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自強
重慶市黔江新華中學校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出現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曾自強
重慶市黔江新華中學校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其具有導向、激勵、測評等功能。有效教學是以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為前提。本文試圖通過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實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探究優化教學目標的方法,為廣大的思想品德課教師提供參考依據,更好的發揮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價值。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問題
1.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設計意識淡薄。
根據調查結果,僅有31%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前,會仔細的研究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一線教師對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意思淡薄,沒有充分的重視教學目標的作用,教學目標的設計也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并沒有發揮教學目標的重要作用。
2.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設計表述不完善。
(1)籠統空泛。由于對新課程改革把握不準確以至于認為新課改后的思想品德教學目標僅僅是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與要求的“三維目標”一一對應,使得教學目標千篇一律,尤其在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進行設計時,部分教師仍使用“進行自尊自信教育”、“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等目標陳述。這種目標設計形同虛設,無意義可言,反而會讓學生覺得學習目標遙不可及虛無漂細>。假大空的目標內容,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思想品德的課程具有其特殊的課程目標,在進行課堂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有非常大的空間,對學習者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內容的表述應具體。
(2)殘缺不全。一方面是形式上的缺失,三維目標不完整。有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只重視“知識與能力”目標的實現,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輕視甚至是忽視。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只強調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重點放在學生如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識記與應用,將知識放在首要的地位,注重課堂上的知識能夠達成的目標,沒有考慮課后學生長遠發展的目標。
(3)目標主體不明確。初中思想品德課三維目標的教學設計,易出現以下句子陳述:通過教學,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使學生了解到這樣的表述。這種目標表述將教師放在了主語稱謂,而不是把學生放到主體稱謂。新課程理念強調的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強調以學生為本位。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將學生置于主語稱謂位置上。
(4)設計目標與教學內容相差較遠。有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對新課標沒有進行認真的研讀,未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準確把握。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設計教學目標,尤其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中更易出現。
1.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教,忽視對學生學的關注度。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54%的教師雖按照其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活動,但使其陷入到被動呆板的位置。由于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限定了范圍,有的教師擔心是否可以按事先設定好的教學目標教學的問題,反而將重點放到了自身的教上,降低了對學生學的關注度,違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2.不關注學生和課堂環境的變化,及時修善教學目標。
此類狀況在新教師中較頻繁。實習的第一節課,記憶猶新。我的教學重點只是將備課的內容按照自己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去講授,一節課下來關心的是自己內容講完沒有,重點點到了沒有,而沒有留心將重點、主體放到學生身上。
3.實施教學目標時,主觀隨意。
有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由于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且對教學目標的不重視在課堂實踐中體現的更明顯。沒有教學目標就像一只沒有線的風箏,隨風舞飄,教師會隨著自身的反應與興趣點隨便的想講什么就講什么,或是對自己想談的問題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講,沒有計劃可言,隨意性強,這樣的教學難以實現有效教學。
4.在教學實施中,忽視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的落實。
筆者在實習期間齡聽多節初中思想品德課,發現在課堂中大部分的時間是教師在講述,而學生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課堂當中,沒有貫徹以學生為本位的課改理念,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最明顯就是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課堂討論時,往往流于形式,沒有達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對于教師而言,只關注課堂活動的完整性,忽視過程與方法這一教學目標的落實。
1.沒有充分認識教學目標設計的重要性。
對于教學目標的重要性,部分教師并沒有認清其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反而覺得有無均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直接忽略教學目標的設計,進入到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分析,這使教師對應達到的教學結果沒有明確的預期,使教學活動失去了明確的方向,導致教學過程實施中的盲目性與隨意性。
2.對于教學目標的設計沒有進行認真斟酌。
思想品德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并沒有仔細、認真的思考教學目標的設定。僅僅是按照教學內容機械的寫上幾條,或是直接照搬釆用課程標準和教學參考書上的概括性的目標,使得教學目標空泛,沒有針對性。
3.不能準確的把握教學目標。
思想品德教師沒有能夠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設計的過高或過低,沒有對學習者進行充分的分析,了解其實際情況。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使得教學目標不全面和不完整。
[1]范樹成,周淑萍,于玲君著.思想品德新舊課程標準比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趙新江.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導刊,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