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旺
河北省武安市徘徊鎮張家莊學校
把識字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之中
李永旺
河北省武安市徘徊鎮張家莊學校
日常生活中識字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拓寬識字面,不僅可以增加識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識字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之中,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生活活動融為一體,這樣的學習活動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養生活才干和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習慣。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自主探索
《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給識字教學注人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師既重視以識字技能為重點的認知目標,又要關注以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的研究和學習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為有了這種喜歡和愿望,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松、更主動。那么如何讓學生一開始接觸漢字,就喜歡上漢字,愛上漢字,從而主動識字呢?
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睂W齡初期兒童的思維處于表象思維階段,他們通過感性認識而獲得表象,運用表象進行直覺的“形象思維”,情境教學正是從感受形象開始,以情激情,符合兒童思維的特點。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教師更應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生字的飽滿熱情。如教學《認一認3》時,針對“星”這一教學的難點,可以借助多媒體,顯示星星閃動的畫面,讓星娃娃開始說話,跟小朋友交朋友。這一小小的情境,激起學生要讀好“星”字,與星娃娃交上朋友的濃厚興趣與強烈愿望。教學“風”字,顯示不同季節的風的畫面,讓“風”字發生顏色的變化,一次次刺激學生的視覺感觀,并配以風聲,讓學生入情入境,認識并認讀“風”字。又如教學《識字4》一課時,師指著黑板上美麗的貼圖(圖上有茂密的樹林,鮮艷的花叢,碧綠的田野,四五個孩子有的手拿放大鏡在地上蹲著,有的拿著蝴蝶網兜在田野里跑著``````)對大家說:“讓我們也跟著這些小朋友一起到樹林里轉一轉,到花叢中鉆一鉆,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嗎?”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老師指著貼圖(蝴蝶躲在花叢里,螳螂掩映在樹葉上,螞蟻暗藏在落葉上)對大家說:“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學生瞪大了眼睛,仔細看著。一會兒,有的學生像發現了新大陸,激動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麗的蝴蝶停在花朵上?!薄澳瞧瑯淙~上躲著一只螳螂?!薄皟芍惑霸诼淙~上做游戲?!薄耙恢恢苏诔鴦勇牭母?。”老師順勢抓住挈機,表揚學生:“小朋友眼睛真尖,觀察得真仔細,發現了這么多昆蟲,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詞語。”隨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詞語貼到了相應的昆蟲圖旁,圖文對照,讓學生練讀詞語。這樣的認讀漢字活動多么富有情趣!孩子們一個個指指點點,讀得搖頭晃腦,渾然忘我。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從絢麗多姿的游戲、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門,他們活潑好動,充滿童趣,但持續集中注意力時間短,課堂教學中穿插運用游戲能很好地克服這一弊端。因為他滿足了學生的需要,激發了他們的童趣,誘使他們主體參與、自主學習。如果在他們稚嫩的心靈上過早地壓上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不但達不到識字教學的目的,而且會影響今后的學習。因此盡可能通過游戲、表演、實驗、操作、動手模擬等活動,讓他們的眼、耳、腦、手、口等一齊“動”起來,以“動”激活識字教學。比如開展“我與生字交朋友”活動:
1.叫朋友“名字”。
學生用兩種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畫出會學、會認的生字,通讀課文時強調別叫錯朋友的“名字”(讀音)。這樣能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因此他們讀起書來,認起字來特別用心。
2.記朋友“相貌”。
認錯人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既然與生字交朋友了,當然要記住這些朋友的“相貌”(字形),于是學生就想方設法記住生字字形。一個個抽象的書面符號在學生面前活起來,一一進入學生的知識倉庫,學生對這些生字產生了感情,像老朋友一樣待他們,不僅記得住,而且畫得準(書寫準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在教學中沒有過多的包辦代替,而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漢字,自主探究漢字,在自主感悟中發現一些漢字的規律,培養識字能力。如《識字4》中,小朋友認識了昆蟲,初步認識了有關昆蟲及本課的詞語后,就進入了學韻文,識寫漢字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讓小朋友小組合作,認真朗讀韻文,仔細觀察漢字,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學生認真讀韻文后,紛紛舉手:生1:我發現“蜻蜓”兩個字,只要在“青”和“延”旁加上一個“蟲”字旁就成了“蜻蜓”,大家跟我讀“蜻蜓”。生2:我發現螞蟻兩個字,也只要在“馬”和“義”旁加上一個“蟲”字旁就成了“螞蟻”,大家跟我讀“螞蟻”。生3:老師,我發現大部分昆蟲的名稱都有“蟲”字旁!生4:我爸爸在昆山工作,“昆蟲”的“昆”就是“昆山”的“昆”,我早就認識了。這是教學的瞬間,看似簡單,卻很精彩!他們自己開動小腦筋,觀察字形,研究字形,展開聯想,組織語言,說出了那么多答案,真是了不起的“偉大發現”。