊愈。
“有錢后,他拋妻棄子。”李龍才告訴《南風窗》記者,鐘傳富包“二奶”、賭博,常年不回家。
11月7日下午,《南風窗》記者來到隆盛鎮香圩村茶塘組鐘傳富的家里。“以前我也不知道他偷尸。”鐘傳富的妻子黨時英告訴《南風窗》記者,鐘確實很少回家,去年一年,回來兩次,加起來不過13天。
黨時英說“我知道他在外面有女人,但我不恨他”。因為鐘傳富也不是完全不顧家的人,比如去年,他就給兒子2000多塊錢買了輛摩托車。偶爾回家的他,也給孫子、孫女帶牛奶、餅干之類的。
鐘傳富將顧家國的尸體退回后,盡管顧的家人沒再追究他,但他已不能從盜尸案中抽身。
今年7月8日凌晨,北流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將正在賭博的鐘傳富抓獲。經審訊,鐘傳富供述自己在清灣鎮、六靖鎮盜了20多具尸體,并指認了其中19處作案現場。
對尸體的流向,鐘傳富交代:賣到了廣東化州市那務鎮、高州市荷花鎮。北流警方在廣東警方協助下,將兩名購尸者抓獲。
兩名購尸人身份,令人震驚:董金慶,38歲,化州市那務鎮政府綜治辦副主任;何雄明,43歲,高州市荷花鎮政府社會事務辦主任。他們都負責當地的殯葬管理工作。

購尸官員向警方反映,鎮里每個月都有火化任務,而當地村民又不愿意火化,為完成任務,只好向鐘傳富買尸充數火化。每具尸體,他們會給鐘傳富1500元至3000元不等費用。
因此受到牽連的,還有荷花鎮分管殯改工作的黨委委員黃國志,在這一事件中,他負有領導責任,目前,已被停職。
面對村民的憤怒,黃國志也很委屈。他告訴《南風窗》記者,這事對他以及他的家人影響非常大,妻子整天以淚洗面。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也對他說:“爸爸,你不要去荷花鎮政府上班了。”
黃國志說,荷花鎮19個村(居)中,有12個和廣西北流接壤,兩地的風俗相似、往來密切,但兩地的殯葬政策執行不一樣:廣西北流依舊在搞土葬,廣東嚴格執行火葬,且考核壓力很大。
按人口5‰的死亡率計算,要求百分百火化,每年荷花鎮需要火化的尸體有276具,分到每個月的火化任務是23具尸體。
“老百姓不愿意火化,就把尸體偷偷埋到廣西去。”黃國志說,有一次,荷花鎮一村民被執法人員帶到廣西指認他偷埋父親尸體的位置時,對方故意指錯了墳,結果挖錯廣西人的墳,執法人員就被上百村民圍毆。“我自己也被推倒,滾下山坡,差點命都沒了。”黃國志說,“不過,我確實不知道他(何雄明)偷買尸充數火化。”
聲稱對下屬購尸充數火化不知情的,還有那務鎮的領導。“如果你是鎮長,你敢叫下屬這么干嗎?我寧可天天被群眾罵無能,也不敢這么做。”11月10日下午,那務鎮鎮長李園春告訴《南風窗》記者,案發后,他們很震驚。
11日下午,茂名市民政局分管殯葬管理的副局長劉君謀接受《南風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事件發生后,他們派出專人去調查,兩個鎮的領導都反映,他們不知情,屬個人行為。
真相究竟如何,只能等司法機關最后認定。但北流市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告訴《南風窗》記者,案件還在進一步審查中,而且很敏感,不方便透露。
在北流,盜尸不是最近兩三年才出現。2009年,北流市北流鎮松花派出所就立案十多起。那時,最快的,尸體下葬3天就被盜。在涼水井村,甚至出現一個晚上5具尸體被盜。
北流鎮松花派出所教導員盧雨明告訴《南風窗》記者,那些案件至今沒破。
六靖鎮旺坡村也有尸體被偷,但不是鐘傳富干的。這意味著,這些盜尸案,不可能只有鐘傳富一個人作案。
但沒有買的,就沒有盜的。為防止盜尸充數火化,劉君謀告訴《南風窗》記者,接下來將嚴格執行簽名、蓋章制度,死者的身份要經過現場檢查人員、殯改隊執法隊長、分管領導、村支書、村主任、鎮委書記、鎮長和縣(區)殯儀所所長的簽名、蓋章確認,以確保死者身份的真實性,防止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但真能防止再度發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